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成彬  巩春龙  张谷平 《黄金》2013,(11):61-65
在介绍含氰废水主要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主要工艺原理,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的菌种、国内外氰化物降解菌的开发与研究情况及其工业应用进展,并针对生物法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金矿山每年产出大量含氰废水,其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回收利用是黄金矿山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详细介绍了含氰废水净化技术及回收工艺优缺点,净化技术包括自然降解法、生物降解法、碱性氯化法、SO2/空气法、过氧化氢法、臭氧氧化法等,回收工艺包括AVR法、活性炭吸附法、树脂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液膜法等,以期为黄金矿山含氰废水的处理及回收提供技术参考,最终实现矿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工艺含氰尾矿处理技术改造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焦国华 《黄金》2003,24(9):42-45
介绍了一种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工艺含氰尾矿处理技术新工艺方法。该方法基于采用压滤机将含氰尾矿浆压滤进行固液分离,滤饼送至尾矿库堆放,滤液用锌粉置换回收金、银;置换后的尾液采用酸化中和法处理。回收重金属离子,含氰废水返回流程利用。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不但综合回收尾液中的金、银、铜等有价元素,实现了含氰废水闭路循环。而且节约了处理成本。解决了尾渣的堆放难题和环境污染,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金精矿浸出含氰废水综合处理的研究与工业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红  李哲浩 《黄金》2002,23(9):40-44
处理金精矿浸出含氰废水一般采用酸化回收法,氰化物的去除率只能达到90%左右,给二次处理增加了技术与经济上的难度。文中从提高酸化回收法的氰化物去除率入手,研究改进了金精矿浸出含氰废水综合处理的工艺及设备,使氰化物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为二次处理创造有利条件。采用二氧化硫-空气法进行二次处理,不仅保证了废水达标排放,还可回收金、银、铜等金属,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自一九八一年用酸化回收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装置投入运行到现在,已有四年多时间了,在此期间,人们对酸化回收法在黄金矿山的应用,各抒己见,褒贬不一.下面根据酸化回收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我们的看法.采用浮选—氰化工艺提金的矿山、其贫液组成大致如下(单位mg/1),见表1.  相似文献   

6.
国外信息     
《黄金》2012,(1):62
斜生栅藻对含氰废水的生物降解生物法处理矿石选冶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可行的工艺。一些藻类可以把氰化物作为它们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从而有效地降解氰化物。用斜生栅藻可降解含氰废水。废水取自金矿石选冶过程中的含氰废液,氰的质量浓度为77.9 mg/L。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7 h内斜生栅藻  相似文献   

7.
李智 《天津冶金》2012,(6):55-57,62
叙述了生物流化床技术在天铁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焦化废水经过处理后,降解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了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处理过的废水能够达到厂区回收利用标准,已全部回收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及工业水用量。该技术为处理焦化废水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氰化浸出工艺至今仍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提金方法,金矿石中常常伴生含量不等的各类杂质金属矿物,导致氰化物消耗和氰化尾液中氰化物含量显著增加。目前普遍应用的氰化废水净化工艺对处理简单的含游离氰化物的废水是非常有效的。如果矿石中存在其他有价金属如铜等,则氰化物将流失于尾矿、尾渣中难以有效回收,杂质元素的存在增加了氰化物的消耗,严重时甚至使整个金氰化回收工艺失效。针对黄金矿山含氰废水的性质和特点,已研究开发了多种回收技术和方法。由于各种杂质金属的累积效应,含氰废水直接返回工艺通常很难实现。AVR法及由此技术衍生的方法如硫化物沉淀技术生产成本较高、且不能有效回收含氰废液中的有价金属。受制于对氰化物的吸附能力,活性炭只能处理低氰废水。树脂吸附和溶剂萃取工艺可以针对含氰废水性质进行合理的选择性设计,但通常生产成本较高,操作工序繁琐复杂。采用液膜和其他如渗析法等技术仍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能够有效应用于工业实践的氰化废液回收技术仍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9.
作者针对墨江金矿含氰废水进行了液氯法、漂白粉法、电渗析浓集—酸法回收等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在技术上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但从经济上权衡,以液氯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黄金》2012,(1):62-62
生物法处理矿石选冶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已经成为一种成熟可行的工艺。一些藻类可以把氰化物作为它们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从而有效地降解氰化物。用斜生栅藻可降解含氰废水。  相似文献   

11.
氰化法提金及高纯度金的提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氰化法提金的原理为基础,综合分析矿石中金的堆浸,收集有关采金实践经验,论述了氰化法提金中金溶解的原理,杂质对金溶解的影响,氰化物溶液的稳定性以及氰化物污水的处理等问题。以99.9%的金作为原料,经王水溶解,用乙醚做萃取剂、草酸做还原剂,可获得99.999%的纯金。经提纯的金进行杂质检验,完全达到了高纯试剂要求的技术指标。目的是配合当前单位、个体采金的需要,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碳金矿石中金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含碳的金矿石,用浓硫酸 浓硝酸 氯酸钾的混合溶液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王水分解,最后用硫代米蚩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方法回收率为98.2%~102.3%,检出限为3.0×10-8 g/L,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从某难浸金矿石中提取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难浸半氧化金矿石进行氰化浸出时 ,加入助浸剂过氧化钙可明显提高金的浸出率 ,缩短浸出周期 ,降低 Na Cl耗量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浸金溶液中回收金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从溶液中回收金的主要技术,包括:置换沉淀技术、炭吸附技术、树脂吸附技术、溶剂萃取技术等。简要评述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也对这些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矿床矿石特征的分析,并对金矿物组成、成色、形态、粒度、嵌布状态特征进行了论述,为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提金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直接氰化法、浮选—氰化法和碘化法处理某含铜难处理金矿,并考察了搅拌强度、浸出时间和矿浆温度对碘化浸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氰化法在氰化钠用量为10kg/t时,金浸出率为82%左右,铜浸出率为40%左右;利用浮选—氰化法得到的浮选精矿中金、铜品位分别为36.9g/t和4.69%,金、铜回收率分别为57.41%和62.35%,浮选精矿中砷品位达到4.2%,浮选尾矿氰化金的浸出率为65.96%;碘化试验中金浸出率达到85.3%,铜浸出率低于1%。碘化法比较适宜处理该金矿,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强度400r/min、浸出时间2h、矿浆温度298K。  相似文献   

17.
对黔西南州高砷、高硫难浸金矿进行焙烧固砷固硫预处理后,采用氧化剂强化氰金方法,进行了扩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流程简单,金浸出率能够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金泥中金含量的实验研究,先用王水溶解试样中的金,经活性炭吸附后炭化、灰化,再采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法测定金泥中的金含量。实验提出了碘量法的最佳条件选择,探讨了活性炭的加入量、过滤速度、碘化钾的加入量、温度和试样的均匀性对金分析结果的影响,并对金泥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金的回收率在97%~108%之间,进行精密度实验(RSD,n=6),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0.50%,对氰化金泥金含量为10%~30%的样品分析结果与火试金重量法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快速准确、低成本且污染小。  相似文献   

19.
铁帽型金矿石制粒堆浸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泥质金矿石金浸出率低的问题,对某铁帽型金矿石开展了制粒堆浸提金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这类含泥较多的铁帽型金矿石,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金的浸出率由常规浸出法的33%提高到72%。  相似文献   

20.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的重要控矿构造, 大磨曲家金矿是赋存于该断裂带北段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302号破碎蚀变带与上下盘次级断裂共同组成大磨曲家金矿控矿断裂系统, 并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区存在构造—蚀变—矿化的水平分带性。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