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4):109-111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统领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体现北京城规划秩序思想的文化特点。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即,中轴线遗产价值的挖掘为北京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资源所构成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在全球有突出的显示度,其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也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历史的维度,对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史和遗产价值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在中轴线申遗背景下,应注重其轴线格局所形成的价值特征,分别为:以中为脉,并存秩序;融合山水,顺应地形;活态遗产,继承形态。构建城市形态-景观-文化资源一体的城市遗产价值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从蹒跚学步的孩子沿着轴线走动始,轴线事实上成为了校准线.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虽没有明确提到"轴线"一词,但纵观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城市,轴线的存在确是明显的.我国古代都城犬都较为方正,在南北方向上多存在城市轴线且基本上位于城市中心.  相似文献   

3.
金磊 《住宅产业》2011,(5):24-28
北京旧城是我国历史性城市的典型代表,被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其北京传统中轴线(南起永定门中心点,北至钟楼的中心点,全长7.8公里)更称作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本文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研究了北京中轴线的演变史,探讨了加大传统中轴线保护的思路与方法,旨在为启动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城市设计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灾后重建规划为例,指出了场镇园林绿地系统的文化意义,分析了南坝镇的地形地貌,提炼了南坝镇的历史人文要素,在场镇园林绿地营建的整体思路、点线面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做了探讨.结合场镇的山水格局,尝试从当地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场镇园林绿地体系,试图探寻一条适宜于传统场镇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文化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保护历史园林遗产的真实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曹丽娟 《中国园林》2004,20(9):26-28
讨论了有关历史园林保护的几个主要的国际性文件,强调历史园林保护最关键的是保护其真实性,提出值得特别注意的几点,并以中国的历史园林为例来探讨现今保护真实性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对遗产价值的正确认识,对于空间结构、建筑、植物的保护,价值的利用,旅游与遗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路珂 《城市规划》2003,27(4):37-44,51
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作为北京旧城总体布局的核心 ,在北京市的历次规划中都是保护和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轴线的概念出发 ,运用文献、实证和比较的方法 ,指出北京城市中轴线区别于其他城市轴线的特征为 :第一 ,城市轴线在不同的尺度层次上存在等级的秩序 ;第二 ,在每一个尺度层次上都自北面发端而向南延伸。通过对中西方都市轴线发展过程的分析 ,从对称、方位、方向、功能、延伸、层次几个方面归纳了中西方城市轴线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正>肇始于元、生发于明清的北京旧城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向北依次经正阳门、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后拆除)、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北上门(后被拆除)、景山最高点万春亭、  相似文献   

8.
9.
吕舟 《风景园林》2022,29(4):20-25
针对世界遗产中城镇类遗产的保护问题所提出的城市历史景观概念,提供了具有整体性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考虑到对城镇遗产的物质形态特征的保护,也考虑到城镇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历史景观源于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概念的形成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遗产的发展.城市历史景观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城镇遗产的新类型,形成自身的价值特征和形...  相似文献   

10.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5):119-120
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发布,为申遗在即的北京中轴线明确遗产构成要素和保护利用方向。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视角,将中轴线的遗产资源构成归纳为: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通过多维度对其遗产资源的整合,对中轴线的利用提出价值维度、遗产类型、山水景观和再利用方面的四点建议,构建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的北京中轴线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中轴线是元、明、清代以来北京城的对称之 轴,是北京城的脊梁与灵魂。其中,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形 成、发展和格局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北京中轴 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 必要揭示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影响和价值意义。对此,以“与 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湖 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及以中轴线为引领的老城空间格局的影响, 并通过实例阐释了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所发挥的价值。研究 表明:河湖水系是北京中轴线形成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 仅强化了中轴线对称的形态格局和外向延展性,也增强了中轴 线蓝绿交织的景观格局和街巷肌理不规则等特征,极大地丰富 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类型,提升了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科技价 值,同时对未来中轴线申遗及其生态建设具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心绿轴须慎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中心绿轴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虽然中心绿轴对于城市中心区视觉效果、空间结构、生态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就城市中心绿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慎重使用此模式.  相似文献   

13.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是中国重要地域园林流派巴蜀园 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成果,识别西蜀名 人纪念园林的遗产价值。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构建 由本底价值、社会价值、保护状况3个方面构成的西蜀名人纪 念园林评价体系。通过文献、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获取数据, 对23处西蜀名人纪念园林进行量化评价。得出结论:西蜀名人 纪念园林的本底价值普遍较高,社会价值分化较明显,保护状 况以成都市主城区的园林得分较高。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 的保护利用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的重要基准与依托,是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国智慧的典型代表。北京中轴线作为中 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巅峰之作,其确立、发展、营造与绿 色空间息息相关。在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发展背景 下,绿色空间不仅是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重要的空间构成要 素,更是传承东方智慧、展现首都形象、体现时代发展的重要 载体。基于历史文脉演变、中轴营城模式和现状发展评估等研 究,提出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色空间的发展重点,为保护 好、传承好、利用好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明确发展路径,形成 了一套“HSSD”研究技术方法与规划逻辑体系,为风景园林 在文化景观领域的相关规划与研究提供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赵万民  杨光 《中国园林》2021,37(2):37-42
随着空间治理转型,三峡地区历史城镇保护在主动寻求新视角.进入后三峡时期,地域历史城镇面临景观特征衰败、社区构成异化、保护规划失焦等诸多问题:保护需从活态遗产的视角,分析三峡地区历史城镇社会变迁与景观演变之间协同变化的原因,构建以功能、空间与社区持续性为核心的活态保护方法与应对策略;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寻“留白”这一艺术理念对于传统园林以及传统空间建构形态的影响,分别从传统哲学、认知方式以及审美观等角度,对留白在传统园林空间的创作以及接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留白的创作思想表现在园林空间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时空互渗等方面,留白的空间处理手法是形成传统园林空间意境的重要设计策略.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和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在实践与技术层面整合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中国独特性的风景遗产如何在新的保护地体系中得到妥善保护亟须加以研究。分析风景遗产在中国传统自然观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研究风景遗产保护制度的历史经验和现状问题。研究表明风景遗产是中国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对象,应当将其纳入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加以保护。并提出几点建议:1)科学确立风景遗产评价体系;2)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风景遗产纳入国家公园;3)在不降低保护级别的前提下,采取适合风景遗产的管理方法;4)基于风景区制度进一步完善风景遗产管理制度等。为中国自然保护体系如何整合风景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晔 《重庆建筑》2007,(1):25-28
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迁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都武侯祠—锦里巷”,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经营相结合,并准确把握保护的各个环节,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