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法科技》2006,(1):76-77
根据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我国陆上煤层气资源量36.8万亿m^3,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8万亿m^3)相当,仅次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储层特征为低压、低渗透、低饱和度,大规模开发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尚存在难题。  相似文献   

2.
盘江矿区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江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2370km^2井田范围内,有煤炭资源477.8亿t,煤层多,分布广,可采煤层总厚15~30m。向斜翼部含煤带宽缓平坦.利于煤层气的富集,煤种以中变质烟煤为主,煤层储气能力强,煤层甲烷含量为12.4~15.0m^3/t,甲烷资源总量为1092亿m^3。多年来,盘江矿区一直致力甲烷抽放工作,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开发的基础条件,目前盘江矿务局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煤层气开发利用计划。本区煤层埋藏较浅,地质结构简单,煤,层渗透率较高,市场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煤层吸附气——我国未经开发的新能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言煤层吸附气是世界上70年代兴起的新兴能源工业。美国70年代起步,80年代大力发展,90年代技术已经成熟,在美国已经广泛展开,成为独立于煤炭工业的一门新兴的能源工业。到1992年底,美国已有煤层气生产井7000口,年产水平150亿m3,占美国天然气总量的6%,1994年,年产水平预测达到225亿m3,到2000年煤层气可占天然气供销量的15%。美国有两个主要的煤层气生产盆地,一是圣胡安盆地,另一个是黑勇士盆地,煤层埋藏深度为700~2000m,镜煤反射率(Ro)为0.6%~1.6%,吨煤含气量14~17m3,平均单井日产气量1800~2400m3。世界其他各…  相似文献   

4.
丰城矿区煤层气单井试验的效果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丰城矿区是江南最佳试验开发区段之一萍(乡)乐(平)含煤区位于江西省的中部。煤层气资源量为435亿m3,其中以中部丰城矿区为最好。1995年;联合国援助中国煤层气项目资源评价干项目13个主要含煤区包括了萍乐含煤区,并将丰城矿区列为对个经济开发利用价值的开发区之一。丰城矿务局是萍乐含煤区最理想的煤层气试验开发区段。1.1资源条件好矿区含气层有B3,B4B5三层煤层(计厚3.75m)及S3砂岩(厚7.5m)。B4主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厚度一般20~3.om,简单向斜构造,倾角10o~12°,煤层原生结构明显,煤价为焦煤,微裂隙发育,煤的含气…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是良好的天然气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多重价值。煤层含气量是评价煤层的关键参数,也是决定煤层气勘探开发选区与产能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利用测井技术评价含气量可以低成本获得地下煤层气关键参数,准确获得含气量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规避煤层中天然气不同赋存状态导致的密度不同和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造成的含气量低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评价煤层含气量的新方法,采用经过校准的核磁共振仪器测量煤层中的核磁共振信号,通过分离煤层中吸附态天然气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而计算单位体积地层中天然气分子的摩尔数,综合体积密度测井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煤层含气量。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开展了实际煤样甲烷等温吸附与核磁共振联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T2(横向弛豫时间)截止值可以区分煤层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甲烷气体,基于核磁共振新方法计算的与试验测量的煤层含气量符合很好,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实际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结果表明,基于核磁测井新方法比常规测井方法计算煤层含气量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对全国(不包括台湾,西藏)115个评价单元的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的汇总结果为: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14.3万亿m^3,其中含甲烷资源量2万亿m^3,富甲烷资源量12.3万亿m^3,总资源量中预测储量0.96万亿m^3,远景资源量13.34万亿m^3。该结果对掌握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及进行宏观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韩城矿区煤层气赋存的基础地质、生储条件、富集规律、控制因素和构造控气规律等研究,认为本区煤层气生储条件良好,甲烷含量较高,赋存和富集规律性较强,渗透性良好,因此是煤层气资源的有利勘控开发区。研究中还首次根据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煤体结构和构造条件等指标,把区内各煤层甲烷的勘探开发类型划分为三类,制定了确定类型的六条原则,选定了本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6个目标区以及开发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1煤层气资源和利用概况 煤层气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气体.煤层气利用是由地面打钻,抽采未受采动影响赋存在煤层中的烃类甲烷气体(浓度一般为95%~98%).煤矿瓦斯是伴随煤矿生产,烃类甲烷气体从煤层中解析出来逸散到生产空间和空气混合体的总称(浓度一般为1%~80%).作为资源概念时,两者统称为煤层气.专业上把天然气称为常规天然气,而把煤层气与页岩气称为非常规天然气,其本质都是天然气,即天然形成之气.这三种气形成方式相差无几,都是古老的生物遗体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及其未来战略地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中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埋深小于2000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22.5万亿m^3,我国许多地区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和井下抽放已经迅速展开,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显示了煤层气的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进一步的调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不到3%增加到7%,到2020年将有80~220亿m^3供需缺口,届时煤层气产量将达到220亿m^3,形成独立的煤层气产业,成为常规天然气的战略补充资源。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08,39(1):27-27
工业开煤田沼气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而俄罗斯在许多煤炭企业正准备开发。2004年,美国开发出460亿m3沼气。据预测,2020年前,全世界每年将从煤层开发出780亿m3,2050年每年将开发1 570亿m3沼气。俄罗斯各煤田煤层资源沼气的最大密度是从20到10亿m3/km2。按  相似文献   

11.
以煤系天然气开发促进中国煤层气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分析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1 200 m以深煤层蕴藏十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且多与致密砂岩气叠合共生,展现了煤系天然气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根据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开发特点,对煤层气及煤系砂岩气划分为自生自储型、内生外储型2类气藏模式,提出将煤系的煤层与砂岩互层段,统一作为目的层进行综合评价,在垂向上拓展勘探开发空间,显著增加资源丰度,同时煤层与砂岩立体压裂改造也比单一煤层压裂更能提高储层改造效果,并提出煤系天然气综合勘探开发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俄罗斯三大煤盆地(库兹涅茨克、通古斯、勒拿)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这些煤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归纳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进而初步确定俄罗斯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和开发远景区。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克煤盆地煤层多、煤厚大、含气性好、煤层气资源大且丰度高,再加上自然环境、基础设施较好,是俄罗斯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区;通古斯、勒拿煤盆地煤层多、煤厚较大、含气性较好、煤层气资源大且丰度较高,但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条件的约束,目前仅作为俄罗斯煤层气开发远景选区。  相似文献   

13.
王涛  黄文涛 《煤》1996,5(6):5-8
目前,煤层甲烷资源已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热点之一。对中国煤层甲烷资源的分布与储层特征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中国煤层甲烷资源的勘探开发系“高投入、高难度、高科技”项目,要创新突破,需集中一定的资金,优秀人才,高新设备进行集中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煤炭学报》2005,30(2):236-236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专家测算,我国陆上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1.46万亿m^3,其中可采资源量约为8.8万亿m^3,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黔西县定新勘查区煤炭勘查钻孔和煤层气参数井为依托,从勘查区的地质条件、煤层、煤质特征、含气性、参数井测试等方面,分析了区内煤层气的赋存特征,认为勘查区内煤层较稳定,结构简单,埋深中等,为富甲烷煤层。煤的变质阶段为Ⅶ1阶段,顶底板封闭性和阻气性较好,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和保存。并采用体积法估算了区内煤层气地质资源储量112.72×108m3,属中型气藏,丰度为0.64×108m3/km2,属中等丰度,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以吸附或游离方式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主要成分为甲烷,常称为矿井瓦斯。煤层气发电就是利用矿井抽出的低浓度瓦斯,采用国内开发的小型煤层气发电机组,实现煤层气发电,制热,变废为宝,开展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茂远  黄盛初 《中国煤炭》1995,(6):17-19,40
中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工业部提出煤层气要作为第二煤炭资源进行开发。中国煤矿井下瓦斯抽放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地面开发则刚刚起步。本文论述了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指出:(1)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基础上,选择几个条件有利的矿区进行集中开发;(2)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3)我国煤层气开发的关键问题是提高煤层渗透率;(4)要加强瓦斯利用工程,特别是输气管网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层气》1998,(2):75-77
正在测试的一项新的煤层气生产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同时增加甲烷回收的可能性。美国正在含煤层气丰富的圣胡安煤田中进行将二氧化碳注入深部煤层的试验。初步表明,注入CO2提高煤层气(CO2-ECBM,下同)回收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从1996年起,伯林顿资源公司已在Allison Unit生产实验区向白垩纪Fruitland煤层注入了5.7Mm^3二氧化碳。在一些井中,瓦斯回收和储层脱水得到改进,迄今没有发生CO2渗漏。据目前成本和工作进展来看,圣胡安煤田采用的注入CO2提高煤层气回收办法可能赢利,并可能为该煤田增加3.96万亿m^3新的瓦斯储量  相似文献   

19.
鹤岗矿区面积为252km^2,有效井田面积为100.21km^2,含煤地层厚800~1000m,共含煤40层,含煤系数为4.3~9.3%。大于3.5m的厚煤层占75%,中厚煤层占19.2%,其中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计36层,总厚度为38.6~85.8m,赋存深度均在1200m以内,煤炭资源量2565Mt,资源量密度为10.18Mt/km^2。;煤层瓦斯含量为9.4~15.5m^3/t,平均为13m^3/t;瓦斯资源量为40000Mm^3,具有良好的开发煤层气的基础条件,因此在鹤岗矿区进行小规模.的开发煤层气工业性试验是可行的。根据鹤岗矿区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和我国开发煤层气现有的技术水平,预计到本世纪末鹤岗矿区的煤层气开发规模将达到100Mm^3。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资源的评估是规划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基础。本文根据我国煤层气开发的已有成功经验和煤层气资源与煤层共生、共储、共采的特点,认为近期内应以煤炭可供开采的资源量为基础评估煤层气资源才有比较现实的意义。以对各矿区煤层测定的大量瓦斯吸附常数、孔隙率、煤质分析资料和现场实测的煤层瓦斯压力为基础,计算了煤层的瓦斯含量,并提出了以目前中国主要煤矿区为单元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中国主要煤矿区的煤层气保有资源量总计为47303.4亿m^3。,备采煤层气资源量为13878.6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