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国内外大厚度热切割技术与设备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针对大厚度热切割的市场现状和需求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厚度热切割技术及设备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大厚度钛合金锻件不同厚度的横截面及纵剖面切片试样进行了金相观察,应用超声接触法和水浸法检测了不同厚度试样的衰减和杂波水平。进而分析认为大厚度钛合金锻件远场区厚度影响杂波评定水平的两个主要途径为:远场区的声束扩散和主声束与声轴线的声压分布随厚度的相对变化。分析结果为大厚度钛合金锻件远场区超声检测方案的确定和超声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型非标法兰与筒体厚度差过大时焊接前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标准、设计及制造过程的研究,确定了大型法兰与筒体厚度差过大时焊接前的坡口加工方法、坡口尺寸及焊接工艺,并将其应用在焊接工程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舞阳4100 mm精轧机辊缝控制原理以及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针对轧制钢板同板差大,尤其是钢板头部厚度与板身厚度偏差大的问题,结合IBA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轧机辊缝曲线和测厚仪测量的钢板厚度曲线,根据实测钢板边部厚度值绘制厚度变化趋势图,综合分析影响钢板同板差大的可能性因素。经过多轮反复实验,认为轧机弹跳补偿和轧辊变形补偿是影响钢板头部偏薄的主要因素。通过改进和优化AGC自动厚度控制进一步提高钢板厚度控制精度,尤其是钢板头部厚度控制精度,减小钢板同板差。  相似文献   

5.
依据《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规定:保温厚度大于100mm、保冷厚度大于80mm时应分层施工,依据《98R419》规定:当保温厚度大于80mm,应分层保温。根据计算该规则,工程量分层计算。那么分层计算与不分层计算的差距有多大呢?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厚度为95mm2297铝锂合金轧制厚板析出相分布及点蚀行为的厚向不均匀性。通过对析出相的分布及蚀坑尺寸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定量信息及相应的关系。轧制厚板不同厚度层中的析出相分布密度和尺寸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4厚度层(QS)表面层(SS)1/2厚度层(MS)。经300min恒电位极化后,轧制厚板不同厚度层试样的点蚀数量和蚀坑总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QSSSMS,表明厚板含有析出相较多的1/4厚度层具有更高的点蚀敏感性。2297铝锂合金轧制厚板的点蚀行为厚向不均匀性与析出相分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厚度钛合金结构电子束焊接制造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大厚度电子束焊焊缝几何特征和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的研究,提出焊缝几何特征表征参量和不均匀性表征因子;通过对接头损伤、断裂和疲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失效机理;通过对焊接应力变形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形成的机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完整性评价体系.从而有望建立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性能定量调控理论与工艺方法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结构强度、断裂和疲劳完整性评价的方法和指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走丝"机床过去和目前的技术水平、发展态势及指标特征,分析了"中走丝"机床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根据其技术特点,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定位在:提升大电流下的工艺指标,高厚度及高厚度大锥度多次切割,提高切割精度及细节精度,提高操作自动化、可控化程度等方面。研究认为"中走丝"机床因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工艺特点,必将获得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在大厚度工件多次切割时形成腰鼓度的成因,对厚度为185 mm的工件进行了多次切割实验,通过改变工作液电导率、电极丝走丝速度、修刀补偿量和电极丝直径等条件,对加工形成的腰鼓度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厚度切割过程中,两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爆炸力是产生腰鼓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电极丝直径以提高电极丝截面惯矩,可减小因放电爆炸力对电极丝形成的挠度,从而减小腰鼓度误差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厚度铝及铝合金壳体的焊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试验,尝试开发了一种经济高效的焊接方法,采用粗、细丝的合理配置解决了粗丝焊接成形差的问题,并利用粗丝的比表面小这一特点,有效地减少了焊缝中的气孔数量,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经过对比试验后,认为不等焊丝直径双枪MIG同步焊工艺是焊接大厚度铝及铝合金壳体较为经济高效的焊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宝钢1220二次冷轧机组极薄镀锡板核心生产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军 《上海金属》2007,29(5):41-46
厚度小于0.18mm极薄二次冷轧型镀锡板,广泛应用于电子、制罐等领域,其特点为规格薄、强度高,生产难度大,目前国内只有宝钢采用二次冷轧方式来进行生产。本文在对镀锡板的分类及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立足自主开发,结合宝钢1220二次冷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针对BA向二次冷轧材生产、DR材产品品质等方面特征,提出了预平整工序的投入、轧制工艺参数优化、切水方法改进等核心生产工艺,形成具有宝钢特色的二次冷轧型镀锡板生产技术,提高了宝钢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喜伟  龙杰  庞辉勇  吕建会 《轧钢》2022,39(3):103-107
采用常规化学成分、轧制和调质热处理工艺生产的超高强EH690钢板屈强比在0.96以上,为了实现钢板较低的屈强比,一般采用低碳、高合金的化学成分设计,然后再进行两次淬火(常温淬火Q+两相区淬火Q')+回火的工艺,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为此,采用低合金化学成分设计,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及亚温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亚温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EH690钢板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化学成分的EH690钢板经过815 ℃的亚温淬火+480 ℃回火热处理后,钢板具有合适比例的软相铁素体和硬相马氏体双相组织,这种组织在保证钢板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同时屈强比也降低到0.90左右。采用该工艺,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低屈强比超高强EH690钢板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3.
吴德发 《轧钢》2014,31(3):5-8
本文以莱钢4300mm宽厚板生产线MULPIC冷却系统生产Q890D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DQ冷却策略、水处理系统、生产组织及水比参数等进行优化,成功开发出800MPa级高强高韧钢。检验结果表明,采用在线淬火+离线回火工艺生产Q890D钢板,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钢板力学性能优良,组织、性能均匀性好。  相似文献   

14.
国外厚板厂获取高成材率采用的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贺达伦  王国栋  刘相华 《轧钢》2001,18(1):38-41
简要介绍了厚板厂的生产特点,并以高精度轧制技术为重点,论述国外先进厚板厂获得高成材率所采用的技术,同时就我国中厚板厂如何提高成材率问题,提出改造设想。  相似文献   

15.
热烧结矿筛分机筛板使用寿命短的主要原因是筛板材质高温硬度低、高温耐磨性差。为了提高热矿筛的工作效率 ,提出了改进热矿筛筛板材质的必要性 ,并对新筛板材质的化学成分设计、铸造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新研制的筛板使用安全、可靠 ,使用寿命达到 Cr Mn N筛板的两倍 ,价格与 Cr Mn N筛板相当  相似文献   

16.
郭潇  王智聪  陈建超 《轧钢》2021,38(4):108-111
为满足市场对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强度高、可焊接性好、抗断裂性能优异、韧性转变温度低且生产成本低的要求,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开发了美标调质型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SA537 CL2。其采用低碳成分设计,并添加Cr合金元素来提高钢板的淬透性;通过生产试验,获得了最佳生产工艺参数,即第1阶段开轧温度不小于1 050 ℃,终轧温度950~1 000 ℃;第2阶段开轧温度860~890 ℃,终轧温度820~850 ℃;钢板ACC冷却速率控制为5 ℃/s;轧后钢板淬火温度910~930 ℃,在炉时间为(2.2×板厚)min,回火温度(650±10)℃,在炉时间(3×板厚)min。对试制钢板组织、力学性能和模拟焊后热处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制钢板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屈服强度均值为549 MPa,抗拉强度均值为643 MPa,断后伸长率均值为52.8%,-68 ℃低温冲击功均值为139.4 J,兼具良好的高温拉伸性能和模拟焊后热处理性能,满足了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钢板加强梁冲压方案的讨论与问题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 《模具制造》2008,8(9):27-29
对某型车侧构件加强梁制件的几种冲压工艺进行了对比,通过CAE分析优化了该高强度钢板制件冲压工艺方案,现场问题得到处理。  相似文献   

18.
由于激光拼焊板生产的制件具有强度高、重量小、综合成本低等优点,所以激光拼焊板在汽车制件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在生产过程中激光激光焊缝处易出现开裂缺陷。本文将围绕我公司门内板焊缝区域冲压开裂进行原因排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徐洪庆  孙卫华 《轧钢》2000,17(2):17-20
介绍了 3 5 5MPa高强度造船钢板的生产工艺与产品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 ,对其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限制碳、锰含量并进行微合金化处理 ,采用严格的控制轧制工艺 ,是生产 3 5 5MPa高强度造船钢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井下随钻仪器内部搭载测量近钻头的地质参数、轨迹参数等传感器,一般都是靠盖板结构保护内部电器元件。普通的不锈钢盖板不耐磨,用时很短就报废了,一般采用在盖板上激光熔覆耐磨层的方法提高耐磨性。但是,由于井底工况复杂,盖板上激光熔覆耐磨层尽管能提高一些使用寿命,但是需要不止一次地在盖板上追加激光熔覆耐磨层,消耗成本很高。研制的硬质合金耐磨盖板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硬质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高抗腐蚀性、难加工性。采用硬质合金生坯加工技术,根据盖板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完成硬质合金盖板的加工。制作的硬质合金盖板的使用寿命得到飞跃式提高,盖板由易磨件变成不易更换件,解决了盖板的报废问题。硬质合金耐磨盖板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整体随钻仪器系统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