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TD-LTE/TD-LTE-Advanced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TD—SCDMA技术的演进。TD—LTE/TD—LTE-Advanced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的主流候选技术之一。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CDMA技术不同,TD—LTE采用OFDM和MIMO作为基本技术,大量采用了目前移动通信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本文介绍了TD—LTE/TD—LTE—Advanced技术的标准化进程、技术特点以及系统性能评估情况。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闻     
Sony推出2000液晶数据投影仪 Sony公司面向国内市场推出了2000液晶数据投影仪,包括VPL—CS2、VPL—CX1、VPL—CS10、VPL—CX10、VPL—PX21、VPL—PX31和VPL—FE110七种液晶投影仪。 VPL—CX1采用3片O.7英寸,XGA(1024×768)分辨率的液晶板,可以提供550ANSI流明输出。VPL—CS2采用3片SVGA(800×600)分辨率的液晶板,可以提供600ANSI流明输出。VPL—CX10/CS10采用3片0.9英寸液晶板,VPL—CX10分辨率为1024×768,可以提供1200ANSI流明输出。  相似文献   

3.
按照ODS特别工作组拟定的工作目标,采用HEP—2和HT——1与原使用的CFC—113对真空开关管常用的7种零件和部件进行清洗对比试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HEP—2清洗效果优于CFC—113和HT—1。采用HEP—2清洗的波纹管(真空开管的结构件)进行了耐腐蚀性和机械寿命试验,其结果与价CFC—113无明显差异。采有HEP—2清洗的真空开关管零、部件进行了整管试验,其参数合格并按规定通过了型式试验。各项试验表明,HEP—2基本上可以作为目前CFC—113的主要替  相似文献   

4.
海外窗口     
据日本Sonic公司宣布,IBM和Apple公司已加入DVD生产联盟,致力于为桌面系统开发DVD—ROM。DVD生产联盟由后制作部门、消费电子生产商、DVD厂影像及内容专辑出版商组成,他们采用日本Sonic和Daikin开发的DVD预制原版系统。Apple和IBM都将采用Sonic DVD Creator制作DVD—ROM。IBM Interactive Media还将扩展其数字视频服务,包括MPEG—2环绕音效、AC—3环绕音设和DVD预制  相似文献   

5.
由Hazeltine公司推出的AN/PRC—118是一种保密的分组无线电台(SPR),它可支持飞机、舰船、车辆和便携式配置。该方具有以下特征,即400kbps的吞吐量、1类嵌入加密方式、抗窃听、抗干扰、前向纠错、数字化的话音和数据、4800bps异步和256kbps同步传输接口(采用SDLC、HDLC、RS—422规程,并计划采用RS—232)。  相似文献   

6.
《通信与广播电视》2009,(3):F0003-F0003
熊猫牌HD8104-D型是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 该发射机结构采用标准机柜安装方式,各部件均为模块化设计,可自由配置、组合和扩展。该发射机采用了DMB—TH技术,其信道编码和调制融合多载波模式(TDS—OFDM)和单载波模式(ADTB—T),  相似文献   

7.
DVD—Audio是使用DVD—ROM的容量提供极高音频质量的音乐载体,完美的多声道环绕声可以营造出身临其境和实况演播的效果。DVD—Audio采用无损压缩编码(MLP)方案。详细介绍了DVD—Audio的概念、特征和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8.
宋靖涛 《中国有线电视》2007,(24):2308-2311
介绍一种符合我国GB20600—2006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FPGA实现激励器的核心功能,包括GB20600—2006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单频网适配、MPEG传输流输入输出管理和非线性数字预校正;采用二次变频技术实现了全频段的上变频;采用ARMCPU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实现整机控制。  相似文献   

9.
具有先进的脉冲数码/模拟转换器和高密度的线性转换器系统日本索尼公司最新推出的数码音响激光唱机系列如,CDP—X707ES、CDP—X505ES、CDP—X202ES、CDP—711、CDP—D7、CDP—411、CDP—311和CDP—211等,都配备了有独特先进的脉冲数码/模拟转换器和先进的高密度线性转换器系统。在数码/模拟转换过程中,引进了脉冲幅长调节(Pulse Length Modulation)技术。传统的转换器系统采用的是16位编码与同样数字的电子开关,进行转换的过程。而该系列机的脉冲转换器则采用了单一的电源和单一的开关,使数码/模拟转换过程变得极为快速。脉冲信号密度高达每秒9千万次,能产生特别精确而细致的信号分解度。而且,先进的  相似文献   

10.
潘兆辉 《移动通信》2007,31(F02):42-45
1前言 TD—SCDMA是ITU的三大3G主流标准技术之一,我国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采用TDD方式,另外两种标准为WCDMA和CDMA2000,采用FDD制式。TD—SCDMA综合了FDMA、TDMA、CDMA技术的优点,并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动态信道分配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1.
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采用了CDMA技术的TD—SCDMA系统来说,更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功率控制技术的作用、分类和采用的准则。重点叙速了TD—SCDMA系统所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二、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设计逻辑用两种普通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就可实现数字逻辑功能:(1)普通的直流或静态逻辑采用与双极集成电路相同的技术;(2)动态或交流逻辑采用暂存存储器和时钟脉冲负载电阻器。直流逻辑可能最容易理解,但它不能充分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特有的优点。双相动态逻辑虽然能减小尺寸,降低功耗,但只能满足低频工作或直流存储。若双相时钟脉  相似文献   

13.
TD—SCDMA和TD-LTE同为TDD系统,时隙干扰是其时分双工制的必然产物。本文分析了TD-SCDMA和TD-LTE系统的帧结构,阐明了TD-SCDMA和TD—LTE时隙干扰的成因,总结了TD—SCDMA和TD—LTE规避时隙干扰采用的技术和对策,为我们今后维护、优化TD—LTE系统提供了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伍樵牧 《电视技术》1992,(11):52-54
一、前言我国的电视广播采用的制式是PAL—D制,而香港等一些地区和国家采用是PAL—I制,他们的不同之处,就是第二伴音中频的不同,PAL—D制为6.5MHz,PAL—1制为6.0MHz。南于现代通讯卫星技术的发展,在同一地方需要收看PAL—D和PAL—I两种制式的节目,如果按以往的方式用转换开关来进行变换,对用户来说是很不方便的。这里所述的是康艺MV—5182型彩色电视机的一种自动转换电路。为了下文叙述方便,我们用f_D表示PAL—D制第二伴音中频,f_1表示PAL—  相似文献   

15.
AmerHis系统是一个首次使用星上交换、上行链路采用DVB—RCS(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Return Channel Satellite)标准、下行链路采用DVB—S(DigitalVideo Broadcastingvia SateIlite)标准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空间段和地面段组成,重点阐述了地面段中的管理系统、信关站、卫星终端、视频广播终端和机顶盒(STB)等五部分的功能及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Wi—Fi无线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Wi—Fi无线技术、Wi—Fi Mesh技术及其标准化情况。并对采用Wi-Fi技术的无线城市项目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介绍了在Wi—Fi Mesh方面的一些典型厂商和产品。  相似文献   

17.
电子、电气器件采用环氧胶灌封,使器件的防潮、绝缘性能提高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技术。其灌封胶的主要组分为双酚A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各种酸酐;增韧剂为聚酯树脂,PAPA(聚壬二酸酐)、PSPA(聚癸二酸酐)……等;填料多为石英粉,其细度多采用270目、400目和600目等。在B级绝缘中,当前仍多采用E—42环氧(或E—39D)—苯酐—PAPA(或PSPA)—硅微粉体系,取得了显著经济技术效益。本文将对该体系的长期耐湿热和耐水性能作一初步探讨,以求获得更加完美的灌封体系,促进生产的发展。一、灌封工艺  相似文献   

18.
DVD—A——高取样高比特PCM编码 取样、量化之后的编码,方式多样。为便于 对SACD与DVD—A作比较,本节对CD和DVD- A所采用的线性PCM编码加以说明(图3)。 图中的时间采取和振幅量化原理与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为了提高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容量和信号质量,大型的有线电视系统均采用邻频传输方式,并采用了大量的非广播频道——增补频道来传送电视节目。 一、什么是增补频道 我国用于广播电视的频段有二个,即VHF频段和UHF频段,在VHF频段安排了12个频道,即1—12频道,其中1—5频道的频率范围为48.5MHz—92MHz,6—12频道的频率范围为167MHz—223MHz。在UHF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江苏、浙江两省的经济发展和对通信的要求,两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建设杭州—余杭—桐乡—嘉兴—平望—苏州以及桐乡—海宁光纤通信工程。本工程主体工程是杭州—嘉兴—苏州,近期建设一主一备34Mbit/s的数字光通信系统,全长约180km。工程经招标确定,光纤光缆和光、电端机全部采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产品。工程在使用设备数量、传输电路容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系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全国产化实用光通信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