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Planning》2014,(1)
锰是动物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畜牧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家禽中表现更为突出。锰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激活剂,与骨骼发育、造血及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并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代谢。锰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对家禽机体产生很大影响。文章论述了锰的分布、代谢、生物学特性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2)
为研究甘氨酸锰(GMn)和羟基蛋氨酸锰(HMn)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抗氧化功能和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4、8、16、32 mg/kg(以锰计)的甘氨酸锰或羟基蛋氨酸锰分别制成11种试验饲料,在水温为(28±2)℃条件下,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2.26 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8周。结果表明:(1)对照组(不添加锰)的增重率(WGR)显著低于锰添加组(P<0.05),两个锰添加组的WGR均随锰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以WGR为判据,通过折线模型分析表明,以GMn和HMn为锰源时,石斑鱼对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9.04、12.87 mg/kg,GMn的生物利用率相当于HMn的1.78倍。(2)石斑鱼肝脏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锰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减少;以肝脏Mn-SOD活性为判据,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得出,以GMn和HMn为锰源时,石斑鱼对饲料中锰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1.15、20.61 mg/kg。(3)石斑鱼脊椎骨和全鱼的锰含量随饲料中锰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脊椎骨的铁含量显著高于锰添加组(P<0.05),脊椎骨和全鱼的铁含量随饲料中锰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减少(P<0.05)。研究表明,当饲料中锰含量满足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需要时,进一步补充有机锰源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甘氨酸锰的生物利用率高于羟基蛋氨酸锰,而两种锰源的抗氧化能力相似。  相似文献   

3.
周代军  吴芳  施强 《混凝土》2012,(2):63-65
锰渣是锰合金工业最大的工业废渣,随着锰工业的发展,锰渣的有效利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介绍了锰渣的来源,我国锰渣的生产、排放现状。重点论述了锰渣的基本特性,锰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锰渣在混凝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3)
在我国饮用水资源中,含锰元素的水源所占比例较高,除锰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饮用水的使用安全问题。介绍了除锰工艺、除锰技术滤料、除锰技术影响条件和生物法除锰细菌几个方面研究进展,举例说明除锰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分析除锰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效生物除铁除锰工程菌MSB-4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贫营养培养基,从运行多年的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跌水曝气池壁上筛选获得了生物除铁除锰菌种MSB-4.16S rDNA的测序表明,菌株MSB-4为金黄杆菌属,同源性为99%.MSB-4是具有除铁除锰功能的好氧菌,具有异染颗粒、类脂粒,易形成菌胶团.除锰最适温度为8~12℃,最适pH值为8,少量的Fe2+对Mn2+的去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模拟高锰高铁地下水环境(即水温为12℃,pH值为7.5,Mn2+和Fe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5.6 mg/L和14 mg/L)中,菌株MSB-4于48 h内对Mn2+的去除率达94.44%,对Fe2+的去除率达90%.该工程菌株的获得将为高效生物除锰滤池的构建,及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的快速启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华子彦 《建筑工人》2010,31(3):53-53
集成吊顶到底带来了哪些看点?首先是功能上的创新突破,让取暖、换气、吹风集中共用同一主机等;而天花板材质上的多样化,也让人大开眼界,铝合金、铝锰合金、钛银的应用不算稀罕,但石膏和橡木的组合就让人眼前一亮,还有硬度高且厚度仅有6mm的铝镁锰合金也开始亮相,种种新材质的涌现改变了厨卫吊顶铝扣板一统天下的单调印象。  相似文献   

7.
铝镁锰合金保温屋面板系统施工技术若干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镁锰合金保温屋面板,具有卷材现场加工成型、安装易于弯折、节省材料、结构强度适中等施工优势,具有耐腐蚀、耐久性等性能优点,成为屋面材料的升级替代产品;目前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大跨度钢结构及网架屋面中应用较多,取得了较好工程效果;铝镁锰屋面板系统的施工工艺,采用固定支座无穿透直立锁边施工制作技术,对屋面防水、保温层保护有优良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物滤池地下水同步除铁除锰过程中的“漏锰”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漏锰”现象是由亚铁离子与锰氧化物的反应引起的;砂样生物活性、溶解氧及浸泡时间等对亚铁离子与锰氧化物的反应影响不大;增加浸泡次数可使“漏锰”现象得到缓解;出水锰浓度与砂样质量和亚铁离子含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底物浓度越大,出水锰含量增大越快;酸性条件可以促进亚铁离子和锰氧化物的反应,碱性条件下“漏锰”现象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高锰酸盐预氧化去除太湖原水中稳定性铁、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太湖B支流河水属于低浊、高藻、高铁锰、高色度和高耗氧量水质,其中铁、锰主要以溶解态和胶体态(铁、锰化合物胶体)存在。胶体态铁、锰被有机物膜包裹,和溶解态铁、锰形成了高稳定性铁、锰,采用常规给水工艺处理时难于去除。为此,开展了高锰酸盐(PPC)预氧化去除该原水中稳定性铁、锰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对稳定性铁、锰的去除效果好,但受预氧化时间、pH值、水中本底成分的影响较大。在预氧化时间为30min、原水锰含量〈0.67mg/L时,对锰的去除率接近100%;在预氧化时间为60min、原水铁含量〈0.5mg/L时,对铁的去除率约为100%。当原水为酸性和碱性时,预氧化对铁、锰的去除率较高,在中性条件下去除率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张子豪  李博瑶 《山西建筑》2014,(29):144-145
为更好地去除农村地下水中的过量锰,设计高效的除锰处理工艺,掌握不同滤料的除锰能力,在所设计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除锰效果分析实验,分别对比了河南巩义天然锰砂、锦西天然锰砂、活化沸石三种不同性能滤料的除锰效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