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外传真     
<正>大脑科学家如何看待城市?近期,瑞典科学家研究表明,城市和人类大脑在复杂的、自组织的模式中进化的能力非常相似。此项研究或许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规划设计城市提供某种洞见。在大脑科学中,认为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作为整体而工作,形成巨大的交互网络。城市中发生的许多现象亦与整体联系模式有关。正如简·雅各布斯所指出,城市是一种"复杂的芭蕾",人们在这里互动,塑造城市生活,从最小规模一直演进至最大规模。这个复杂的图景表现出高度的秩序,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2)
<正>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中成功利用人类干细胞培育出微型胃,从而有望指导他们彻底了解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这块活体组织的大小不超过一粒芝麻籽,它具有与人胃类似的一个腺体结构,甚至能够寄居肠道细菌。这项研究为了解人类胚胎中的细胞如何演化为器官提供了一扇窗口。科学家表示,这些"类胃器官"也可以用来了解癌症等疾病,并测试胃对药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0)
<正>冠状动脉何时开始发育?从哪里生长而来?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经过十余年持续研究,中国科学家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的研究成果解开了冠状动脉的"身世之谜"。研究发现,除巳经认知的心外膜,冠状动脉还有一个重要"起源地"——心内膜。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科学家不久前研究发现,大脑或许能比指纹更精确验明人的身份,他们就此开发了一项以大脑活动为基础的验证技术并称能达到令人惊讶的精确度。研究利用脑电图头盔记录了50名志愿者的脑部活动,大脑接受扫描的同时被要求看500张经挑选的图片,包括一张披萨、演员安妮记忆意为"复杂难解的问题"的图片,希望每人看见图  相似文献   

5.
正汉斯·霍莱茵(Hans Hollein)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声称,"一切都是建筑"。确实如此,我们现在依然认为"建筑就是一切"。而且还不仅如此,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非凡的时代里,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一切"所涵盖的内容越多,建筑这个领域所涉及的操作范围就能够变得越广。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又如何才能够相互连接在一起,如何才能够从无休止的信息流当中发现事情的真相,如何才能够将所发现的真相应用到日常的建筑实践当中呢?世间万物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而这对于建筑和设计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科学家呼吁对纳米颗粒的安全性开展更多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这种以原子尺度计量的微小颗粒能够进入并驻留在大脑里。由于纳米技术在保健、日用品和建筑行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前景,许多人相信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虽然也有一些先知先觉的理论家预言,能够自我复制的纳米级机器人在未来将成为人类的梦魇,但爱丁堡大学呼吸毒理学教授肯·唐纳德森(Ken Donaldson)则认为,这种微小的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才是真正现实性的威胁。唐纳德森指出,老鼠试验证实,从鼻孔进入的纳米颗粒可以迁移到大脑部位,并能够从…  相似文献   

7.
"我们与居住环境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自从移居香港之后这一直最吸引我的问题之一:随意使用城市空间的问题,换句话说,人如何让城市为其服务的问题。"这既是驻香港的记者克利斯朵夫·德伍尔夫,也是另一位住在深圳的美国音乐人罗伯特·科普兰的问题。他们都在通过观察和访问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他们的"非中国视角"可能会带来有趣的启发,至少中国读者在他们感到好奇而我们习以为常的地方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神奇的"声波镊子"——这种镊子完全是由两个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组成,它可以在不损坏的情况下捕获人类的单个细胞放入其他地方。声波镊子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科学家们可以用它在3D空间里移动细胞,并构建起非常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1)
<正>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享誉世界的著作《爱弥儿》中提到"教育、教训、教导"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同时提出,我们的学生要能够经受命运的打击,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在必要的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生存。那么,如何教会学生从自己内心出发,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呢?我认为是培养他们强大的自信心。在人的一生中,自信心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需要在点点滴滴之中贯穿这个使命,教会学生如何自信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巴里·A·伯克斯(Barry A Berkus)说过,在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在艺术品中找到那些能够让一个地方变得舒适或令人激动的构图元素。人们或许不可能用与作画构图相同的方法来设计建筑,然而,在我们领会和理解这些不同类别的视觉经验的各种方式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建筑与艺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当代建筑"和"观念艺术",当代建筑和艺术是不是现在的热点话题,建筑师和艺术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相同吗,中国的建筑和艺术现阶段面临怎样的问题,建筑和艺术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提及"BIM",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BIM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它的效益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使用它?"。实际上,BIM一个基本的组成就是"建筑结构跟机电",我们希望能够将整个建筑行业里面不同领域的信息做一个完美的结合,在这个"结合"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正确的地方找到合适的信息,并让合适的人去使用他所需要的信息。总的来说,BIM的组成首先一定要根据业主的需求对空间进行规划,然后再根据建筑法规的一些要求去建置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能够"打印"DNA,甚至能够解码DNA分子。但科学家也警告称,电脑黑客研制的计算机病毒和细菌,可能以化学形式进入人类大脑,可用于感染,甚至"控制"人类。据专家预测,未来"合成生物学"领域将加  相似文献   

13.
研发动态     
《Planning》2013,(10):146-147
<正>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和德国的3位科学家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和Thomas C.Südhof,理由是"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每个细胞如同一座工厂,制造和输出着各类分子比如胰岛素产生后释放到血液中,而被称为神经传递素的化学信号则通过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细胞。这些分子都被运输到细胞周围的被称为囊泡的小"包裹"中。这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解开了调控运输物在正确时间投递到细胞中正确位置的分子原理。Randy Schekman发现了囊泡传输所需的一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2)
<正>今天,爸爸妈妈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要带我和妹妹去南京汤山的"水魔方"玩。我纳闷了起来:他们平时在外面吃饭时多花一分钱都舍不得,今天怎么这么大方?爸爸开车载上我们上了高速,直奔南京。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水魔方"。检票进门后,我才发现"水魔方"真大啊!这时我们又发现一件不妙的事——我们  相似文献   

15.
简单生长     
我们常常会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人如何在森林里借用原生态的东西来建造一座房子?从前理所应当的事情在现代社会变的遥不可及,不过,也许在这个项目中,你可以找到答案。项目位于维多利亚州中部高地的一间小屋,基地周围是优美茂盛Stringybark森林。房屋的主人分别是医生和医学院老师,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他们希望设计师能给他们带来一个小型的森林小木屋:他们可以在里面练习唱歌和玩耍。他们所想要的是一个不大的"栖息地",能够将他们与森林相连,让他们亲近大自然。最终,设计后的小屋内包含了一个客厅、一个面积不大的厨房、一间浴室以及两间卧室。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促进空间规划中文化层面的建设 那么,规划人员应该了解些什么?他们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规划项目和规划行动中,应该学习到什么?他们又应如何在欧洲规划和政治决策的不同范围内,促进文化层面的建设呢?换句话说,即他们应该如何在空间规划中容纳并提升文化内容?上期我们介绍了文化是提升城市形象并保护欧洲城市身份的基础因素,也是城市重建、地方经济发展及创意政策的基础因素.在规划决策的不同范围内,规划师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刘威 《建筑工人》2011,(4):55-55
最小的"电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一个人体细胞都是一座微型电台,它能发射出频率为150Hz的无线电波,只低于收音机的收听频率。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3)
<正>据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美国化学会:化学神经科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常吃石榴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新研究中,科学家从石榴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别了21种物质。其中大部分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物质。研究者发现多酚类物质无法通过血脑屏障,但是一种名为"尿石素"(urolithins)的物质却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当胃肠道细菌分解石榴提取物的时候,尿石素就会产生,该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尿石素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老年痴呆症与大脑中形成的淀粉样蛋白质有关。为了防止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形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4)
<正>"什么是大脑",当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大脑已经开始了工作,脑电波在一百万亿个连接和三亿英尺的连线中穿梭,经过复杂的电化学机制,大脑会反馈给你一个答案。而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中,车道控制器正如我们的大脑,它向上与收费站计算机系统通信,向下控制所有的外设,作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收费车道最基本的核心控制单元,它决定了整个收费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车道收费系统中的"大脑"为何要革命?它又将奔向何方?在第十六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新技术论坛,来自深圳市恒富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史伟在他的报告中给出了答案,"今年我们实现了对几乎所有外场设备控制器的高度集成嵌入,甚至嵌入了功率模块,使得外场设备如电动栏杆,收发卡机等只剩下外壳和电机,简单到连电源都不需要了。"目前国内收费系统采用的车道控制器一方面是以工业控制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0)
地方党报所掌握的经济新闻素材有限,难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如何从有限的新闻资源中拎取出有价值的经济报道?笔者认为,只要记者用心,能够吃透政策,善于从调研中、在基层采访中发现经济热点,抓一些"活鱼",就能写出高质量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