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提出一种采用光纤迟延线的数据突发缓存调度新策略.这些光纤迟延线按照一定的结构设置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核心结点中.利用光纤迟延线来缓存低优先级的数据突发.而尽可能实时转发高优先级业务的数据突发-再通过突发控制分组的“二次信令”调整网络中传送低优先级数据突发的波长信道预约.通过仿真光突发交换网络系统.研究了网络业务流量、数据突发长度和光纤迟延线缓存深度对系统数据突发的丢失率和端到端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网络中突发竞争的概率和减小高优先级数据突发的丢失率及端到端时延,从而向高优先级业务提供了端到端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在竞争连接环境中的一种改进的无状态无线自组织网络拥塞控制方案:ESWAN.该方案根据可利用带宽的变化,动态地调节网络源端的发送速率.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较SWAN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包的传送延迟,并提高了网络的发送速率及网络发送速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搭建了光突发交换测试系统,重点分析了在极限情况下的光突发交换系统核心调度模块的处理能力最低要求.测试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在光突发交换系统网络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突发控制分组;测试环境是有突发性的高负载业务流;测试结构是8个多波长边缘节点和1个核心节点组成的复杂光突发交换系统.通过结果分析, 找出了极限情况下控制系统需要的最低服务速率;然后提出了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种光突发交换网络逻辑拓扑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减小光突发交换网络中单向预留协议的盲目性,引入光突发交换网络逻辑拓扑的概念,并基于逻辑拓扑提出了一种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光突发交换网络逻辑拓扑设计问题用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描述,优化的目标是给定物理拓扑和源宿结点对间的业务量强度,使逻辑拓扑能够承载的业务量最大.计算机仿真数据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地削弱单向预留协议的盲目性,从而平衡链路负载,降低突发阻塞概率,当网络负载有限时,可以减少波长转换器的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5.
Ad hoc网络中一种新的自适应退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无线多跳Ad hoc网络中节点由于竞争共享信道引起的拥塞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接收方的自适应退避算法-RBAB(Receiver-based adaptive backoff)。该算法中,发送方节点根据接收方节点反馈的队列拥塞程度控制竞争窗口的变化,改变节点对信道的竞争能力,从而在总体上控制节点的分组发送速率,达到拥塞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网络的饱和吞吐量,在MAC层有效控制了网络的拥塞。  相似文献   

6.
一种适用于宽带卫星网络的TCP增强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在RTT内均匀发送TCP分组流的改进方案TCP-regular.通过仿真可看出TCP-regular避免TCP分组流突发传输给宽带卫星网络整体造成冲击,减少了中间结点进入拥塞状态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宽带卫星网络整体性能和顽健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光突发交换网络采用一步预约协议,在非对称网络中.容易造成链路负载的不均衡,加大突发阻塞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路由算法,根据网络拓扑和结点对间的业务量强度。为每一个源宿对在各个链路上指定权值,结点将根据权值按概率为到达的突发选择输出链路.用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描述链路的权值设置问题.与现有路由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有效地减小突发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8.
当前延迟容忍网络(DTN)数据拥塞控制相关成果整体控制效果和数据发送成功率性能待优化,本文提出将蚁群算法引入至空间延迟容忍网络中多链路数据拥塞控制。基于数据缓存占用整体状态,将空间延迟容忍网络中节点划分成非饱和与饱和节点。如果节点剩余缓存不能容纳单个数据,那么该节点属于饱和节点;相反则为非饱和节点。利用判断结果得到通信范围的各个节点状态,实时感知给定区域范围内数据拥塞情况。基于网络状态感知,引入蚁群算法,利用转发与复制数据分配方式构成空间延迟容忍网络路由方案,当副本的数量大于1时使用复制方案,反之通过转发方案判断转发数据包与否,通过双重控制方案,提高数据拥塞控制性能。考虑到空间延迟容忍网络中存在频繁断裂与间歇性连接的情况,提出相应路由维护策略。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能够很好地控制DTN数据拥塞,数据传送成功率也较高,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解决DiffServ拥塞控制中带宽公平分配问题的方案,基本思想是控制分组在网络的入口和出口节点之间传递网络服务质量的状态信息,入口节点根据服务质量信息调节聚集的发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的区分服务网络相比,该方案能在聚集之间公平地分配带宽。  相似文献   

10.
光突发交换边缘结点汇聚机制对业务流自相似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光突发交换(OBS)边缘结点汇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时间图的分析方法,利用“时间离散”和“尺度聚集”的思想,通过构造不同聚集级别m的聚集序列,分析得出业务流时间聚集序列的方差渐近性,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组装器队长具有有限二阶矩的条件下,汇聚机制的分解、组装和合并过程不会改变业务流的Hurst参数.同时利用Opnet建立了OBS网络边缘结点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边缘结点汇聚输出的突发流与输入分组流具有相同的自相似特性,与所采用的组装算法无关.  相似文献   

11.
跨层负载感知的无线Mesh网络拥塞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无线Mesh网络(WMN)的网关拥塞控制问题,在已有的网络拥塞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跨层感知的逐跳拥塞控制(CCACL)算法.该算法根据监测到的节点拥塞信息,对上游节点的信息发送速率做出自适应的调整,同时对下一跳节点的拥塞极限阈值进行适当调整,使缓存空间以更快的速度清空,进而缓解网络拥塞.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CCACL算法在逐跳的可靠性保证机制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端到端的选择确认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可有效解决WMN中的拥塞控制问题,提高了分组投递率和网络吞吐量,减少了分组的端到端延时.  相似文献   

12.
面向低时延、稳定传输、高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的网络实时传输需求场景,提出一种低时延智能网络数据传输调度算法。该算法由数据块排队控制策略和拥塞控制策略两部分组成。数据排队控制策略提出了综合数据块的创建时间和有效时限(effective time)的性价比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传输时间约束下的信息传输不均衡问题;拥塞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使用耿贝尔分布(Gumbel distribution)采样重参数化与混合经验优先级模型改进后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DDPG)方法,解决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不适用于离散网络动作空间拥塞控制的问题,并通过学习自适应调整发送参数显著提升了网络拥塞控制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实时传输场景下使用本文提出的排队算法能够有效提升QoE,采用改进后的DDPG进行拥塞控制能大幅降低传输时延。同样场景下,将提出的智能网络数据传输调度算法与排队策略及拥塞控制策略相结合,与传统的网络数据传输调度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兼顾低时延和稳定传输,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定向扩散的传感器网络拥塞与速率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定向扩散的拥塞与速率控制机制(CRDD),主要包含拥塞发生时的拥塞控制和拥塞消除之后的速率调节2个部分,其中拥塞控制由拥塞节点逐跳反馈拥塞通知消息实现,速率调节由接入网关(sink)定期更新速率调节消息实现. CRDD机制既能迅速缓解拥塞,又能在拥塞消除之后调节节点速率以减少网络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无线网络的TCP友好拥塞控制算法都是利用单向时延ROTT的值判断网络状态的,但这种方法ROTT抖动对算法的影响很大,并且无法区分无线误码丢包和拥塞丢包,使得网络吞吐量大大降低,造成发送速率极不稳定.为保证无线网络中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的流媒体传输的改进TFRC机制,采用方差机制确定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存在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拥塞控制算法。利用IEEE802.15.4协议MAC层帧服务时延对拥塞指示的有效性,在IEEE802.15.4协议的CSMA/CA算法中增加以帧服务时延为阀值的计时器,并根据计时器的值调整传感器节点的发射速率,可达到对MAC层拥塞进行控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网络中有40个节点时,新算法对网络拥塞大约有60%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现行网络拥塞控制机制已滞后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制约网络性能提升的瓶颈.从传统拥塞控制机制在复杂多变的异构网络环境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人手,概括总结了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发展现状,并强调了异构通信网络中拥塞控制问题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网络测量、多路径路由和跨层设计等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设计适应异构网络环境的拥塞控制机制的新思路,并探讨了今后有待研究的技术问题、预期的目标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的TCP拥塞控制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TCP拥塞控制算法在遇到丢包时发送速率会有剧烈抖动,不适合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流。本文在TCP拥塞控制算法加增乘减(AIMD)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慢增慢减(SIS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同传统TCP拥塞控制算法相比,有较好的发送速率平滑性,减小了数据延时抖动,加入了多媒体流的拥塞调整机制。本算法可作为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改善了TCP流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播传输协议中拥塞控制问题,在TC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网络流量公平性为特征的修改方案,利用基于反馈抑制的随机定时器的一个调度单速率多播拥塞控制,以完善多播协议拥塞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