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源头控制和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阐述,揭示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提高水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着重介绍了西丽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通过构建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从而实现对水库原水水温、PH值、溶解氧、浑浊度、氨氮等参数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3.
水质监测是控制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前提之一,自动监测技术能连续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对水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增多以及水量减少,衡水市水质不断恶化,从仪器的可靠度出发,验证了自动监测技术的可行性,总结了自动监测技术对我国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案例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利》2010,(6):69-70
<正>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完全实现水样的自动采集和预处理、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5.
娄彦兵  黄亮  冯宗  温慧娜 《人民黄河》2012,34(11):48-49,51
为了认清水质自动监测在水资源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不足,对今后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多年来黄河水质自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质自动监测在水污染预警预报、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发挥着人工监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常规实验室数据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王从明 《治淮》2013,(12):70-72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可实时监测地表水的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为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水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同类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地表水VOCs气相色谱自动监测技术主要应用于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自动实现水样采集、预处理、检测,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和传输等。借助CMS5000监测系统,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对水中18种VOCs进行了自动监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线性好、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符合自动监测技术要求。随机对地表水进行自动监测,均未检出18种VOCs。此外,还针对地表水VOCs检测中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该自动监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质自动监测站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景区水环境监测现状与工程量、监测技术、水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详细对比研究,指出在该地区乃至全国的水质监测过程中,应该在物理化学监测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及遥感技术基础上,引进掌握自动监测专门技能的人才,大力发展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使其在跨界河流水污染纷争、水质评价、污染监督管理和治理控制等方面发挥人工监测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水质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测量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检测系统。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自动在线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水质实验室监测也逐渐被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所替代。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的运用,使整个监测流程自动完成,实现了“有人值班,无人值守”,大大提高了水质监测的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自动化、预警预报和互访共享功能,其工作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四部分组成.重最对自动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水样采集、监测指标选择、信息传输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自动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和站点建设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于2002年成功建设了黄河花园口、潼关两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填补了国内多泥沙河流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空白。水质自动监测站为水量调度实时水质监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三条黄河”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源服务,为全面提升黄河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它以社会效益为主,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太湖地区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质自动监测和GSM通信是当前水文自动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发展内容之一,采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和GSM短信息通信方式研制的水质、水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可实时监测苏南大运河、太湖及相关水域的水质。  相似文献   

13.
贡湖水质自动站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湖水质自动站是太湖局建设的第一座水质监测站。介绍了自动站的构成和工作流程,并对自动站采用的水质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自动站自运行以来,能提供实时水质信息,及时反映水质变化过程,为相关行业建设水质自动站及类似技术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水质参数指标项相对较多,存在信息重叠等问题,导致水质参数监测精度降低,为此,提出基于超球支持向量机的地下水水质参数自动监测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信息重叠的影响,引入改进粒子群法,通过自适应调节惯性权重的方式,对动态变化学习因子进行融合,优化超球支持向量机模型运行参数,利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对水质等级进行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该体系作为建立模型训练样本集合的基础,可降低人为因素与监测数据对模型运行的干扰,完成自动监测与报警.依托地下水段,将其作为测试目标进行水质参数自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测试点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同,表明基于超球支持向量机的地下水水质参数自动监测技术监测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掌握江河湖泊的污染程度,有效地控制河流污染排放总量,江苏省将在全省江河湖泊的市界交界处建设市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据江苏省环保局透露,由20个被称为“水上环保电子警察”的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建成“服役”。 有关负责人介绍,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是一种高科技的无人监守的自动监测系统。这个系统从水样采集、水质分析、数据记录与传输全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从而使过去的水质监测人工操作的一月一次,改为连续取样,每小时一次。同时,它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包括省环保局,甚至国家环保总…  相似文献   

16.
按照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水源地应具备水量、水质、水位、流速等水文水资源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能力。为构建河南省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选取郑州邙山及尖岗水库水源地为建设示范试点,依托现有的水质信息数据,结合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设计开发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全国水质监测规划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怡庭 《中国水利》2003,(14):11-13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水质监测提供的水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加上新《水法》的颁布实施,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需要水质监测超前发展,而水质监测规划是推进水质监测事业持续发展的依据。通过对水质监测站网、能力建设、技术体系等方面的规划,预计2010年将实现站点优化布局,实现水质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8.
自动监测站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发挥的作用:提供与水量同步的水质监测数据,实现水质水量的综合评价,使水质评价结果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黄河水体状况,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到很好的预警预报作用。指出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行在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水质不超标”,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黄河流域水质监测工作,根据目前流域水质信息化现状,从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水质信息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方案。信息采集能力可通过调整和完善监测站网,加强自动监测、移动监测站网建设来提高;水质数据传输可通过组建流域水质专用网络来实现;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加强水质监测信息管理、基层实验室信息管理、黄河水质遥感监测、自动站及移动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质监测在我国水利系统的现状和问题着眼,结合国家在水环境方面的远景规划和目标,提出了实验室监测、应急移动监测和自动站监测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及与此相关的先进监测技术,从系统层面到基础应用层面阐述了全方位解决我国水利领域目前所面临的水质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