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有效提高链路带宽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小数据传输时延,首先分析了链路中数据传输时延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队列时延检测的链路可用带宽流量调度方法,该方法研究了在调度流量与可用带宽之间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数据传输时延变化趋势,保证了该方法较好的全局完整性。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流量调度能力,能有效地控制各链路的流量,改善链路时间响应特性和提高链路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基于带宽请求的固定资源预留链路接入控制算法(BRLAC)不能适应网络状态和业务需求的变化,针对该类算法接入成功率和系统带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基于概率分析了系统预留带宽的大小,并提出一种动态带宽资源预留分配链路接入控制算法(DBRRA),该算法通过判断业务流优先级允许动态地从其他业务流调整预留带宽。仿真实验证明,DBRRA算法有较高的接入成功率、系统带宽利用率和较好的时延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反映网络实时特性的可用带宽代替代价作为第一度量,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可用带宽路径且满足时延和时延差别约束的QoS实时多播路由分布式启发算法,该算法具有多项式复杂性,并通过分析得到每路径时延和二约束度量之间的关系,有效降低涉及时延和时延差别此类问题的复杂性。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4.
田双鹏  庞建民  王辉  笱程成 《计算机工程》2010,36(17):105-107,110
探测间隔模型(PGM)是负载小、速度快的可用带宽度量方法,但目前针对PGM的算法还缺乏系统、深入的评估。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影响PGM算法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端对端路径可用带宽的新型分类方法,选取PGM模型中较典型的Spruce和IGI算法,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测试,评估不同背景流量类型等因素对算法精度的影响,为改进PGM模型的算法设计、提高算法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小雪  梁根  秦勇  魏文红 《计算机工程》2009,35(20):103-105
针对多逻辑链路间流量调度不平衡问题,分析逻辑链路流量调度模型,给出逻辑链路可用带宽计算方法,提出"可用带宽比"指标,以更准确地刻画各链路负载状况,量化特定链路上调度流量的大小。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流量调度能力,能有效控制各链路的流量,改善多链路间负载均衡,提高链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动态带宽分配分级QoS链路接入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基于带宽请求链路接入控制算法(Link Bandwidth Require Control Algorithm,LBRCA)的接入成功率和系统带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链路接入共享带宽分配模型,分析了链路带宽分配和QoS等级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带宽分配分级QoS链路接入控制算法DBAMQ(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Multi-level QoS),该算法在保证某QoS等级的基础上允许动态地对系统的带宽进行重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接入成功率、系统总带宽利用率和系统效能等都比传统链路接入控制算法好,适合于大规模宽带接入链路控制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QoS业务模型以及传统动态带宽分配方法(DBA)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业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吸取了各种QoS业务模型及传统动态带宽分配方法的优点,充分考虑了不同业务服务质量对带宽分配要求的差别以及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网络端到端可用带宽的测量方法,对现有的基于自拥塞理论的可用带宽的测量方法Pathload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该方法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改进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采用周期流组到达目的端的速率代替周期流的发送速率,能快速测量网络的可用带宽,测量准确性更高,降低了测量开销.NS-2上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梁靓  黄玉清  江虹 《计算机工程》2009,35(2):103-104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用带宽自适应判定算法。该算法采用自适应周期性探测流技术,通过周期性地发送包列,自适应地判断延迟趋势并反馈探测值,以准确快速地实现可用带宽的测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是一种对受测网络的影响小、低测量代价的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路径传输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同时也使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复杂化,单路径下能够良好工作的诸多机制无法轻易移植到多路径环境中。根据带宽分配和排队分组、排队时延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时延相似性的概念。设计了一种端到端分布式带宽分配算法,将流和传输路径两个层面的控制相分离,动态调整流的排队分组在其各传输路径上的分配,达到相似排队时延,进而实现公平带宽分配。在单瓶颈限定下证明了相似排队时延为公平带宽分配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两组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TDMA以太网构建的分布式实时系统中的带宽分配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特性和时序约束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这种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既考虑了信息流的周期和传输时间,也考虑了间接来自于TDMA的开销,从而可实现更多实时任务集的调度和分配,以获得带宽的有效利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不仅可以降低任务集的通信时延,而且可以提高全部可用带宽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可用带宽的QoS多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余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6):2976-2978
设计一个加权最大可用带宽多播树求解模型,将可用带宽作为主度量并同时兼顾时延、时延抖动和包丢失率3个QoS约束构建多播树.各QoS度量的重要性可根据实际的服务需求灵活调整,算法具有多项式复杂度,并通过仿真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静态带宽资源分配方法或基于业务分类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等很难适应业务流特性,无法保证各级业务的服务质量。设计了流量预测及带宽分配模型,给出了流量预测计算方法,提出多业务流量预测动态带宽分配方法(MSTPDBA),该方法基于业务预测流量的大小进行可用带宽的重新分配。仿真实验证明了MSTPDBA的有效性,能控制不同业务的时延,并提高了系统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传统用户带宽固定不变的管理办法,存在即使网络出口带宽空闲,用户也不能获得更高带宽的问题,网络出口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和分级QoS的动态带宽分配控制算法(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based on User and Multi-level QoS),该算法根据网络出口带宽的使用状态,以及用户的QoS等级动态地调整用户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网络有效运行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带宽,有利于充分利用网络出口带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平、有效分配地理上呈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带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首先把这种带宽分配问题构建为一个凸优化问题,使全部控制系统的效用最大化;再采用分布式带宽分配算法思想,使得控制系统基于网络反馈的拥塞信息改变其采样周期,得到可利用的最大采样速率或最大传输速率;然后把控制系统和链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模为一个时延动态系统,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器作为链路队列控制器来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带宽分配算法不仅能够使全部设备的传输速率在10 s内收敛到全部设备均等共享的链路带宽值;同时对于PI控制器来说,其队列稳定在期望设置点50个数据包左右,而且能够准确、稳定地跟踪输入信号,使全部控制系统的性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以太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和现有各种带宽分配算法存在不足的分析,基于数据服务优先级划分和ONU队列管理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它基于服务分级策略和控制消息格式来处理一个EPONs多点控制协议中的不同优先级带宽。仿真表明,提出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不仅有较高的链接效率和带宽利用率,而且在资源分配方面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Yiu-Wing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6,29(18):3710-3717
Internet telephony is promising for long-distance calls because of its low service charge and value-added functions. To provide Internet telephony to the general public, a service provider can operate a telephone gateway in each servicing city to bridge the local telephone network and the Internet, so that users can use telephones or fax machines to access this gateway for servic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scheme for two purposes: (1) each telephone gateway can fully utilize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to serve more telephone and fax sessions and (2) it can respond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s. We exploit three properties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irst, in a telephone session, each user usually alternates between speaking and listening. When a user is not speaking, she does not send any voice stream and hence the bandwidth can be dynamically released from this session for the other sessions. Second, voice traffic is elastic because it can be further compressed at the cost of a lower quality. Third, fax traffic is flexible because it can be temporarily delayed. We exploit these three properties to allocate bandwidth to telephone and fax sessions dynamically. When a telephone gateway adopts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t can serve more telephone and fax sessions while providing acceptably good quality-of-service (QoS), and it can give more stable QoS when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v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