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各向异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求解涉及多未知数超越方程,常规的解析法无法直接获解而现有的标准曲线比对法、直线图解法及改进直线解析法存在人为误差、适用范围受限或计算过程繁复等问题,采用优化拟合方法,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采用形式简单的函数替代用级数表示的井函数,并利用降深比值关系,在3个观测孔的水位降深曲线上选取6个点,经整理获得了可直接完成参数求解的简化计算公式,求解过程简捷直观,便于实际工程应用。精度分析表明,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该公式最大误差小于2%,满足实际工程的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直线供水边界条件下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解水文地质参数的超越方程涉及3个(在已知供水边界方向,未知位置的条件下)或4个(在供水边界方向和位置均未知的条件下)未知数,常规的解析法无法直接求解。现有的特定标准曲线比对法、图解拐点法、简化算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及二元线性回归法要么依赖图表、计算过程繁复,要么应用范围受限、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不便实际工程应用。采用优化拟合方法,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用较为简单的函数实现了对泰斯非稳定流井函数的替代,并利用水位降深比值关系式,经整理获得了可直接完成参数求解的简化解析式,计算过程简捷,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阶梯状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传统阶梯状抽水试验参数计算过程中,通常只选择抽水阶段的部分试验数据等问题,应用Theis公式及叠加原理,利用抽水试验所有降深数据(抽水和水位恢复阶段全部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导水系数、储水系数,利用潜水含水层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得出渗透系数和给水度,此外在低效率抽水井中利用抽水试验数据计算得出井损系数和井流量指数。计算过程中,利用Excel计算并绘制计算水位降深和观测水位降深的拟合曲线,计算过程简单快捷。整个抽水试验过程中,不必再分别提出抽水、水位恢复期的计算公式,可以避免人为选择单个水位降深数据对参数求解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滕凯 《西北水电》2015,(1):16-19,33
越流补给条件下水文地质参数求解涉及3个未知数的超越方程,无法通过常规的解析法直接获解。目前的图解法及试算法或是成果精度差、或是计算过程繁复,不便实际应用。采用优化拟合方法,在工程适应参数范围内,用较为简单的函数完成了由图表给出的井函数数值关系的替代,并利用水位降深比值关系经整理获得了仅含1个未知量的表达式,经简单试算即可完成参数求解,计算过程简捷,不依赖图表,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采用干扰井群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当u≥0.1情况下)过程较繁、计算精度不高这一问题,以泰斯非稳定流的计算公式为基础,采用优化拟合的方法,给出了当u≥0.1情况下的井函数拟合式,解决了利用干扰井群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用非稳定井流试验数据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建青  李彦  马健 《水利学报》2003,34(11):0124-0128
针对目前在分析非稳定井流试验数据以确定机井井损参数与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仅能在泰斯假设条件下应用的问题,文中对三次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过程中的降深表达式进行均值处理,构成一个三元非线性方程组,利用迭代法求解该方程组,能够计算出机井的井损系数C与非线性指数n。在计算出井损参数后,可以将机井中降深的线性项与非线性项进行分离,线性降深部分可以用于计算含水层的其它水文地质参数。与现有的方法相比较,文中的方法不要求井函数的具体形式为已知,在非线性指数n不论是否已知的情况下均可以应用,当n为已知时,能够使抽水次数减少一次,在稳定流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在参数的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图解计算。  相似文献   

7.
用定降深井流试验求解水文地质参数为涉及3个未知数的超越方程,常规的解析法无法直接获解.现有的试算法、标准曲线比对法及直线图解法或是依赖图表计算过程繁复,或是应用受限计算误差大,不便实际工程应用.采用优化拟合方法,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用较为简单的函数实现了对定降深井流流量函数的替代,并利用流量比值关系经整理获得了可直接完成参数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过程简捷,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求解黄土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流量-时间配线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于割离井法的流量-时间配线法反求抽水过程黄土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并与裘布依公式法、割离井公式法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黄土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求解选用流量-时间配线法求解精度高,可以减少繁琐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根据稳定流井流理论,抽水过程观测孔的水位降深值S和观测孔到主井的距离的对数lgr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Dpp软件包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实测点据在平面内进行拟合,确定了抽水井影响半径为172 m,确定了抽水过程Q-S、q-S关系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干扰环境下,为了准确获取场区水文地质参数,开展了2个降深的抽水试验,第一个降深抽水试验流量为173 m~3/h,抽水75h 30 min(4 530 min),停抽后立即进行恢复试验,共恢复88 h(5 280 min),整个试验过程共计163 h 30 min(9 810 min);第二个降深抽水试验流量为84 m~3/h,抽水99 h(5 940 min),停抽后立即进行恢复试验,共恢复163 h 30 min(9 810 min),整个试验过程共计262 h 30 min(15 750 min)。参数求解时,首先通过对抽水试验数据应用多种解析法求参数,计算出场区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1~24 m/d,然后采用数值法反演求参数,求得渗透系数为24 m/d,反演结果与多种解析法计算的结果相互对比验证,计算结果接近,结合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经验,综合分析确定场区潜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23 m/d,计算结果合理可信,并已应用于工程设计,同时为在复杂环境下抽水试验求参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玉珍  程世迎 《水利学报》2006,37(7):846-850
本文基于泰斯方程论述了灵敏度分析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原理,即把水位降深看做是以导水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为变量的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求得理论降深与观测降深最佳拟合时的导水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针对目前只能在泰斯假设条件下利用非稳定流试验数据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问题,根据数值积分理论,推求了多种特征类型的降深计算模型和对应的灵敏度系数计算模型,列出了三种类型的推求结果。引用了两个抽水试验实例,根据编制的计算机程序,采用灵敏度分析法求解了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