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生物基锦纶56与锦纶66的吸湿性能、耐酸碱性能、染色性能以及锦纶织物的阻燃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基锦纶56的吸湿快干性优于锦纶66,虽然耐酸碱性略差,但仍可满足生产加工与使用需要;生物基锦纶56本体具有阻燃性能,其极限氧指数可达32.0%以上,通过与其他纤维混纺可满足各类防护服装的阻燃需要;生物基锦纶56可采用酸性、中性、活性染料染色,染色成品得色深,K/S值均可达到16以上,并且色牢度在4级以上,可以满足各类混纺针织服装的染色和印花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锦纶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或交织品染色后呈现麻花风格,文中采用锦纶织物和纯棉织物来模拟锦纶和纤维素纤维的交织织物,并分别用9种活性染料及锦纶污染防止剂进行锦纶的留白染色,测试并分析了锦纶污染防止剂对锦纶织物染色深度和纯棉织物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锦纶污染防止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活性染料对锦纶纤维的上染,并且对部分染料染色后织物的色光影响不大;但对某些染料作用不大,在织物的留白染色中,需做好染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锦纶纤维酸性染料染色动力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酸性蓝NHFS研究了3种锦纶纤维(生物基PA56、PA6和PA66)的染色动力学数据并进行了对比。通过测定上染速率曲线,计算出了扩散系数、染色速率常数及半染时间,探讨了锦纶56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基锦纶56的扩散系数明显高于锦纶6和锦纶66,染色速率常数也明显高于锦纶6和锦纶66,半染时间最短;3种锦纶纤维在相同的染色温度下各自的半染时间染色后,锦纶56染色后的K/S值明显高于锦纶6、锦纶66。因此采用酸性蓝NHFS对锦纶56进行染色时,需要较短时间就可得到较深的颜色。  相似文献   

4.
锡环 《国外丝绸》2005,20(4):23-23
锦纶/纤维素纤维混纺交织物(PA/CEL)目前广泛用于工作服、制服、休闲服和户外用途,这是由于它们有优异耐穿耐磨性和良好尺寸稳定性,与涤纶混纺交织物相比,有较好防火性能。但是PA/CEL染色费时费钱,一般用浸染法或者先用冷轧堆法染纤维素纤维,然后用浸染法染锦纶。有小部分PA/CEL织物用两浴连续法染色采用阴丹士林还原染料染色,  相似文献   

5.
传统多纤维混纺织物染色方法常采用多浴法,存在染色织物染色质量不稳定、染色工艺时间长、能耗大、排污量多等问题。文中采用新型超环保滚筒染色机对改性涤纶与锦纶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染色及染色回用,并与传统的三浴法工艺进行对比,测试了不同方法染色后织物与客户标准样色差、染色牢度及生产成本和能耗。结果表明,一浴法染色及回用工艺不仅可以达到快速染色的目的,织物颜色品质及各项色牢度指标达到传统染色效果,且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减少排污、降低染色成本。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牛奶蛋白纤维的组成,对腈纶基及维纶基牛奶蛋白纤维及混纺织物的物理性能、漂白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技术路线和技术参数。给出了开发纯牛奶蛋白纤维及高比例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染整工艺及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针对纤维素纤维与锦纶纤维混纺针织物传统两浴两步法染色耗时长、耗能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文中选用新型活性染料对其进行一浴一步法染色。介绍了纤维素纤维与锦纶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染色及后整理工艺,并将一浴一步法染色与传统两浴两步法对比,测试了织物的色差、耐皂洗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能耗及生产成本。结果表明,一浴一步法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与传统两浴两步法工艺相当,且色差值较小,符合行业优等品标准要求;一浴一步法染色生产效率高,处理1 t黏胶与锦纶混纺针织物节省用水50 t,节能250 k W·h,节汽0.8 m3,节约成本526元,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奶蛋白纤维染色技术及其针织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牛奶蛋白纤维的组成,对腈纶基及维纶基牛奶蛋白纤维及混纺织物的物理性能、漂白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技术路线和技术参数。给出了开发纯牛奶蛋白纤维及高比例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染整工艺及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问与答     
朱善长 《印染》2008,34(18)
问:怎样确保直接混纺染料染色织物泛色后的恢复? 答:直接混纺(D-型)染料色谱较全、用途广,是一类高性价比的新颖直接染料。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聚氰基,故分子量较大,上染织物的色牢度比其它直接染料优秀,还具有耐弱酸介质、耐高温高压的特点,可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目前,其较多被应用在涤棉(粘胶)混纺交织物染色上,也可作为一种高级直接染料应用在天然丝、动物皮毛和锦纶等纤维上。但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分散/直接混纺染料染米灰、中咖啡、藏青和灰等色泽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泛色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机织物的撕破强力和断裂强力出发,探讨纤维混纺比、纺纱方式和纱线捻度等纺织参数对生物基PA56机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该织物的纱线原料、捻度、纺纱方式,能改善生物基PA56机织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Lanaset系列染料对羊毛和锦纶纤维进行染色,分析了染色温度、保温时间、元明粉用量和阻染剂用量等工艺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了提高毛/锦混纺织物同色性的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元明粉15 g/L,硫酸铵1 g/L,保温时间45 min,锦纶阻染剂FK-450A用量视染料品种而定。试验结果表明,阻染剂FK-450A能显著改善Lanaset黄2R对毛/锦混纺织物的同色性,对织物色牢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曲泽金  孙明辉 《丝绸》1997,(1):25-26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后的降温速度,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文中指出,应根据设备、织物,染化助剂等因素综合考虑,如对二浴法染色的混纺,交织或单一纤维的织物,可直接采用高温冲洗排液法和高温排液法,对一浴法染混纺或交织的织物,采用分段降温法。  相似文献   

13.
生物基纤维PA56是由生物发酵制备的戊二胺和己二酸聚合而成的,PA56织物具有优异的服用性能。文中研究了弱酸性染料在PA56织物上的提升性能,探讨了染色体系的p H值、温度、染色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以及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A66织物相比较,弱酸性染料在PA56织物上的上染速度较快;优化后染色工艺:溶液的p H值4.0~5.0,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染色30 min;用弱酸性染料染色的PA56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良好,通过固色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对羊毛、腈纶、苎麻三种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涂料染色性能作了分析,探讨粘合剂用量,涂料用量,涂料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毛腈麻混纺织物涂料染色效果的影响。总结出了毛腈麻混纺织物涂料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5.
真丝与棉混纺织物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活性染料染真丝/棉混纺织物,通常存在真丝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染色各工艺条件,如pH值、盐、碱量和温度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此混纺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即真丝/棉混纺织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色,碱性条件下固色。随染液pH值的降低、元明粉用量增加、纯碱用量减少和保温温度的提高,纤维间的同色性趋好。  相似文献   

16.
含蚕丝复合纤维的染色效果有纯色、留白和双色(或多色),染色方法分别介绍有丝和毛混纺织物的阴离子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丝和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和二浴染色法;丝和涤纶混纺织物的二浴染色法和一浴混合染料染色法以及丝与其它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物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染苑精萃     
《印染》2005,31(14):56-56
Tenoel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伪装织物的开发,光催化剂及其在纤维中的应用,热定形温度对聚酰胺纤维拉伸机械性能的影响,防水透气运动服织物,Ashoka bark染羊毛,提高粘胶条染色质量,不同染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天然染料黄芩苷对锦纶进行染色,研究了黄芩苷媒染温度、时间、媒染剂用量和黄芩苷用量对媒染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探讨了黄芩苷染色锦纶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当媒染温度为90℃,媒染时间60min,媒染剂用量2g/L,黄芩苷对锦纶具有较好的上染性能和提升性能,锦纶纤维黄芩苷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均在3~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多酚化合物为前体物质,通过生物转化形成色素,可实现以低质天然产物为原料对纺织品的生物染色。为提高多酚类物质对纤维的亲和力,促进对织物的上染,采用全细胞生物催化法进行生物氧化,实现多酚化合物的聚合,提高上染率。分析生物氧化染色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考察生物氧化染色的效果。结果表明,染色羊毛织物K/S值为20.64,染色锦纶织物K/S值为10.35,且染色后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透染性、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织工业》2005,(12):40-40
PTT纤维和PET纤维同属聚酯纤维,它们只能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而PTT具有较好的可染性。PTT和PET混纺织物在染色过程中,即使PTT与PET染得同样的表观染色深度(K/S值)不同,也不会妨碍PTT和PET混纺织物获得同色的效果。因为在混纺织物中,只要两组分纤维染色的色相上基本一致,即使其表观染色深度甚至差5-6倍,在人们的视觉判断上仍不失为良好的同一染色性能的分散染料组合。用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由于PTT纤维在低温能充分染着的特性,则可使PTT和PET交织物染成双色或者闪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