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人工挖孔桩施工的优势入手,揭露了人工挖孔桩旆工中的质量通病,并对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需注意的难点.并提出预防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与当前低楼层的建筑了,都朝高楼层建筑进军,此时人工挖孔桩技术在高层建筑等大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分析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将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希望这些可以给实际人工挖孔桩技术应用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群桩承台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倩  谢伟平 《工程力学》1997,(A03):571-574
对桩基承台的试验研究,通常可以测试并观察承台纵筋的应力变化,承台底面混凝土的应变发展,裂缝的开展特征,以及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等特征载值,但由于群桩厚承台内部的应力分布属三维复杂应力状态,仅运用试验结果还无法对承台各部位进行精确分析,因而,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对群桩厚承台进行了三维空间静力分析,可以获得有关应力,位移等大量计算值,以对比试验研究,并为建立群桩厚承台合理的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提供  相似文献   

4.
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简单,干作业成孔,施工场地小,燥声小,污染少,经济技术效果十分显著等优点,其特有的大承载力优势得到了许多设计、施工单位的认可。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对人工挖孔桩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以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韩建平  苏琳 《工程力学》2000,3(A03):436-440
根据试验资料和规范要求,对砌体房屋的人工挖孔低承台大直径扩底桩,经过调查分析,推导出桩身直径和扩底直径的计算公式,并提出构造要示,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技术优势和适用范围,探讨了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的关键点,提出了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瑞华园桩基工程原设计为人工挖孔桩施工,但因涌水等问题无法全部进行挖孔,最后将部分人工挖孔桩改成冲孔桩,圆满地解决了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就挖孔桩及承台施工技术进行论述,以期能与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工程结构外框筒柱基础采用φ3800mm超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实例,探讨了超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和对地下水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要求不断提高,高速公路越来越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要求也日益提升。其中,人工挖孔桩这种施工工艺已经被大力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这是由于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施工方便、污染小、花费少等。同时,要不断完善人工挖孔桩技术,就要对施工工艺的特性进行深刻认识,研究施工工艺流程、其注意事项等。因此,笔者结合个人经验与相关理论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爆破开挖挖孔桩的工程实例。根据岩层特性和不同断面,选择合理的爆破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起爆顺序和爆破网路实施桩孔爆破,爆破后使桩孔获得设计开挖轮廓线。在桩孔内人员上下、有害气体危害、起吊机具等方面采用多项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挖孔桩爆破开挖的安全。较好地实现了"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的项目管理目标,可供类似条件下挖孔桩爆破开挖及安全防护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 要:液压锤打桩过程是由多结构组成的冲击过程。对其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动态分析,对实现液压锤打桩效果及桩的设计有着指导作用。针对锤头、锤垫、砧座、桩垫、桩与土组成的锤击系统,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罚函数法处理接触,对工业试验进行模拟。打击软土层与持力层时,测试点应力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打击层应力沿桩长和桩径的分布,得到了桩上的应力分布规律,指导桩的设计。使用持力层打击模型,就垫层弹性模量比对桩顶锤击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垫层材料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宋二祥  宋广 《工程力学》2014,31(3):52-62
超前微桩复合土钉支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基坑支护形式, 但对其设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该文在对此种复合土钉支护的构造及工作性能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整体稳定验算方法和变形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借鉴已有的一些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针对其整体稳定验算, 提出考虑微桩-土相对刚度采用不大于2.5倍特征长度上土体被动抗力来考虑微桩作用的建议, 从而给出一种较为简便的整体稳定验算方法, 就一些实际工程的计算对比表明所建议的方法合理可行。针对其坑壁位移计算, 在仔细分析此种支护体系受力变形机理的基础上, 基于基坑支护计算的增量法及弹性地基梁求解的链杆法, 提出一种思路清晰的简化计算方法, 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问题求解方法, 并通过与有限元计算及工程实测的对比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柏炯 《振动与冲击》2015,34(1):124-129
大型工业厂房的桩基础不仅要承受厂房以及吊车梁等自身的恒荷载,而且同时也要承受吊车装卸运转所带来的循环活荷载。该类荷载的特点之一是每次发生的荷载值占其总荷载比例较高,另一个特点是其循环频率也较高。通过人工记录的方式对上海某造船基地切割和小型部件安装车间的重级工作制吊车运行情况进行了记录,随后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起了适合该类工业厂房或类似工作形态吊车运行规律统计方法,并获得了适用于此类吊车循环荷载的三角波加载波形,并以规范制定的吊车工作制级别为依托建立了吊车运行规律的简化分析方法,验证了该实测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汪敏  石少卿  阳友奎 《工程力学》2014,31(5):151-157
由于试验测试手段的限制, 通过试验无法测试得到柔性棚洞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各种动力响应及能量吸收特性, 为此开展了柔性棚洞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研究。基于试验结论、理论分析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建立了柔性棚洞的数值模型。为验证数值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从落石冲击作用时间、环形网下降的位移、横向拉索和环向支撑绳上最大荷载、柔性棚洞的变形特征以及钢拱架应变时程曲线5个方面, 对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柔性棚洞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各种动力响应特性, 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通大桥是我国在长江河口地区建设的世界首座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主塔基础位于深水潮汐急流河段,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是规模最大的群桩基础。对于深水急流条件下的群桩基础,为承台提供施工条件的钢吊箱的高精度施工是一个关键难题。从沉放方案选择、结构方案设计、制作和安装、整体沉放工艺、同步性控制及定位等方面阐述了苏通大桥主塔基础5 800 t钢吊箱的整体沉放技术与工艺。其中,将钻孔桩施工平台与钢吊箱底板结合的结构方案和钢吊箱整体沉放工艺、同步性控制和定位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肢腿履带足机构肢腿系统的结构强度,以单肢腿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其抬起工况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其上、下肢腿关节驱动力矩的表达式并予以验证。同时,通过对肢腿履带足机构单腿抬起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揭示了其支撑腿、抬起腿各铰接点所受力的时域变化规律,并对受力最大的抬起腿的强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肢腿履带足机构单腿抬起工况下,其抬起腿上肢腿的最大应力为165.9 MPa,安全系数为3.04,下肢腿的最大应力为122.9 MPa,安全系数为2.81,均满足单腿抬起过程中的强度要求;抬起腿各铰接点处最大应力的模拟值与测试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8%以内。研究结果验证了肢腿履带足机构抬腿工况动力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可为其他肢腿型机构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QR法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稳定性,采用梁两端附带零长度转动弹簧的通用半刚性连接梁单元,通过转动弹簧和Kishi-Chen三参数模型来模拟梁柱半刚性连接的非线性力学性能,考虑二阶效应的影响,采用塑性铰模型及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法,建立了平面钢框架二阶弹塑性稳定分析的QR法计算格式和步骤,并设计了相应的C++源程序,最后通过典型算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稳定性能,表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项目概况及桥梁钢管复合桩工程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室内外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开展了大直径钢管复合桩受力性能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钢管与混凝土桩体的共同作用机理与协同工作性能,提出了钢管复合桩抗压刚度、抗弯刚度、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并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对于完善钢管复合桩设计计算理论、优化施工工艺、相关规范修订、拓宽应用范围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文军 《爆破》2003,20(4):11-13
选择DDA方法作为仿真计算方法,叙述了钢结构爆破拆除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数据输入系统预处理程序、静力分析或动力分析程序、图形后处理程序等的功能和流程。还以一钢结构爆破拆除简例说明了该仿真软件的使用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