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少的教育实践者也在努力尝试着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笔者也努力顺应课改潮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本文拟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主体探究"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以顺应改革浪潮.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实践"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属于认识论哲学范畴,源于古希腊语"π ρ α ξ ι ζ"(praxis),其基本含义为"行动"、"行为"等.西方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是以亚里十多德为代表,他把实践构成了一个意义范畴系列.何谓"高职实践教学"?顾名思义是指在整个高职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认真指导下,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活动.实践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理论教学应为实践教学服务.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高职课程教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最佳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与"地基处理"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学法以真实的工程事实和经验为教学工具,建立理论和实务之间的桥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案例的探讨,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初步具备专业职业技能。本文结合近几年在"地基处理"课程中进行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尝试,提出了在工科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工程背景的理解,增强工程实践训练,从而使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工程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科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为指导思想,发挥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激发学生深入实践能力,形成"教学基地、指导教师、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多元化建设主体框架,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较之于传统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观念建构"模式以其理念的创新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令人耳目-新.在此指出了传统翻译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介绍了"观念建构"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操作方法和创新之处,展示了应用这一模式的教学效果,并基于该模式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若干粗浅经验.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以重讲、画、背采分点为主要教学形式,造成了学生学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没有将课内容扩展到课外,较封闭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将教师的教法拘禁于桎梏之中.三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以说教为主,没有将学生亲身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展能力为主线的素质教育"三为主"精神的指引下,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实践了"情境导入,质疑析文,对照反思,活动训练"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是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有机融合与进一步的发展,既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又符合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在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与课堂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其运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增强"双主"意识、提升主体主导地位及创建"双主"互动平台等实践操作,提出了分级教学、分类侧重、灵活性教学等建议,旨在推进"双主"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改变传统的重接受轻探索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科学精髓,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讨论课,实施设计性实验和解剖学标本制作比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措施,将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教学"越来越被关注,教学实践也证明了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将社会生活与历史常识作为基本的研究领域,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新的课程改革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的,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将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社会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目的决定了高职<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鉴于此,笔者以商丘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外贸函电>课程为例,从课程特点、学生情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高职<外贸函电>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