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是实现无缝切换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垂直切换判决因素和切换判决所面临的难题,对现有的主要判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通信网络呈现出多样化、冗余化、异构化的特点,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存在端到端的传输质量问题。在研究QoS管理和策略管理框架的基础上,介绍了常见的QoS管理框架和基于策略的QoS管理的概念及基本思想;分析了异构网络环境下端到端QoS保证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策略的异构网络互联多层QoS管理体系,通过在无线网络中设置无线域策略决策点和无线域策略执行点来支持新的独立的策略域,并着重对策略域层次间的协商交互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按需服务的需求,需建立处理用户QoS 偏好信息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本文研究了QoS 偏好信息的描述方式,提出了基于AHP 判断矩阵的QoS 偏好信息表示方法.该方法使用数字标度方法把QoS 偏好转换为AHP 矩阵,用特征向量法计算出矩阵的权重向量,从而为QoS 偏好提供了量化表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QoS偏好的相对最优服务的求解策略.具体数例表明,本文中QoS 偏好信息的处理方法与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决策算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异构网络无缝切换的研究中,切换判决是实现异构网络无缝切换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不同接入网之间,为保证业务连续性,需要考虑终端及网络的多方因素,进行综合判决,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进行接入。以往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普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如考虑的判决因素不全面,决策权值太过主观,对不确定性因素难以描述,算法复杂度和性能无法很好的权衡等。为进一步提高算法性能,针对WLAN/UMTS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更客观科学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并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和传统的决策算法的对比分析,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及时准确地切换至最优网络,各网络负载均衡,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切换。  相似文献   

5.
针对异构分层无线网络提出了一种保证业务QoS的切换策略。该策略在层间呼叫双向溢出基础上,为实时业务切换设置了保护信道,为非实时业务切换设置了缓冲队列。为了进一步降低实时业务切换的掉线率,还使用了信道侵占技术,原理是实时业务切换呼叫可以侵占数据业务正在使用的信道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切换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各类切换业务的掉线率,同时整个异构分层系统的信道利用率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促进多网融合是下一代网络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何把握切换时机,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准确切换是保证用户获取最佳的通信质量的核心.提出了基于无线局域网即有资源以及用户所出位置决定切换策略的机制,对用户的移动进行预测,能够掌握较为准确的切换时机,在两个不同模式的网络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机制下,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的数据,计算获得根据新呼叫失败概率以及呼叫切换失败概率数据,从而为切换提供理论数据.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新切换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特定用户的带宽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垂直切换方案,将优先排队策略引入到垂直切换中。此方案的目的在于在优先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的条件下,研究整个系统的性能变化及对其他一般用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在优先保证特定用户需求的同时对其他用户阻塞率的影响较小,系统信道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的QoS映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单策略的动态映射方法和实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业务在异构网络环境下传输时得到有效的服务质量保证,并可在一定情况下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当TCP协议应用于异构网络时业务的QoS无法得到保障,具体而言,一方面TCP协议与无线网络适配性较差,导致网络丢包率升高、吞吐量下降;另一方面,TCP协议对于业务不区分优先级,不能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需求。因此,文章提出了异构网络中基于捕食模型的保障业务QoS的TCP协议(QoS - Internet Predator based on Prey Model,Q-IPPM)。Q-IPPM算法不仅会根据异构网络的带宽改进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架构,还根据不同业务的负载状况和优先级控制不同业务流量占比。实验结果表明,Q-IPPM算法不仅可以提显著提高异构网络的吞吐量,降低网络丢包率,还能够根据业务优先级和负载状况将带宽“按需分配”给不同业务,从而保障了异构网络中业务的QoS。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种异构无线网络的相继出现,多种无线网络融合基础的垂直切换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因此,下一代无线网络(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NGWN)必须支持垂直切换技术以保证用户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个网络或从一种传输媒体切换到另一种传输媒体时仍然保持已有通信的连续性。本文对目前垂直切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及存在难点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引入一种使用多种判决因子的垂直切换判决策略,并对其核心思想及切换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Vertical handoff is one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ompared with horizontal handoff, vertical handoff involves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ies varying widely in terms of bandwidth, delay, coverage area, power consumption, etc.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ignal strength model of mobile node and present a new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algorithm. This algorithm can adapt to the change of mobile node's velocity and improve the handoff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We analyze the algorithm's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handoff triggering. In addition, we propose thre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s and verify the algorithm'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UMTS与WLAN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其包含切换时间判断与多终端协同算法。首先利用模糊逻辑判断网络切换时机,然后综合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合理定义权值并结合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实现不同接入策略的性能评价,为用户提供最佳QoE(Quality of Experience)的多终端协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基于迟滞算法相比,切换次数平均降低7.9次,切换失败率平均降低2.25%;网络选择结果与应用需求和用户需求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多终端协同用户在异构网络环境下高效实时的垂直切换。  相似文献   

14.
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算法的评测与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敏  李忠诚  过晓冰  张德魁 《软件学报》2007,18(7):1652-1659
垂直切换作为多网融合的基础,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工作主要集中于垂直切换算法的研究.但由于各种算法用于自身验证的仿真评测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公平地予以对比.从节点运动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组适合垂直切换算法的仿真评价模型.基于所提出的仿真评价模型,对常用的迟滞电平算法和驻留定时器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self-adaptive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简称SAVA).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垂直切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WLAN和UMTS构建的异构网络模型,提出一种适合该模型的垂直切换安全认证算法,用临时管道密钥(TTK)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接收端再用TTK进行数据解密。用平均切换次数、传输时延和丢包率三个指标评价所提出算法的性能。与已有垂直切换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减少切换次数,消除乒乓效应,减少传输时延和丢包率,可为实时业务所需的无缝切换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逻辑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和关系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引入,使得人们可能简洁地、陈述地表达复杂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本文首先介绍有关逻辑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和关系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概念,然后重点介绍它们与普通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根本不同的一些算法:①依赖于基本状态空间RL的转换法;②把Bellman方程推广到抽象状态空间的方法;③利用策略偏置空间寻求近似最优策略方法。最后对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及其对它们发展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7.
    
Edge-clouds provide a promising new approach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network operational costs by moving computation closer to the edge. A key challenge in such systems is to decide where and when services should be migrated in response to user mobility and demand varia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optimize operational costs while providing rigorous performance guarantees. In this paper, we model this as a sequential decision making Markov Decision Problem (MDP). However,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solution methods (such as dynamic programming) that require extensive statistical knowledge and are computationally prohibitive, we develop a novel alternate methodology. First, we establish an interesting decoupling property of the MDP that reduces it to two independent MDPs on disjoint state spaces. Then, using the technique of Lyapunov optimization over renewals, we design an online control algorithm for the decoupled problem that is provably cost-optimal. This algorithm does not require any statistical knowledge of the system parameters and can be implemented efficiently. We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our algorithm using extensive trace-driven simulations. Our overall approach is general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MDPs that possess a similar decoupling property.  相似文献   

18.
异构无线网络是将不同接入技术、不同性能的网络融合到一起构成的单个逻辑网络。异构无线网络中,TCP端到端的拥塞控制机制对网络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是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移动节点发生垂直切换时传输层性能下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CP Vegas的传输层拥塞控制算法B-Evegas。给出了垂直切换发生时的传输控制方法,垂直切换后拥塞窗口的恢复采用带宽估计与分段增加策略,并引入了快速恢复机制,在拥塞窗口过大时根据链路的时延指数性地减小拥塞窗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合理的,可以有效提高垂直切换发生后TCP连接的吞吐量或者减小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室内可见光异构通信网络中,现有切换算法无法感知不同网络服务质量,不能保证用户始终获得最优网络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SINR的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可见光通信)与WiFi垂直切换算法。算法将达到相同最大传输速率作为转换条件,把VLC SINR转换为等效的WiFi SINR,在此基础上实现切换触发和判决。首先,根据目标网络和服务网络SINR差值与设定切换门限的对比结果进行切换触发;然后,考虑到VLC易受遮挡干扰影响的特点,引入驻留定时器进行切换判决,保证判决准确性。仿真实验表明,该切换算法能保证用户接入到提供最大传输速率的网络中,并且对于不同VLC网络布设和室内光环境影响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更加适合室内融合VLC异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