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06年中国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中,明确要求在未来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战略对于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正式发布,新技术、新产业与新经济是这一纲要的三大亮点。各级政府多个产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将陆续出台,"大手笔"的投资将为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清洁能源领域注入发展新动力。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  相似文献   

3.
今年,一篇名为《为什么说现在轮到中国担心制造业了?》的文章发表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文章称未来20年美国将在制造业上"打败中国",由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制造而引爆的制造业革命将成为美国的杀手锏,这些技术的创造性、本地化、个性化和更低的成本真的能将中国的制造业挖空吗?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在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中首先提到了装备制造行业:推动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产品数控化、生产绿色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所需装备."生产型制造"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其方向是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我们称之为"现代制造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全球正在掀起一场制造业变革的"大潮",无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了智能化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迈进的过程中,产业正逐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增长向质量为先转变,中国制造业正在迈入一个精细化、效率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智能制造时代。在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上,传统制造业纷纷勤练内功,积极进行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的关键时刻,被誉为"中国制造第一展"的2017年工博会在上海如期开幕。此次盛会,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实际上,这次的产业革命是中国唯一有机会引领时代的革命。"魏德米勒大中华区总裁王华巍先生对中国智造2025给予很高的评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日用电器》2015,(4):5-6
<正>中国工业4.0规划将出台家电业掀智能化革命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全面深入,与整机企业一样,在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这份纲要被外界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其中就提到将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去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相似文献   

7.
刘英军 《电器工业》2021,(10):66-72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五"以来,在国内需求和出口的强力拉动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等国家和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已经成为稳定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9.
<正>在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整体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在新时代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体系下,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本刊讯记者贾常艳报道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的"2015年国家智能制造新年论坛"于2015年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和现实化的物理空间可共同组成平行空间,虚拟空间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未来社会将进入虚实交互的平行时代。如果说,工业1.0的特征是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态     
<正>汇聚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企业动向、组织活动、热点议题……"探索·制造业的未来"西门子工业论坛在京举行不久前,"西门子工业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期间西门子描绘了制造业未来及"工业4.0"时代的愿景,并展示了多项电气化、自动化、尤其是数字化方面的前瞻性技术,表达了其对推进中国"两化深度融合",助力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的长期承诺。  相似文献   

11.
<正>正如狄更斯在其小说《双城记》的开端写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自我颠覆的时代来了,从零到一的时代帷幕拉开了。在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六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蔡惟慈讲到,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曾问他:"你觉得中国制造业经济下行见底了没?"他思考片刻回答:"我  相似文献   

12.
2016再出发     
<正>对中国制造业而言,2015年注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制造2025》发布,标志着中国制造业全面投身4.0时代工业格局构建,开启新一轮的升级转型征程,高举创新旗帜,寻求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突破。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湖下,机器人、新能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各种热潮兴起。我们对这些行业或概念2015年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做一个简单梳理。以期带给读者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3月17日正式发布,"纲要"长达6.6万字,共分为20篇,涉及到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中,无不体现着绿色发展理念。今后五年,绿色理念将成为发展的主基调。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篇章中,"纲要"提出要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在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方面,提出要支持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电气时代》2015,(4):12
<正>封面报道制造业界的"百花齐放"把握行业脉搏奉行智慧跨越重装出发,谱写"工业4.0"新篇章推广高效"智"造践行品牌承诺三菱电机精彩亮相第1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菲尼克斯电气智能战略推进联盟扬帆启航先进制造引领未来关注尖端技术合力共铸辉煌点评:又是一年花开时。以"高端、智能、绿色"为主题,紧扣产业发展热点,本届工博会聚焦自主创新,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展""会"结合,共同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智能化时代的工业再造和信息化时代的智慧应用,并在现场首发了诸如7轴机器人、智慧照明Citypad及空中列车等创新理念和产品,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工业制造业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15.
<正>屈贤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级高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总体组成员。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曾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国家级重要文件的制定工作,是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货运成本高企,成为横亘在制造业面前的难题。全球供应链遭遇严峻挑战,出现局部断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都进入全面加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是中国工业制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开启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课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两大战略首度联袂亮相,为"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定调。"中国制造+互联网"的发展,将孕育更多高质量增长点。而这些都将给国内工业UPS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电源业界厂商带来了新的考验,需要在UPS产品研发设计上紧贴制造业创新、智能、绿色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来满足制造业在全新工业时代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魏德米勒在全球82个国家有分支机构,正是基于这样的国际化资源,魏德米勒更能运用全球化的资源、本土化的优势、杰出的互联网技术和扎实的工业基础来助力企业的发展。当前,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及智能制造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是产业升级与变革的关键。"实际上,这次的产业革命是中国唯一有机会引领时代的革命。"魏德米勒大中华区总裁王华巍先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16年11月6日举行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第28次会议上,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发表了题为"助力上海工业迎接数字化经济浪潮"的演讲,就工业企业该如何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建言献策。埃森哲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制造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互联网技术在制造加工业的应用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史毕福表示:"虽然制造业在上海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约为30%),  相似文献   

20.
正"机器换人"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之一。在智能制造时代,人与机器的关系更是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在这个全新的制造时代,又该如何设定人在制造过程中的角色呢?2017年11月16~17日,《电器》杂志"寻找中国家电业智造先锋"采访组,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AE工厂和CC工厂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