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1 改造内容 将原炉膛直径φ2260改为φ2400,水夹套加高500mm。受热面积扩大了约3m~2;炉膛内有效使用面积增大了0.44m~2。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新五千吨合成氨厂,产品是碳酸氢氨,造气车间用五台φ1600mm 煤气发生炉制造半水煤气〈实际只开三台炉〉,夹套的高度为1.6M。改造前的情况是水经3BA—33泵加压后输送到一条φ89×4管直接分配到五台炉的夹套下部进口。经过吸热后,从距夹套上封头250mm(如出水管口距上封头则150mm)引出夹套,送热水贮槽以供锅炉用水。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3.
我厂原为5000吨/年型小化肥厂,经扩建改造后,生产能力已增加到20000吨/年以上。造气工段的煤气炉水夹套内径为φ2260,为了扩潜、革新、改造,提高生产能力,1978年制气采用了“三高一短”操作法,增加了制气量,但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炉膛内气化层上移,水夹套以上的耐火砖容易损坏,有时不得不停炉抢修。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厂原为5,000tNH_3/年型小化肥厂,经扩建改造后,现生产能力已增加到20,000tNH_3/年以上。造气工段的煤气炉水夹套内径为φ2260。为了挖潜、革新、改造,提高生产能力,1978年造气采用了“三高一短”操作法后,虽增加了制气量,但却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炉膛内气化层上移,水夹套以上的耐火砖容易损坏,有时要停炉抢修而影响制气。现将1980年各炉因挂  相似文献   

5.
刘连瑞 《小氮肥》2010,38(5):10-11
<正>1存在的问题(1)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现有3台Φ3 000 mm煤气发生炉,由于夹套常压操作,蒸汽放空,导致能源浪费和夹套温度较低,尤其夹套下部温度只有50℃左右,造成"冷壁效应",水煤气气化反应不能完全进行,靠近夹套附近的焦炭不能与水蒸气充分反应,导致焦炭消耗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厂化肥生产能力,克服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淮南化肥厂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套加压变换系统。新加变炉直径为3.4m、高18m,二段三层自卸式、触媒容量45m~3。投产后,生产负荷初步定为21000m~3/小时半水煤气。吨氨可节约  相似文献   

7.
湖南芷江县水泥厂三台φ1.83×6.4m水泥磨为开流磨,长期以来,因入磨粒度较大,入磨熟料温度较高,一直存在台产低、能耗高、细度粗的问题,影响了产、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于1995年8月下旬对该厂1~#自然通风磨进行了改造。 1 将单层隔仓板向2仓移230mm,1仓长度由2142.5mm增加到2372.5mm,1仓有效容积由5.15m~3增加到5.70m~3,有效地增加了 1 仓的破碎能力。 2 调整研磨体级配。为了加快物料在1仓的流速与加强1仓的破碎能力,将原平均球径由69.73mm增加到73.45mm。为了增强2仓的研磨能力,使1、2仓的能力平衡,我们将2仓填充率由31%增加到35%。技改前、后研磨体的级配方案见表1。  相似文献   

8.
引  言原东德 PKM炉 (下简称气化炉 )在哈尔滨气化厂共有 5台 ,1 995年 9月份 C炉内壁发生向内凸起现象 ,经过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 ,查阅有关资料 ,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后 ,对凸起部位进行了恢复性的挤压处理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1 气化炉结构及工艺概要气化炉全长 1 0 6 4 0 mm,外径 4 0 0 0 mm,内径36 36 mm,它是一个由内筒体和外筒体组成的夹套设备 ,炉内衬有耐火炉砖。在操作压力为 2 .8MPa( G)的条件下 ,做为气化剂的过热蒸汽和氧气通过硬质褐煤产生粗煤气 ,每台炉的设计能力为 350 0 0m3/h粗煤气。在内筒、外筒之间的夹套内是…  相似文献   

9.
Ф2800造气炉是在02600炉的基础上进行夹套扩径,设备改造设计而成。夹套的扩径使得气化截面积达6.15m^2,相对原02600炉的气化截面积(5.31m^2)增加了16%,设备改造及管道、阀门扩至0700系列,增加了Ф2800造气炉的气化强度,产气量的明显提高,有效地弥补了地方劣质煤、籽煤及型煤气化过程中气量下降的不足,进一步挖掘了大风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Φ2.4m、Φ2.65m煤气炉的前身是Φ1.98m煤气炉。该系列煤气炉在我国土生土长发展了50多年,由Φ1.98m到Φ2.26m,到Φ2.4m、Φ2.61m、Φ2.65m,近几年又发展为锥形炉和Φ2.8m煤气炉。在它的发展过程Φ,较多地变动了煤气炉的夹套锅炉内筒体直径和煤气炉的高度,而炉底盘没有大的变化,即Φ2.4m和Φ2.65m、Φ2.8m煤气炉使用的炉底盘是一样的,炉底Φ3240mm,灰盘Φ2820mm,煤气炉总高从4400mm到5600mm,差别很大。如上设计制造参数带来了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小氮肥》2019,(8)
总结了气化水煤浆提浓技术在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提浓效果。与单独使用棒磨机制浆相比,采用气化水煤浆提浓技术后,煤浆质量分数由59%提高到63%,气化有效气量增加,每小时少向气化炉加入6.4 t水,有效气体积流量增加2.31×10 ~7 m~3/a,每年甲醇产量增加1.03万t,由提浓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氧气节省的费用)为2 577.5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煤炭地下气化工业试验基地废水的催化活性,探究利用该废水进行地下催化气化工业性试验的可行性,对乌兰察布褐煤进行了不同压力下的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废水对乌兰察布褐煤的气化起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在添加一定量煤炭地下气化废水后,其碳转化率由80.19%提高到89.82%;煤气产率由4.2m3/kg增加到5.2m3/kg,增加了原来的23.8%.随着反应压力的提升,碳转化率及煤气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煤气组分中H2,CO和CO2含量也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CH4含量随着压力的提升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杨志 《山西化工》1996,(4):44-46
1 概论 我厂从1976年建成投产以来,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合成氨年生产能力由原设计三千吨增加到四万吨。1991年以前,我们虽然在生产工艺中对冷却水进行了回收利用,但由于条件限制,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浪费大。在逐年扩大生产的情况下,生产用水大幅度增加,由原建厂的每年一次水用量90×10~4m~3(每小时120m~3)增加到446.4×10~4m~3(每小时600m~3)。对不断增大的用水量,只靠在本厂附近自打的深井水源供水,远远满足不了生产要求。经调查研究和对全厂水平衡测定  相似文献   

14.
我厂玻璃棉熔窑是一座蓄热式双流液洞马蹄火焰燃油池窑,自1965年建成投产以来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几经改造,熔化面积由最初的10.4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28.39平方米,熔化量由原设计的577kg/m~2·日,提高到现在的810kg/m~2·日,并在1974年实现了双线生产。  相似文献   

15.
衡阳地区氮肥厂将1号煤气发生炉的水夹套由342毫米缩小至232毫米,使炉膛由φ1980毫米扩大到φ2200毫米,夹套园筒用18毫米厚的锅炉钢板卷制。上下封头改为平头,直角与园筒相交焊接,炉篦相应扩大。 此项改革,耗用18毫米厚的锅炉钢板2吨,铸铁炉篦一套,共计费用6480元。 改革后,炉膛断面扩大21%,运转一直正常。据初步估计,制气能力可增加10~15%。该厂在1号炉改革的基础上,又将2号炉炉膛由φ1980毫米扩大到φ2260毫米。  相似文献   

16.
茅陆荣 《聚氯乙烯》2007,(7):34-36,44
基于原有70 m3PVC聚合釜的传热性能和搅拌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提出了新型全流通半圆管夹套结构,夹套的传热面积增加14 m2,通过现场传热测试,在聚合釜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单釜的生产能力可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我厂有8台间歇式固定层半水煤气发生炉。气化蒸汽来源于0.7×10~5Pa 总管(简称0.7总管),其蒸汽用量的1/6由夹套供给,5/6由7.85×10~5Pa 调节系统(称0.7调节系统)调压后供给。一、系统故障及爆炸事故5台(?)3000煤气炉和3台  相似文献   

18.
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传热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量衡算法测定了国产LF30—Ⅳ型氯乙烯聚合釜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夹套和内冷管传热系数均随冷却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夹套冷却水和内冷管冷却水流量分别在100~255m3/h和51~129m3/h时,冷模传热系数分别在2788~3252kJ/m2·℃·h和5534~6629kJ/m2·℃·h之间;在相近冷却水流量时,LF30-Ⅳ型聚合釜的传热系数高出LF30-Ⅱ型聚合釜10%以上,由Wison图解法计算了夹套和内冷管的α1和α2。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现有 30m3 聚合釜 4台 ,夹套循环水配套 80 0m3 /h凉水塔水处理系统 ,其中 2台釜于 2 0 0 1年 7月投用 ,使用近 2年。但近期频繁出现超温超压现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排除了清釜因素 ,打开釜夹套备用口检查发现其内壁结垢约 2mm。为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釜传热效率 ,公司决定对釜夹套及循环系统进行清洗。1 清洗液的选择取夹套垢样化验分析 ,垢样为 30 %硅酸盐和约 70 %碳酸盐。聚合釜夹套材质为Q2 35 -A ,内冷管材质为0Cr18Ni9,因此综合考虑后选择HCl-HF -缓蚀剂体系。采用的HCl质量分数为 8%~ 10 % ,HF的质量分数为 2 % ,使…  相似文献   

20.
《煤化工》2015,(4):61-64
在STA449 F3型热天平上,采用等温热重法,对不同比例的KOH催化剂和不同粒度的煤样在反应温度650℃~800℃下的气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OH对煤-CO2气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催化剂质量分数10%,反应进行到20 min时,随着温度由650℃升高至800℃,碳的转化率由11%增至70%;在反应前段和后段,催化剂含量对碳的转化率影响不同;随着煤粒度由50μm~70μm增加到100μm~200μm,煤气化反应指数由0.075降低至0.013。在温度为650℃~800℃、催化剂质量分数5%~20%条件下实验,测得催化剂质量分数在10%、温度在750℃时,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