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PKPM和ETABS结构设计软件,对某悬挑钢框架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悬挑钢框架结构及其与主体结构相连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得出悬挑钢框架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准作用下均安全可靠,正常使用工况下挠度满足规范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是钢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在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由于其材料本身关系的非线性,梁柱节点连接性能的非线性以及结构本身引起的P—Dehe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使结构整体、结构构件、结构连接区域和构件截面对荷载的反应呈现既是几可非线性又是材料非线性状态,并由此引起结构的塑性变形和内力重分布现象。按抗震规范的三个水准设防目标,结构大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已处于非线性状态,而地震动具有强烈的随机性,作为非确定性荷载的结构分析是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判断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框架结构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得到了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和楼梯自身的抗震特性。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楼梯参与计算时框架结构整体指标和楼梯周边构件内力变化很大,楼梯自身地震反应强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由于地震影响,对钢结构自振频率的研究已成为钢框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从影响钢框架结构抗震中的固有频率因素入手,对钢框架结构的固有频率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所建立的框架模型分析,主要研究层数及结构形状对钢框架结构频率及模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结构长度比高度对其自振频率影响大,为钢框架的设计及地震作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包含主体钢框架结构、摇摆结构和耗能阻尼器三部分。刚度较大的摇摆结构可以使主体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均匀的层间变形,抑制薄弱层产生。布设于摇摆结构底部的阻尼器,能够耗散地震动能量,减小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文中对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分析,并基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原则提出了抗震设计方法。根据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提出简化分析模型,通过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验证简化模型的有效性。基于简化分析模型对无量纲参数进行参数分析,根据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到无量纲参数的建议范围。结合我国“三阶段”抗震设防要求,提出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并结合算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消能摇摆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良好,设计合理的摇摆结构与阻尼器能够抑制钢框架的薄弱层、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罕遇地震作用下建筑各楼层累积塑性变形倍率相等为目标,基于钢框架结构的最佳侧移刚度分布和最佳截面惯性矩分布,提出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其设计步骤。以7层框架结构为例介绍该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和能量法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考察本文提出抗震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符合最佳侧移刚度分布的多层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各楼层累计塑性变形倍率和能量分布较为均匀,具有较传统钢框架结构更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钢框架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宏  李兆凡  石永久  王元清 《工业建筑》2002,32(6):64-65,59
为了研究高层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对钢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了节点延性、耗能性能和强度、刚度退化等影响 ,建立了钢框架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建立的模型对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天津某医院项目采用屈曲约束支撑(BRB)–钢框架结构,为进一步研究BRB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及钢框架2种结构体系,以分析在小震作用下是否采用BRB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midas Gen非线性分析软件建模,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屈曲约束支...  相似文献   

9.
钢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拟动力试验方法最早是由日本学者于1971年提出的,它综合了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和时程反应数值分析的特点,以实际模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文中通过对一刚性连接钢框架l/3比例模型的拟动力试验和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此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动力响应;另外根据实测结果建立了一个预测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性能的理论分析模型,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试验结果和计算分析均表明钢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钢框架结构阻尼支座楼梯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缩尺比例为1:2的阻尼支座楼梯和固定支座楼梯试验模型,在恒定轴力作用下对其分别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楼梯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耗能性能、变形能力等,分析了不同楼梯的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阻尼支座楼梯通过阻尼支座耗能,改变了楼梯的传力途径和内力分布,而固定支座...  相似文献   

11.
王立辉  陈宇  林承江  刘祥东 《钢结构》2012,(Z1):123-125
分析了在钢结构中可应用的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基本性能和焊接性能。结果表明,此钢种可以用于钢结构中,其基本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优异。在成分设计中采用低C、Si含量辅以微合金化元素进行强化,在保证基本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碳当量和裂纹敏感系数,Ceq为0.31%,Pcm为0.14。对点焊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测量试样拉断时的拉力,观察拉断部位,试验钢的焊接性能满足钢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轻钢结构的重量应该更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轻钢结构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 ,近来其用量激增 ,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但设计中问题较多 ,型式构造老旧 ,用钢量较高等导致轻钢结构不轻 ,难以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竞争。为此 ,在谋求其改进方面提出下列讨论与建议 :采用高效钢材与薄板 ;应用新的设计理论与结构型式 ;引进预应力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工程质量》2017,(7):31-34
某超高层核心筒-框架体系中,外框钢梁因结构布置需要,采用辐射状布置,并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针对结构特点,对辐射钢梁压型钢板的排板与施工进行分析与优化,使排板在保证施工期间合理受力的同时,施工措施与效率达到最优。同时,在现场施工方面,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优化施工工艺、严控质检流程的措施,保证大规模异向、异形压型钢板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皓 《城市建筑》2013,(6):45-46
本文主要对我国钢铁工业中的单层厂房在钢结构设计上的经验做了一个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进行厂房钢结构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全文特别提出应在设计中着重提高综合性经济效果的概念,并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分析和比较。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在已往的设计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最后,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郭琦  张振 《建筑与环境》2009,3(6):69-72
本文在纵观本钢一铁厂的历史形成和对其做出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对本钢一铁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独上总结出其中存在着:土地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阻碍城市相关片区发展等问题。通过总结本钢一铁厂更新改造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探索了四个典型地块的改造方式,为相关片区的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莱钢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开发和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钢结构住宅是促进钢材消费、促进住宅建设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比较成熟 的是低层别墅式住宅体系,但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更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针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现存的一些未 解决的问题,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研制了“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该体系的 技术内容,包括建筑体系、结构体系、节能措施,最后还对该体系的综合经济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软件,对某商场钢屋盖柱顶铸钢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抗震性能分析(中震弹性设计、大震不屈设计)和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铸钢节点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可靠。结果可供同类建筑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构体系工业建筑的形式应该自然合宜地表达出钢构技术要素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该文从结构体系、基本构件与节点细部三个层面,寻找将铜结构建筑技术与工业建筑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基本途径,力求为创作技艺合一的、有意味的钢结构体系工业建筑作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益堂 《工程质量》2009,27(11):120-122
某工程由于转换梁的尺寸和自重大、结构复杂、梁柱接头处空间狭小,给钢筋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找出了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通过问题要因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地确保了该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钢结构生产中,经常遇到壁厚不能忽略不计,即不能简化为理想柱面的钢管直接焊接成型的桁架结构。按理想圆柱面放样所得到的相贯线,较大的偏差使其不能准确成形,从而使构件尺寸精度失控,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工程实例,本给出了实际施工放样中对钢管管壁的计算机处理方法。这在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及安装中极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