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固醇在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CON组(正常饮食)、HFC0组(20%脂肪)、HFC1组(20%脂肪+1%胆固醇)、HFC2组(20%脂肪+2%胆固醇)及HFC5组(20%脂肪+5%胆固醇)。饲喂第4、6、8及12周末,采血并取肝脏组织;采用油酸(oleic acid,OA)及O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诱导人肝脏正常细胞(HL-7702)5 d后,构建NASH模型,同时以RPMI1640培养基(含10%FBS)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大鼠血浆及HL-7702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的含量,大鼠肝脏组织及HL-7702细胞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油红O及菲律宾菌素染色观察HL-7702细胞内脂滴及胆固醇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活性n-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n-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2,n-SREBP-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s receptors,LDLR)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C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动物水平:12周末,与CON组比较,HFC2组、HFC5组血浆中ALT、AST及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及纤维化病变明显,HFC2组、HFC5组大鼠NASH诱导成功;经Western blot分析,4、6及8周末,HFC2组、HFC5组较CON组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12周末,HFC5组较CON组LDL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4、6及8周末,各组n-SREBP-2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周末,HFC2组、HFC5组较CON组n-SREBP-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4、6及12周末各组HMGCR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末,HFC5组较CON组HMGC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水平:OA+LDL-C组较对照组及OA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n-SREBP-2及HMGC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OA组及OA+LDL-C组较对照组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胆固醇摄入量和摄入时间的长短与NASH肝损伤呈正相关;胆固醇可诱导肝细胞高表达LDLR,促使胆固醇进入肝脏增加,抑制HMGCR调控的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随着肝内胆固醇堆积增多,肝细胞LDLR表达减少,使肝内胆固醇相对不足,反馈性调节n-SREBP-2及HMGCR表达升高,打破肝脏胆固醇代谢稳态,促进了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髂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Wistar大鼠1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三组:高脂(加VD3) 球囊损伤组、高脂组、正常喂养组。在实验第90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处死各组动物,并分离各组髂动脉,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作HE染色。结果模型组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髂动脉管壁明显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内有较典型的动脉粥样斑块。结论球囊损伤及高脂喂养 VD3可成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调脂疗效及临床的安全性。方法将86例确诊为冠心病,血清总胆固醇TC>5.2mmol/L(200mg/L)或LDL-C>3.12mmol/L(120mg/L)或合并TG>117mmol/L(150mg/L)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治疗组)4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B组(对照组)44例口服辛伐他汀,20mg/d,两组同治疗8周。于服药前、服药后第8周分别测定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和LDL-C均下降,阿托伐他汀使得TG下降幅度42.5%,TC下降幅度34.5%,LDL-C下降幅度40.9%;辛伐他汀TG使得下降幅度39.6%,TC下降幅度32%,LDL-C下降幅度39.7%;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2%。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参煎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_35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的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0.15 g·kg~(-1)·d~(-1)),人参煎方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3.76,1.88,0.94 g·kg~(-1)·d~(-1)),并设正常对照组。给药3周后,观察治疗期间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人参煎方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FBG、GSP、TG、CHO及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人参煎方与盐酸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参煎方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纠正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了葡萄皮提取物与磷虾油对肥胖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并对葡萄皮提取物与磷虾油配伍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考察。方法:以基础饲料饲喂大鼠,观察7天后,取尾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葡萄皮提取物组(26.7 mg/kg.bw)、磷虾油组(0.2 g/kg.bw)、葡萄皮磷虾油组(葡萄皮提取物13.5 mg/kg.bw、磷虾油0.1 g/kg.bw)共5组。正式实验开始后,除正常对照组继续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料。每日一次灌胃给予大鼠受试物溶液。高脂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当体积的食用油,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给予36d,并定期称量体重。于实验结束禁食16h取尾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还对葡萄皮提取物与磷虾油配伍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葡萄皮提取物组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的TC、TG水平(P0.05),磷虾油组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的TC、TG水平(P0.05),升高HDL-C但不显著。二者配伍使用可显著降低TC、TG(P0.05,P0.01),显著升高HDL-C(P0.05)。葡萄皮磷虾油混合物MTD大于20.0 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葡萄皮提取物与磷虾油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二者配合使用安全性高,对降低大鼠血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沙棘油番茄红素软胶囊对试验性高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将试验性大鼠随机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阳性组。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受试物30天,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结果:沙棘油番茄红素软胶囊和辛伐他汀片均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对HDL-C水平无明显影响,证明,沙棘油番茄红素软胶囊具有降血脂作用,其中高剂量组降血脂效果与辛伐他汀阳性组作用相当。结论:沙棘油番茄红素软胶囊具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S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ECS)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肥胖SD大鼠模型,每周称量大鼠体重;采用酶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大麻内源性配体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AE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Ⅰ型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Ⅰ,CB1)的表达。结果大鼠经高脂饮食持续喂养8周,体重均不同程度增加;血清中TC、TG、LDL-C和血浆中AE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附睾脂肪组织中CB1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通过高脂饲料成功诱导SD大鼠的TC、TG和LDL-C升高,使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大鼠血清AEA水平和血浆中CB1表达的显著变化表明肥胖大鼠体内ECS在肥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改变,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ECS与肥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对高脂大鼠血脂的影响。将大鼠,分为6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鱼油对照组和空白组,参照2012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中辅助降血脂功能的评价方法,根据辅助降血脂的检验方法对番茄红素低、中、高剂量组、鱼油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建模。高剂量与空白组大鼠的TC、TG、HDL-C、LDL-C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中剂量与空白组大鼠的TC、TG、HDL-C、LDL-C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的差异性(P0.05);低剂量与空白组大鼠的TC、TG、HDL-C、LDL-C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性,鱼油对照组与中剂量组降血脂作用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番茄红素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烟酸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2)治疗组(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和烟酸缓释片1000mg/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的改变;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厚度(Tmax)、颈动脉斑块面积(Smax)变化。结果(1)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01)。治疗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20.7%,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治疗后,治疗组的IMT、Tmax、Sma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烟酸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疗效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血脂异常对老年人脑梗死的影响。方法筛选100例脑梗死患者,年龄45~81岁,与100例健康受试者作对照,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将分离的血清置-25℃冰箱备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脂蛋白(a);氧化本科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磷钨酸镁沉淀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计算公式:LDL-C=TC-(TG/2.2 HDL-C);免疫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A、B(apoA、apoB)。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LPa、TC、TG、LDL-C、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HDL-C、apo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组血清中各项脂质浓度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老年人脑梗死密不可分,调解血脂水平至正常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人脑梗死具有重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