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PET瓶的回收是一个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产业。目前世界上大约有70%左右的回收PET瓶再生料被制成纤维。日本PET的生产商帝人集团推出的“瓶-瓶”回收工艺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新的回收技术,“瓶-瓶”回收技术能实现循环经济的闭环回收再生。在国内“瓶-瓶”技术一直处于空白,由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纳米马-NPET母粒及其应用技术可以填补此项空白,目前该项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领先的地位。国内目前对PET回收瓶的利用,应用最广的是纺丝,也有将少量的废瓶片与新料混合造粒吹瓶,而由废瓶直接吹瓶的技术在国内一直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2.
《塑料包装》2006,16(3):64-64
日本2000年4月全面实施容器回收法,2001年回收PET瓶达到17万吨,仅达到回收率的40%。为了PET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难题。由日本ぅ口ン化成公司成功研究开发出回收再生PET改性剂“AR—P-1000”和“AR—P-1100”两种牌号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PET瓶的回收与利用方法研究,将从PET瓶介绍入手,对PET瓶的回收利用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PET瓶的回收与利用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的塑料包装废品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本2000年4月拿面实施容器回收法,2001年回收PET瓶达到17万t,仅达到回收率的40%。为了解决PET回收再利用的技术难题。由日本化成公司成功研究开发出回收再生PET改性剂“AP-P-1000”和“AR-P-1100”两种牌号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PET瓶的回收与利用方法研究,将从PET瓶介绍入手,对PET瓶的回收利用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提出PET瓶的回收与利用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的塑料包装废品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昌杰 《塑料包装》1996,6(4):40-4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当前已工业化的二种PET废弃瓶的回收利用方法。分析了回收造粒法的主要优点并详细地介绍了废弃PET瓶回收造粒的工艺过程,对于废弃PET瓶的回收造粒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介绍的废弃PET瓶的回收造粒法,原则上也适用于其它废弃PET制品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7.
刘乘  陈昊  高雁 《包装工程》2007,28(9):201-202,214
PET瓶是较常见的塑料包装制品,废弃PET包装瓶如处理不当,形成的白色污染很难治理。废弃PET瓶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简单介绍了PET及PET瓶,并以废弃PET包装瓶为例,分析了其回收利用的3种方法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刘圣涛 《塑料包装》2008,18(4):57-60
随着原材料的涨价,涌现出许多回收再利用的举措——从PET“瓶对瓶”新装置到针对农膜、地毯和废车粉碎残余物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塑料包装》2008,18(6):64-64
日本三信化工株式会社日前使用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开发的高性能ValoxiQ420HP树脂,制造出能重复使用、并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新品——树脂筷。此类塑料筷的原料来自废弃的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子,每千克塑料筷所需的iQ树月旨材料,来自0.87千克废PET瓶。  相似文献   

10.
台湾科技人员陈明生,研制成功一种全自动PET瓶回收机,从而为回收PET瓶提供了方便。使用该机回收PET瓶,可自动依次实现PET瓶软化、压缩及付给回收款等,PET瓶经压缩后的体积,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汽水、矿泉水和酱油PET瓶对环境的污染,台湾环保署十分重视PET瓶的回收。除原来已对汽水和部分矿泉水PET瓶进行回收的基础上,从今年4月17日起,又决定将PET酱油瓶纳入押瓶制回收体系,实行回收,否则将采取重罚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德国克朗斯公司成功开发领先的PET瓶回收再利用技术,该项技术是将被压扁的PET瓶切割成片,经过初筛、去除金属、分离标签和瓶盖、分离杂质、深度清洗等步骤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新PET材料融合,制成食品级可用的饮料包装材料。此项技术安全实用,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明显,年加工量最高可达15000 t PET饮料瓶,而且具有运行成本低、加工温度低、可视操控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张剑萍 《塑料包装》2001,11(1):53-59,34
日本塑料年产量为1400万吨,废塑年排量为884万吨,其中一般废塑为443万吨,产业废塑料为363万吨。生产加工废塑为78万吨,废塑再利用量占11%,为96万吨。有关塑料包装容器再利用法于2000年4月正式公布实施,有关家电塑料制品再使用法,计划在最近公布实施。根据环保要求,废塑再利用的成型加工技术在最近2~3年内获得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当前国内外废塑回收利用的成型加工法的收集、整理、论述中,主要将涉及PE、PP、PES、PET瓶、PVC,以及其它废塑的回收利用现状。日本从2000年5月开始,将陆续介绍意大利PLAST 2000、荷兰MACROP…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日本讨论塑料包装回收利用法案日本政界正讨论强制增大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法案。该法案主要针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因诸如罐头及玻璃瓶之类的其它材料已相当大量地回收利用。该法案已规定在尚待决定的时间范围内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暂定目标为30%。在日本每年回收利用30%的废弃塑料包装,价值约为美元11.4亿。废塑料收集的费用将由地方政府承担,而回收利用的费用则将由使用包装的公司负责。如该法案成为法律,则例如PET瓶加工厂商将应向当局报告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量的百分率。未达指标可能遭致罚款。回收利用的费用将必然转嫁给…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包装》2005,(4):56-57
日本帝人公司开发了一种从废PET瓶中回收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EG(乙二醇)的循环方法:先把废PET瓶压碎并清洗,然后溶解于EG中,在EG的沸点温度和0.1MPa的压力下,把PET进行解聚,生成双一对苯二甲酸羟乙酯(BHET),除去滤渣和添加剂,使BHET与甲醇起反应,在甲醇的沸点温度和0.1MPa的压力下,经过酯交换反应生成DMT和EG;再经过蒸馏,把DMT和EG进行分离,然后通过重结晶过程,把DMT精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当前阶段,进行日常生活废品的处理工作时,积极地采用了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研究的对象是PET的塑料材质,该种材质主要是由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化和后产生的聚合物构成的,其具备质量轻、透明度高等特点。本次研究是围绕废弃PET瓶的回收利用与再生料工程塑料化改性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玉霞 《塑料包装》2009,19(3):57-60
由于树脂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人们开展了很多回收活动,如建PET瓶到瓶(Bottles to Bottles,B2B)回收厂、HDPE瓶到瓶回收厂等。  相似文献   

18.
再生聚酯(r PET)的含量和类型对浑浊度的影响颜色参数L~*,a~*,b~*;总颜色变化;紫外-可见光谱(UV-VIS)吸收;对PET瓶进行了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研究。在小型生产设备上,用同类型的初级PET和三种不同类型的r PET生产了3个系列的PET瓶,回收含量分别为25%、50%、75%和100%。采用溶解瓶片和计数不溶性颗粒的方法,研究了生产的PET瓶的颗粒污染情况。PET瓶的浑浊度与颗粒污染呈线性关系,测定系数为0.96。PET瓶的颜色参数L~*和b~*与颗粒污染之间也存在线性关系,但每种r PET的斜率不同。r PET (monocollection或cocollection)的来源似乎是决定生产的瓶子的颗粒污染和颜色的关键因素。回收物含量与ESC发生率无相关性。然而,高特性粘度(IV)值的PET瓶比低特性粘度(IV)值的PET瓶更容易发生ESC。  相似文献   

19.
废弃 PET 作为生活与工业中随处可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因其具有 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而难以在自然界中降解,是目前需要回收处理的重要固 体废弃物之一。概括了废弃 PET 主要有三种回收技术,即物理回收法、化学 回收法和生物回收法,并分别简述三种回收法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现状。 可见,回收废弃 PET 主要采用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作为辅助技术,生物 回收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化学回收法能有效实现废弃 PET 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而我国在废弃物处理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是通过化学回收法将废弃 PET 进行高效率降解转化,再将产物用于制备新型的高纯度化工原料,以提高废 弃 PET 的再生资源化利用率,使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陈文瑛 《塑料包装》1998,8(4):49-53
PET瓶作为落地不碎的安全容器问世,日本于1977年用作酱油瓶,然后,在1982年用于清凉饮料。目前,PET瓶的用途主要为清凉饮料、酱油及酒类包装,共约占总量的叨呢弱。表1列示1995年及1996年日本按用途的PET瓶产量。表11995年/1996年日本PET瓶产量表1中,1995年统计数包括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