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蜡为囊芯,脲醛树脂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具有相变储能功能的微胶囊,并研究了乳化剂、芯壁质量比以及搅拌速度等对微胶囊制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司班-80和吐温-80复配作为乳化剂、用量为石蜡的8%,芯壁质量比为1.2:1,转速为1500r/min时,制备的微胶囊性能较好.研究表明,脲醛树脂可有效包覆石蜡,形成粒径分布较均匀的相变储能微胶囊,可用于制备储能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2.
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并与石膏掺混制备相变储能石膏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壁材结构微胶囊和相变储能石膏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中,微胶囊壁材以无机硅为主,兼有少量有机硅组分,可有效防止壁材开裂且提高微胶囊包覆率;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分别为24.57℃和122.8 J/g,粒径为0.5~1.0μm;掺加微胶囊后,由于石膏结晶状态改变,石膏基体凝结时间延长且强度降低,当掺量达到10%时,相变储能石膏复合材料的潜热为16.1 J/g,具备一定的蓄热调温能力。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难以探测的早期病害频发,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具有“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可对仪器难以检测的路面微小裂缝病害进行有效、及时的修复。为了进一步提高微胶囊囊壁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等,本文选择碳纳米管作为改性剂,以脲醛树脂作为微胶囊壁材基质,制备了以碳纳米管改性脲醛树脂为壁材的沥青自修复微胶囊,研究甲醛/尿素比例、乳化剂用量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胶囊形貌、粒径与包覆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乙基纤维素包覆环氧树脂的自修复用缓释型微胶囊,探讨芯壁比与温度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转速与乳化剂质量分数对微胶囊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微胶囊表观形貌和化学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微胶囊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制备温度30℃、乳化剂(明胶)质量分数为5%以及转速为800r/min时,制备的环氧树脂/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形貌圆整、表面孔洞较多、粒径分布较窄且主要分布在75~150μm;环氧树脂/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在0~1h、1~2h和2~3h时段吸光度增加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3~4h时段吸光度增加量出现减少,这主要是随着溶解量的增加,乙醇水溶液对芯材溶解速率放缓所致.  相似文献   

5.
界面聚合法制备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变材料微胶囊是以相变材料为囊芯,无机或有机聚合物、高分子和金属为囊壁的一种颗粒或粉体储能材料。传统树脂等材料制备出的相变材料存在工艺复杂、合成效率低、微观形貌光洁度低等缺点。以石蜡为芯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石蜡复合相变微胶囊材料。以石蜡和PMMA作为原材料,与本体聚合法相比较,研究发现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得的石蜡相变胶囊(Micro PCMs)形貌表面光洁、粒径较小;官能团结构稳定;工艺流程简化,合成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脲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材料,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硫酸钠、司盘80、吐温80作为石蜡乳化剂对合成微胶囊相变材料(MicroPCMs)化学结构、粒径分布、热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脲素-甲醛树脂壁材可对石蜡芯材进行有效包覆,形成微胶囊结构的复合相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为壁材,固体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并使用石墨和纳米SiO_2对微胶囊的壁材进行改性。采用光学显微镜(OM)、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等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化学结构及热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当复配乳化剂Tween-80与SDBS的质量比为6∶4,芯壳质量比为5∶10,纳米SiO_2添加量为3%,石墨添加量为0.2%时,纳米SiO_2及石墨在壁材中分布均匀,微胶囊的平均产率为96.04%,平均包覆率为84.86%。微胶囊为规则球形,平均粒径为210μm,相变焓为69.9 J/g。经改性后,该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以明胶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的香精微胶囊,利用金相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等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形物中芯材含量的增加,微胶囊粒径增加;随着固形物浓度的增加,明胶与麦芽糊精的相互作用增强;当芯壁材比例为3∶2,明胶/麦芽糊精比例为1∶1,固形物浓度为10%时,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最高,微胶囊粒径<5μm包埋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9.
相变微胶囊是应用微胶囊技术,将相变囊芯材料用有机或无机囊壁材料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包裹起来制备的粒径为0.1~100μm,囊壁厚度为0.01-10μm的有核壳结构的稳定复合相变材料。石蜡烷烃类相变材料是相变微胶囊一种较理想的囊芯材料。主要介绍了用有机、无机类壁材包裹石蜡烷烃类芯材制备石蜡相变微胶囊的研究进展,以及石蜡微胶囊在建材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天然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天然的蓖麻油与聚醚(N 210)、聚乙二醇(Mn=1000)、甲苯二异氰酸酯、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马来酸酐等为原料,通过丙酮法制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提出了聚合反应的机理,研究了亲水单体对聚氨酯乳液的粘度、稳定性、乳液成膜的干燥时间、膜的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亲水单体的含量,可以制得稳定、适用的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