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获得高强度Q460钢柱的抗火性能,采用火灾试验炉对4个约束Q460钢柱进行抗火性能试验,试验采用恒载升温模式和ISO-834标准升温曲线,考虑了两个约束刚度和两个荷载比,测量了钢柱受火过程中的温度、轴向位移和跨中挠度,并得到了约束Q460钢柱的屈曲温度和破坏温度,采用约束钢柱的轴力放大系数方法计算了试件的破坏温度并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轴向约束刚度和荷载比对Q460钢柱的抗火性能影响较大,相同荷载比下轴向约束刚度大的钢柱破坏温度低,相同约束刚度下荷载比大的钢柱破坏温度低;轴力放大系数方法可以确定约束高强度Q460钢柱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
系列文章的第1篇已经对高强度Q460钢梁高温下的抗火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高强度Q460钢梁的温度分布和极限承载力、临界温度和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该文采用有限元分析对高强度Q460钢梁的温度分布和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高强度Q460钢梁和普通Q235钢梁的抗火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到两者在抗火性能方面的区别。提出了高强度Q460钢梁抗火设计的简化方法,并通过一个算例演示了简化设计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高强度Q460钢梁高温下的抗火性能,采用有限差分法推导了高温下高强度Q460钢梁的截面温度计算方法并计算了温度分布,提出了钢梁各个组件温度的修正公式。基于常温下钢梁的整体稳定临界弯矩,根据Q460钢材的高温力学性能参数,分析得到了高强度Q460钢梁高温下临界弯矩和整体稳定验算参数;并利用等效刚度法考虑了温度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研究了高强度Q460钢梁在不均匀温度下的极限承载力、临界温度和稳定系数。  相似文献   

4.
钢材在高温和荷载作用下产生明显蠕变变形,影响火灾中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性能。现有的蠕变模型较多,但没有一个广泛适用的蠕变模型。不同的蠕变模型对钢结构抗火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为了量化蠕变模型对约束钢梁抗火性能分析的影响,对5种常用的蠕变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编写的约束钢梁计算程序,分别计算5种蠕变模型下约束钢梁的抗火性能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Norton蠕变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最好。最后对影响约束钢梁抗火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Harmathy蠕变模型对约束梁抗火性能分析结果影响最大;不同蠕变模型对不同荷载比、约束刚度下的约束钢梁抗火性能影响程度均不同。  相似文献   

5.
Q460高强钢焊接梁的残余应力与普通钢焊接梁差别较大,其稳定承载力将与普通钢梁有较大差别,普通钢梁的稳定系数也就难于直接应用于高强钢受弯构件.论文选用了六种截面形式、三种荷载类型以及40~240之间的长细比,应用ANSYS有限元对Q460高强钢焊接工形截面梁的整体稳定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Q460高强钢焊接梁的稳定承载力较普通钢焊接梁有较大提高,为此论文提出了针对Q460高强钢焊接梁稳定设计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供工程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火灾中,结构中的柱子可能受到轴力和不同分布模式弯矩的共同作用。弯矩分布模式的不同将导致柱的抗火性能产生一定差异。考虑结构中柱的实际受力状态,建立了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四面受火约束PEC柱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轴向约束刚度比、荷载比和偏心率等参数情况下弯矩分布模式对约束PEC柱抗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比和偏心率较小时,不同的弯矩分布模式对PEC柱的变形特征和轴力变化系数影响不大;随着荷载比和偏心率的增大,对弯矩分布模式的影响变大。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均匀弯矩分布模式下柱的耐火极限最短;三角形弯矩分布模式和异号弯矩分布模式下PEC柱耐火极限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H型钢梁(端板连接)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钢结构抗火性能,对4根端板连接H型钢梁进行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全部火灾试验在自行研制的火灾试验炉上进行,采用足尺试验形式,考虑跨度、荷载大小两个主要因素.钢梁跨度分别为4 200,3 600 mm,荷载比率分别为0.48,0.78.得出钢梁的温度场分布、变形情况及端板连接、轴向约束对钢梁的影响.结果表明:H型钢梁在火灾作用下发生局部屈曲和弯扭屈曲现象;端板连接、轴向约束对H型钢梁的火灾行为影响明显;钢梁进入大变形阶段后,轴向约束压力变为轴向约束拉力,轴向拉力有阻止钢梁自身进一步变形的作用,即发生了悬链线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Q460高强度钢材焊接T形截面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采用分割法对8 mm和12 mm厚的8个不同截面尺寸的试件进行了测量。基于实验结果,分析研究了板件宽厚比、板件厚度以及翼缘和腹板的相关性对Q460高强度钢材焊接T形截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翼缘和腹板的残余压应力随板件宽厚比和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残余拉应力与板件宽厚比和厚度无直接关系;翼缘和腹板的残余应力自相平衡,二者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该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研究Q460高强度钢材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约束拉杆预拉力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带预应力约束拉杆短柱轴压试验和另外2个对比试验,对比试验试件中1个不带约束拉杆,1个带普通约束拉杆。预应力约束拉杆和普通约束拉杆均由M20高强度螺栓组成,作为普通约束拉杆的高强度螺栓,在构件受轴向压力前与钢管壁焊接成一体;作为预应力约束拉杆的高强度螺栓,在构件受轴向压力前通过扭紧螺帽产生预拉力,然后与钢管壁焊接成一体,由拉杆预拉力对钢管壁和核心混凝土进行预压。试验结果表明,设置约束拉杆后,构件的承载力提高,轴向变形能力增强;与普通约束拉杆相比,预应力约束拉杆能减小构件最大荷载时的变形,但对构件承载能力和后期变形能力影响不大;减小预应力约束拉杆的横向间距,可有效减小构件最大荷载时的轴向变形,提高构件前期刚度,但对构件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在截面宽度和拉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截面长宽比的增加,构件后期变形能力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标准升温下耐火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时间曲线和一定荷载比下组合梁的耐火极限,基于舞钢耐火钢Q345-FR钢板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耐火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进行高温稳态分析和瞬态分析.考察混凝土板尺寸、钢梁截面尺寸、涂料厚度、荷载比等参数对高温下组合梁承载力和耐火极限的影响.提出耐火钢组合梁高温下承载力和耐火极限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非常吻合.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规程CECS200:2006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规程方法偏于保守,受火时间越长,保守程度越大;建议将腹板和下翼缘的温度分开计算,修正后的规范方法计算耐火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火性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少量碳与适量合金元素Mn、Si和Cr配合,试图制备低碳马氏体非调质钢,研究结果表明:锻造后经1000℃正火处理能够在钢中获得低碳板条马氏体组织以及位于马氏体板条之间的少量稳定残余奥氏体薄膜.具有这一理想组织的钢不需进行回火处理也能使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s=1620MPa,b=1704MPa)和良好的塑性(5=12.1%).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梁式转换层中大直径钢筋的制作、连接及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对转换层钢筋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以期为后来类似的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摘要:本文在道路融雪除冰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融雪除冰技术的热融化法在钢箱梁桥上的应用。并根据现代钢箱梁桥及其铺装较薄的特点,对热力管道的铺设提出新的方法,改变传统道路融雪设计上埋管于道路和桥梁铺装层中的方式,换成钢箱顶板下部的铺设位置,并对两种铺设方式的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又基于低温钢材脆性理论和钢箱梁桥疲劳特性分析,钢板处铺设方式保证了钢箱薄弱处冬季工作温度,防止该处发生脆性破坏,既保证了融雪除冰的要求,又保证了钢箱梁桥的安全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薄型异种钢焊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焊接接头的各种试验和金相观察,来验证15CrMo与1Cr18Ni9Ti的可焊性,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引洋入连输水工程的主要供水对象为大连市,工程一期(2015年)设计输水量2.5×108 m3/a.管材选用1条DN2800与1条DN2400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输水线路总长195.07 km.工程总投资41.4亿元.  相似文献   

16.
对φ2mm70钢冲头在等径厚度(2mm)薄板上冲孔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冲头的金相组织、机械性能和冲头长度是影响冲头使用寿命、冲孔数量的关键因素;冲头在780℃加热保温4min得到化学成分不均匀的奥氏体,淬火后可以获得大量的、细小的混合马氏体和细小的未溶碳化。结果表明: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足够韧性和合理甚至最佳长度的冲头可以代替高速钢麻花钻头高质、高效成孔,其冲孔数量可达8000个/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旨在通过两种表面处理方法的形成机理、工艺流程以及运用效果的对比,得出两种方法在生产上的应用范围和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钢桥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中国不同时期建造的铁路钢桥及相应的设计、建造背景,阐述了中国铁路桥梁发展的辛酸历程,提出了铁路钢桥仍需解决钢材高强、车桥耦合共振、大跨度带来的一系列振动等关键技术问题。最后,指出建造铁路钢桥的核心问题是钢材料品质、建造技术及相应的机械设备。实践证明,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要成为世界桥梁设计、建设的领头羊仍需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昆山市体育中心钢屋架所采用的管与管相贯焊接节点的曲线钢管桁架结构、施工加工制作技术和焊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强化机理,提出了钢的合金化原则,并介绍33Si2Mn2MoVA钢的性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