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间连通综合分析方法在复杂断块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为分流河道型复杂断块油藏,区块内河道砂体相互叠置,断层发育,连通性复杂。为确保油藏注采效果,结合油田开发静动态资料,例如精细地层对比、含油单砂体地震描述、干扰试井、压力变化及试井分析对储层进行井间连通综合分析。综合方法很好地解释了由沉积相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的连通性,并重新建立井间连通模式,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剩余油分布,提出调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盆地中深层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且低孔低渗,常规拖缆地震资料反演结果无法满足油田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的需求。以涠西南凹陷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为例,提出了基于海底电缆资料道集优化的低渗储层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目标采集优化观测系统获取宽频宽方位的海底电缆资料,并结合叠前CRP道集优化技术组合提升道集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入角度和横波的信息开展叠前储层预测,借鉴坐标旋转的思路,联合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阻抗双参数定义最优有利储层指示属性,定量预测出有利储层垂向及平面展布,并结合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储层物性指示甜点分布,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良好,成功指导开发井优化部署和钻探,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海上油田区低渗储层预测的精度,可有效规避开发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涠西南凹陷是一个复杂断陷型富生烃凹陷,发育了一系列断裂带,涠洲组多以小型断块型油藏为主,构造极其复杂,一批断块圈闭的高部位是否成藏仍很难落实。WZ11-7N-3井涠洲组未见油气显示,圈闭高部位侧钻井WZ11-7N-3Sa,涠洲组三段见68 m油斑显示,油层62.1 m。对WZ11-7N-3井岩屑资料进行流体包裹体化验,证实与3Sa井油层对应的砂组,含烃流体包裹体含量明显高于水层含烃类包裹体,均在30%以上;与3Sa井水层对应的砂组盐水包裹体含量明显高于油层对应砂组的盐水包裹体,均在80%以上,勘探实践证实在高部位已经成藏。复查老井,通过流体包裹分析,可以落实一批类似的断块型圈闭高部位是否成藏,增加储量,提高探井的成功率,短期内就可以指导勘探评价,该研究思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查玉强 《海洋石油》2019,39(2):29-34
涠洲A油田为陆相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层位流二段为薄互层油藏,砂体连通性复杂。为落实井间连通性,开展干扰试井研究,对干扰试井压力响应速度和砂体宽厚比分析,建立了流二段干扰试井压力响应经验公式,提出薄互层油藏小层连通性定量表征方法,认为油藏纵向上不连通,小层占比与干扰信号接收时间和井间压力系数差异的乘积呈幂函数关系。对该油田中块2井区5口生产井间连通性分析,明确了平面井点和纵向小层连通关系,指导了下步4口调整井部署和注采关系优化措施,能够提高区块采收率9.2%,为该类复杂断块油田薄互层油藏连通性分析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湘西南凹陷东区B洼陷发现的涠12-1断鼻构造油气藏,是一个中型高丰度、高产、轻质油藏.该油藏的形成是由于涠二段有较厚的湖相泥岩既作盖层,又作断鼻侧的侧封层;涠三段有三角洲砂体,砂岩发育,单层厚度大,物性好,与上覆涠二段泥岩配置成极佳的储盖组合.其油气是通过断层从流沙港组运移到涠洲组各自的圈闭中.这个富集、高产油气藏的发现,加深了对凹陷东区涠洲组石油地质条件和成藏模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的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方差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本区的断层解释问题以及沉积模式及油藏类型等问题;在资料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正演模拟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含油砂体的空间几何形态进行精细雕刻,预测储层砂体物性的横向变化,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获得储层砂体的有效孔隙体积,从而为本区勘探方向的选择、开发储量的计算以及ODP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涠西南凹陷东区B洼陷发现的涠12-1断鼻油气藏,是一个中型高丰度、高产、轻质油藏。该油藏的形成是由于涠二段有较厚的湖相泥岩既作盖层,又作断鼻侧的侧封层;涠三段有三角洲砂体,砂岩发育,单层厚度大,物性好,与上覆涠二段泥岩配置成极佳的储盖组合。其油气是通过断层从流沙港组运移到涠洲组各自的圈闭中。这个富集、高产油气藏的发现,加深了对凹陷东区涠洲组石油地质条件和成藏模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涠洲11-D区块处于涠西南凹陷A、B、C这3个生油洼陷包围中,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主要目的层为流沙港组、涠洲组;2号断裂带位于凹陷中部,由一系列呈雁行状排列的断层组成,横贯整个凹陷,在断层两侧形成众多的断鼻、断背斜、背斜、断块构造以及岩性尖灭等类型多样的圈闭,是一个富生油凹陷中的凹中隆构造带;从沉积和储集层条件、盖层条件、油源条件分别进行了成藏分析;对油气藏分布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断层是该区块油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指出流三段埋深适中,易形成"小而肥"断块油藏,并且具有全区连片的潜力;流一段属于岩性油藏,应重点做好砂体的刻画,寻找岩性-构造圈闭油气藏以及隐蔽油气藏;此外,还应考虑对2号断裂带进行上、下目的层兼探,东、西两段以流三段目的层为主,着眼连片的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针对涠洲11区M1油田流沙港组三段(El3)储层沉积特征差异大,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成因不清的问题,结合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El3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El3自下而上依次经历了水退、水进和水退的沉积演化过程,水退时期形成箱型厚层朵状砂体,水进早期形成砂泥互层枝状砂体,水进中后期与水退早期形成泥包砂为主的鸟足状薄互层砂体,水退中后期形成砂泥互层鸟足状砂体。  相似文献   

10.
涠西南地区地质情况复杂、钻井难度较大,其中涠洲组二段和流沙港组二段的页岩极易垮塌。由于其沉积条件的不同,每个区块涠二、流二段的物性及垮塌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涠洲12-1N,涠洲11-4D区块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较多,目前在涠西南地区生产井仍然采用强封堵性的油基钻井液来完成。随着钻井液技术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试验,在涠西南地区使用强封堵性水基钻井液钻探探井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技术也日趋成熟。就近年来涠西南地区使用水基钻井液钻探探井的技术作一番探讨,以便为现场进一步应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涠洲 1 2 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 ,又属陆相沉积 ,油层薄 ,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 ,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的地震技术工作流程 ,并在涠洲 1 2 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方差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本区的断层解释问题以及沉积模式及油藏类型等问题 ;在资料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正演模拟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含油砂体的空间几何形态进行精细雕刻 ,预测储层砂体物性的横向变化 ,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获得储层砂体的有效孔隙体积 ,从而为本区勘探方向的选择、开发储量的计算以及ODP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南海西部涠 12-1 油田为近海复杂断块型油田,具有目的层段断层复杂、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和连通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另外因地震成像不清,给前期勘探和后期油藏开发带来极大困难。 针对以上难点,从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解释性成像处理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叠前成像处理及目标成像处理的研究思路,利用叠前各向异性深度偏移、优势道叠加与叠后分频成像及扩散滤波等技术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形成了复杂断块油田地震成像关键技术系列。 该研究成果不仅对涠 12-1 油田下一步的开发部署与调整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复杂断块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骅坳陷小集油田为中孔、低渗多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针对小集油田官979-官975断块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油藏数值模拟、单砂体合理井网密度评价及单砂体产能评价,围绕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及油层动用程度的目的展开综合调整方案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遮挡、注采井网不完善及油组层间非均质性是小集油田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原因。运用极限井网密度与合理井网密度曲线交汇计算各砂组合理井网密度的方法,可以准确划分可调整产能单元,预测潜力区块。开发实践表明,开展新老井互补、疏密井结合,水淹层复查、暂闭层利用,早期分注、后期封堵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研究区水驱控制程度、油层利用程度及油层动用程度,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有效挖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对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北部湾盆地涠洲11?4油田与涠洲11?4N油田的原油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油气运聚差异性。研究区原油分为A和B两类,前者成熟度高,主要来自流二段底部油页岩,后者成熟度低,主要来自流二段上部与流一段泥岩。A类原油在凹陷边缘构造高部位的涠洲11?4油田新近系角尾组与凹陷内构造低部位涠洲11?4N油田下部的流三段均有分布,而B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涠洲11?4N油田上部的涠洲组和流一段。原油空间类型与烃源岩分布关系表明,A类原油主要在流二段下部的流三段成藏或沿流三段砂体侧向向构造高部位运移成藏;B类原油主要在凹陷内通过断裂近距离垂向运移成藏。这指示了成熟度较低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在凹陷内近距离运聚成藏,而A类原油主要在流二段底部油页岩附近与凹陷边缘的构造高部位运聚成藏。  相似文献   

15.
高含水油田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油田开发的需要,在高含水油田有必要开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研究,横向上要精确识别和预测对剩余油富集具有遮挡作用的小断层、微幅度构造、砂体边界和岩性隔挡(如废弃河道),纵向上要精细预测控制剩余油丰度的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参数,重点解决河道边界预测和薄互层储层单砂体厚度预测精度问题。并结合高含水油田开发的需求,提出了关于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大港油田港东一区一断块研究为例,说明了在高含水油田应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涠二段井壁失稳及储层段保护问题,通过涠洲油田地层特性及钻井液性能室内评价研究,提出了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作为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液,以实现钻完井液一体化,室内评价表明,该体系满足涠洲油田开发井复杂层段井壁稳定要求及储层段储层保护要求,适用于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施工。  相似文献   

17.
W2断块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及稳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2断块构造位于高邮凹陷北斜坡西部,属于中孔、低渗-特低渗油藏。随着油田深入开发,同时受微裂缝的影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渗流规律愈来愈复杂。重点研究了储层的渗流规律,综合评价了开发效果,为油田继续稳产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断裂活动频繁,地层分割严重,层序地层分析难度很大。为了解决构造破碎小区块之间的砂体对比问题,通过涠西南低凸起前缘三口井流沙港组、涠洲组钻井层序地层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断陷结构内层序地层格架及体系域发育特点,确认了流沙港组、渐新世涠洲组各为一个三级层序,层序四分,但由于断层切割存在部分地层缺失,而涠洲组顶面强烈剥蚀遭致部分地层缺失。而基准面变动机制下的岩相成因、层序特征及演化则取决于构造活动、湖平面变动以及碎屑供给,气候变化系基准面旋回的主控因素,碎屑供给能力决定了垂向层序的变化特征。文章认为:涠洲组高碎屑含量来自于渐新世涠西南低凸起构造抬升再遭剥蚀所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9.
FA2断块是SN油田众多断块群中的一个低渗-特低渗型砂岩油藏,通过开发初期的整体优化设计,制定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实施一次性完善注采井网、注采同步的开发方针.对低渗透储层采用酸化、压裂等措施,实现了低品位储量的高速高效开发,为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开发面临井资料少、评价程度有限、断层复杂、潜力与风险并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发展的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是指对油田内部及周边可能存在的未证实潜力断块油藏进行构造落实、生储盖分析、断层封堵分析及井位研究等综合研究,通常用开发评价井的方式进行评价及开发。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在涠洲A油田潜力挖潜中收效明显,对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