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谷祖敏  李璐  纪明山  程根武  王英姿 《农药》2006,45(5):325-326
测定了3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在田间常规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供试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很小,萌发率超过85%,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影响较大,抑制作用最小的吡虫啉,抑制率达到25%。3种杀菌剂几乎完全抑制了孢子的萌发。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2.60%-38.39%;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小于对球孢白僵菌的影响,抑制率为10.06%.17.61%。供试杀菌剂对球孢向僵菌和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都较大,抑制率都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6)
[目的]以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粉为原药,研制具有一定杀虫性能的可湿性粉剂。[方法]考察载体、助剂与菌株的生物相容性及测定制剂相关性能指标,确定可湿性粉剂配方。[结果]配方为孢子粉20%,润湿剂为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散剂为3%亚甲基二萘磺酸钠(NNO),紫外保护剂为0.5%黄原胶、0.5%甲基纤维素,以硅藻土为载体补足100%。以此配方制备的可湿性粉剂润湿时间为47 s,质量悬浮率为73.11%,孢子悬浮率为82.41%,含水量为2.01%,孢子萌发率86.25%。[结论]该粉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且生测结果显示当用浓度为1.0×10~7cfu/m L粉剂浸染斜纹夜蛾3龄幼虫时,能在较短时间有效致死试虫。  相似文献   

3.
哈茨木霉T4厚垣孢子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明  李卿  韦灵林  王伟 《农药》2013,(1):24-27,40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生物农药制剂——哈茨木霉T4厚垣孢子水分散粒剂。[方法]通过对UV保护剂、稳定剂、黏结剂、崩解剂的筛选及其生物相容性和水分散粒剂的性能研究,建立哈茨木霉T4厚垣孢子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结果]最佳配方为保护剂抗坏血酸0.5%,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4%,润湿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EFW)4%,黏结剂淀粉5%,崩解剂可溶性淀粉4%。[结论]获得的哈茨木霉T4厚垣孢子水分散粒剂孢子含量为4.5×108cfu/g,悬浮率为43.8%,润湿时间为1.0 s,崩解时间为52 s,热贮分解率25.9%,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戊菌唑水乳剂,为葡萄主要病害提供高效、安全和环保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对溶剂种类、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乳化方法的筛选,获得20%戊菌唑水乳剂的优化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考察该水乳剂对葡萄灰霉病菌和葡萄炭疽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采用去离子水滴加入油相的方法,按如下配方:20%戊菌唑,20%溶剂(溶剂油S-100#),7%乳化剂(吐温8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可以制备出常温、低温和热贮稳定性均合格的水乳剂,其入水分散性和乳液稳定性良好,对葡萄灰霉病菌和炭疽病菌抑制效果明显,EC_(50)值分别为1.83、13.65 mg/L。[结论]水乳剂配方组成和加工工艺简单,粒径细微且均匀,生物活性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发方便使用的产品。[方法]:参考乳油溶剂筛选结合展膜油剂的特性进行筛选试验[结果]:10%稻瘟酰胺、7.5%SP-SO3708、7.5%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9.4%NMP、28%油酸甲酯、用溶剂油150补足100%。[结论]:符合展膜油剂的要求,满足施药方便性。  相似文献   

6.
新疆红枣黑斑病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荣  张传燕  刘玉  梁英梅  樊贵利  田呈明 《农药》2012,(10):767-770
[目的]通过室内药剂筛选为田间有效防治新疆红枣黑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率法测定和比较12种杀菌剂对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sp.)的室内毒力。[结果]40%氟硅唑EC、50%喹啉铜WP的EC50值均小于1 mg/L;50%醚菌酯WG、50%腐霉利WG、50%异菌脲WP的EC50值均小于25 mg/L。孢子萌发测定:40%氟硅唑EC、50%异菌脲WP等7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85%以上。[结论]氟硅唑、喹啉铜2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醚菌酯、腐霉利、异菌脲3种杀菌剂次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木霉的生防效果,筛选出与木霉联用的杀菌剂。[方法]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测定木霉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2个病菌的抑制作用,并用EC50比值>1作为筛选标准。[结果]对峙条件下抑制率为69.52%;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的EC50值分别为1.4×108、7.5×1010cfu/L。啶酰菌胺、氟啶胺、嘧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唑对2个病菌的EC50比值>1。[结论]上述5种杀菌剂可作为木霉联用防治灰霉病的理想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22%咯菌腈·氟啶胺悬浮剂。[方法]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对咯菌腈和氟啶胺的配比进行筛选。采用湿法研磨的加工工艺,对配方中的各个组分进行了配方筛选和优化。[结果]较优配方组成为咯菌腈8%,氟啶胺14%,EFW 1.0%,D450 3%,Tersperse 2208 1%,硅酸镁铝0.4%,白炭黑0.2%,乙二醇4.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结论]室内活性试验表明,8%咯菌腈+14%氟啶胺对葡萄灰霉病具有协同相加作用。22%咯菌腈·氟啶胺水悬剂各项指标符合水悬剂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小麦锈病活体筛选方法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满意  于淑晶  张晓  王力钟  赵卫光  李宝聚 《农药》2013,(9):677-679,683
[目的]为规范小麦锈病活体筛选方法,对接种方法、培养条件进行系统的筛选和比较,并利用3种标准药剂进行验证。[结果]小麦叶锈病最佳接菌浓度为1×108~5×108cfu/L,最佳接菌方法为喷雾法;20℃黑暗保湿培养24 h为最佳侵入条件;20℃、24 h光照培养为最佳潜育条件;3种药剂的浓度对数与防效之间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规范后的小麦锈病室内活体筛选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5,(7)
[目的]明确唑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瓜类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联合毒力试验、室内盆栽活性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确定适宜的制剂配方。[结果]筛选得到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增效型混剂。[结论]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2颐1混配为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防治异翅负蝗的低毒、高效药剂。[方法]选择6种杀虫剂,采用浸叶法对异翅负蝗不同虫龄和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结合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药剂。[结果]对低龄若虫室内毒力结果测定表明:5%啶虫脒EC杀虫活性最高,24、72 h的LC50值分别为0.51、0.26 g/L;老龄若虫与成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毒死蜱EC的杀虫活性最高,24 h的LC50值分别为1.45、1.50 g/L,72 h时LC50值分别为1.09、1.06 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EC、1.8%阿维菌素EC和5%啶虫脒EC 3种药剂对异翅负蝗防治效果在90%以上,均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4.5%高效氯氰菊酯EW对老龄若虫及成虫防效不理想。[结论]防治异翅负蝗最佳药剂为40%毒死蜱EC、1.8%阿维菌素EC、5%啶虫脒EC,药剂间应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2.
袁盛勇  孔琼  沈登荣  陈斌  田学军  李珣 《农药》2013,(9):686-688
[目的]筛选出防治番石榴实蝇Beauveria bassiana(Bezzi)的有效生防菌。[方法]分别采用喷雾法和浸渍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Bb080920分生孢子液对番石榴实蝇成虫、幼虫和蛹的室内毒力。[结果]成虫的最大校正死亡率达(91.83±2.42)%,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2.6281±0.2362)×108个/L,致死中时间(LT50值)为(4.61±0.37)d;幼虫最大累计校正死亡率达(95.23±3.13)%,LC50值为(2.5416±0.8395)×108个/L,LT50值为(4.36±0.42)d;蛹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大达(82.59±2.78)%,LC50值为(2.7692±0.1538)×108个/L,LT50值为(5.05±0.68)d。[结论]球孢白僵菌Bb080920菌株毒力测定表明具有很高的毒性,未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5,(12)
[目的]明确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在防治水稻纹枯病上的可混性。[方法]采用室内联合毒力、盆栽试验法。[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5个配比的供试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5∶1的配比抑菌效果最好;盆栽试验表明:相同质量浓度下,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悬浮剂5#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高于其他配方。[结论]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4.
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花生褐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混合对花生褐斑病毒力增效作用。[方法]室内联合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筛选得到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增效型混剂。[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1:1混配对抑制菌丝生长增效最为明显,共毒系数为138.86。田间药效试验中,20%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4.50%,显著优于2个单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6,(4)
[目的]鉴定引起太子参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室内筛选用于该病害防治的药剂。[方法]采用病原菌培养性状和显微结构观察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10种杀菌剂的药敏性。[结果]分离获得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黑白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10种杀菌剂中,对尖孢镰刀菌、黑白轮枝孢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药剂均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EC50值分别为0.09、0.02 mg/L,其次为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EC50值分别为0.72、1.35 mg/L。[结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可作为田间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的主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多粘类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A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方法]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采用菌落生长抑制率测定法和常规喷雾法。[结果]多粘类芽孢杆菌与井冈霉素A以7∶3复配后增效最明显,田间药效试验中验证了该配比的防治效果。[结论]该混剂用药量与12.5%井冈·蜡芽菌AS相同时,防治效果优于12.5%井冈·蜡芽菌AS,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0 g a.i./hm2)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16,(6)
[目的]通过对西瓜蔓枯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西瓜蔓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4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戊唑醇、异菌脲、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均小于1 mg/L,抑菌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中,50%啶酰菌胺WG的防效最好,达93.86%,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防效为62.48%。[结论]啶酰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对西瓜蔓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西瓜蔓枯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5,(9)
[目的]对20%莎稗磷可乳化粉剂的助剂体系进行筛选。[方法]采用超细粉碎,对20%莎稗磷可乳化粉剂进行小试配方筛选。[结果]得到理化性能优良的小试配方:莎稗磷20%,NP-10 5%,T-20 5%,NP-10-P 1%,无水乙醇10%,溶剂油S-150 10%,木质素磺酸钙5%,扩散剂NNO 3%,十二烷基硫酸钠2%,白炭黑3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结论]用该配方制得的样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生防菌株NJ13对人参灰霉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菌株NJ13对人参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茎叶喷雾法进行了人参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NJ13菌株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率最高达到91.95%,EC50值为0.0054cfu/mL。显微观察发现NJ13菌株能够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导致菌丝溶解和生长畸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含有1.0×10~8~2.0×10~8cfu/mL的NJ13菌株发酵液防治效果达69%以上,最高达73.86%。[结论]生防菌株NJ13具有防治人参灰霉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防治甘草锈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灏  张治科  南宁丽 《农药》2014,(5):377-378
[目的]解决防治甘草锈病药剂品种单一的问题。[方法]通过4种药剂对甘草锈菌室内毒力测定和甘草锈病田间防治试验,进行防治甘草锈病有效药剂筛选。[结果]甘草锈菌对50%醚菌酯WG最为敏感,有效成分LD50值为0.743 9 mg/kg,50%醚菌酯WG在田间防效评价中也表现最好,药后20 d防效达63.78%。[结论]50%醚菌酯WG是防治甘草锈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