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尾矿力学特征为尾矿库的设计及稳定性评价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数。采用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粗、细尾矿进行了力学测试,获得了粗、细尾矿的力学与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粗粒尾矿的应力应变关系存在明显的弹性、塑性、临界状态三个阶段。细粒尾矿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阶段较短,呈应变硬化型。(2)粗粒尾矿的峰值强度明显大于细粒尾矿,粗粒组内摩擦角大于细粒组内摩擦角,粗粒组内聚力小于细粒组内聚力。(3)粗、细粒尾矿试样变形均呈鼓胀变形,粗粒尾矿的变形比细粒尾矿的变形更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效旋流器-变频脱水筛+浓密机-压滤机组合的尾矿干排工艺在密云某铁矿尾矿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现场生产实践表明,高效旋流器能够实现粗粒级尾矿的高效快速浓缩,高效变频脱水筛对旋流器沉砂进一步脱水,筛上物料含水量为14%~18%,可以实现粗粒尾矿的皮带运输干式排放。旋流器与脱水筛组合的粗粒尾矿干排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浓缩效率高、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易于矿山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应用沉降法研究了浸金尾渣选铁尾矿在水介质中的沉降行为.考察了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及非离子型絮凝剂的分子量变化对浸金尾渣选铁尾矿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细粒尾矿的絮凝效果最好,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细粒尾矿的絮凝效果较差,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佳药剂用量为20g/t.  相似文献   

4.
粉体尾矿堆浸试验研究及浆式筑堆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金矿山老尾矿,作为粉体资源进行堆浸回收金,是当今黄金生产技术尚未解决的难题。通过试验室研究、半工业试验研究,作出粉体矿物浆式筑堆进行堆浸的研究工作,在解决粉体矿物堆浸透气性和渗水性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5.
尾矿压滤干堆工艺在排山楼金矿的成功应用与改造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国海  洪小鹏 《黄金》2003,24(12):47-49
介绍了尾矿压滤干堆工艺在排山楼金矿的成功应用及其改造过程。该工艺能从返回的尾液中回收金和利用滤液中的氰化物及碱;滤液循环使用,减少了选矿用水量,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滤饼干式堆存,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能确保尾矿库的长期安全。总之,尾矿压滤干堆工艺不但技术上先进可行,还能为金矿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尾矿浆的沉积特性对尾矿坝的坝体结构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尾矿浆的沉积分层特征和时间演化规律,对黏性尾矿浆和砂性尾矿浆进行一维沉降柱试验,讨论了尾矿沉积物的细观结构特征和分层划分依据,分析了沉积物形态与时间的关系,并用双电层理论解释了絮凝作用对沉积特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尾矿黏粒具有颗粒细小、黏土矿物成分比例高和吸附性强的特点,在液体环境下易形成高孔隙率的絮状结构体;根据细观结构的变化,尾矿沉积层从上到下依次分为澄清区、絮凝区、沉降区和固结区;按时间划分,可以将尾矿的沉积过程分为沉降阶段和固结阶段,黏性尾矿的沉积时间大约是砂性尾矿的2倍;砂性尾矿的沉积时间主要由单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决定,黏性尾矿浆的沉积过程可用分界面高度-时间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尾矿浆的沉积过程和细观结构之间的联系,为尾矿浆沉积规律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粒尾矿的快速固结对尾矿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某细粒尾矿库,设计了室内蒸发因素敏感性试验及现场排矿固结影响试验,开展蒸发作用对细粒尾矿固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单层排矿厚度对细粒尾矿蒸发固结影响最为敏感,并推荐适宜于该尾矿库的排矿参数为:单层排矿厚度不大于8cm,排矿间隔不小于30d。该成果将为确定尾矿库排矿工艺方案提供参考,同时也对该尾矿库日常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工艺含氰尾矿处理技术改造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焦国华 《黄金》2003,24(9):42-45
介绍了一种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工艺含氰尾矿处理技术新工艺方法。该方法基于采用压滤机将含氰尾矿浆压滤进行固液分离,滤饼送至尾矿库堆放,滤液用锌粉置换回收金、银;置换后的尾液采用酸化中和法处理。回收重金属离子,含氰废水返回流程利用。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不但综合回收尾液中的金、银、铜等有价元素,实现了含氰废水闭路循环。而且节约了处理成本。解决了尾渣的堆放难题和环境污染,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李少元  黄华连 《黄金》2005,26(11):37-39
主要介绍了大规模集中堆浸,分层分区筑堆、分层分区循环喷淋、不出浸渣的堆浸喷淋技术处理含金固体废弃物,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生产实践,以及水射器在堆浸生产逆流串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某铀矿石细菌堆浸过程中原矿、浸出中间渣和浸出尾渣的矿物学特征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铀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含铀矿物有钍铀矿、铀钍石、方解石、绿泥石、磷灰石;铀与磷灰石关系密切;铀以铀矿物、类质同象和吸附形式存在;耗酸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绿泥石、磷灰石;从矿石→浸出中间渣→浸出尾渣,铀矿物和铀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细粒级矿石比粗粒级矿石的铀浸出率高。  相似文献   

11.
尾矿坝失稳致灾机理极其复杂,然而目前尾矿坝灾害防控缺乏对尾矿材料多尺度多因素耦合力学机制的深入研究,且细粒与高堆尾矿坝灾变机理不明确.针对尾矿坝致灾机理研究的基础共性问题,收集大量的国内外尾矿坝灾害紧密相关的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有关筑坝尾矿结构多尺度表征描述与力学特性、筑坝尾矿沉积运动规律、尾矿坝成坝机理与坝体结构组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与致灾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凝练出尾矿坝灾害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态势进行具体全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活化搅拌技术及其在矿山充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哲祥  谢开维 《黄金》2000,21(9):18-20
阐述活化搅拌技术制备细颗粒骨料与水泥等材料组成的高浓度胶结充填料的原理、搅拌工艺及其设备,介绍了活化搅拌技术在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空场采矿法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和下向进路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震中尾矿库液化失稳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12"汶川8.0级强烈地震,使四川省9座尾矿库遭受震害影响.笔者在实验室采用动三轴试验机对细尾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地震对尾矿坝的动荷载作用机理,研究了动力条件下饱和散粒体如尾砂的液化机理以及尾矿库动力失稳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得出了地震中尾矿坝易发生液化失稳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14.
上游法筑坝方式因为工艺简单,成本低而被我国矿山广泛采用,但是对于细粒级的尾矿而言,传统的上游法筑坝遇到了经济性和安全性相冲突的矛盾,对于高坝而言,这一矛盾更为突出.本文结合云南省某尾矿库实例,提出一些上游法细颗粒尾矿高坝筑坝技术的措施设计方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离子型稀土矿采用堆浸和原地浸矿等生产工艺,均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损失。为了更好比较堆浸和原地浸矿工艺造成的资源环境损失差异,基于堆浸和原地浸矿生产工艺原理,将离子型稀土矿采选造成的资源损失分为暂时性损失(如残留在矿体或尾矿堆中的资源)和永久性损失(如资源从矿床底板渗漏造成的损失),把环境破坏分为显性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或采场滑坡等)和隐性破坏(如地下水污染),将资源损失和环境破坏按可控程度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堆浸和原地浸矿生产工艺造成的资源与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比较;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混汞尾矿直接用于制粒堆浸、金浸出率很低,只有54.7造被破坏,细敬金从矿物中暴露出来,金的浸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达83.8%。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the commercial achievement of heap leaching of some copper, gold, zinc, and nickel minerals, there is limited comprehension of the flow pattern within the heap. Several field investigations have suggested that bypassing of ore by leaching solu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the leaching process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t. The extrac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low-grade copper sulphid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eferential flow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 result, conducted within a novel bioleaching apparatus, shown that majority of acid was consumed by alkaline gangue and matrix, so the concentration of Cu2+ and total Fe increased slightly at the initial leaching stage. The ore extrac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its location depth, for instance, the ore extractions of the top and bottom region were 29% and 2% respectively. Preferential flow happened within the fine region due to the low irrigation employed by this experiment, and the extraction of fine ore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coarse ores. The SEM image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of top ores within the column was degraded seriously, but the middle and bottom ores were attacked slightly. Plenty of cracks were observed on the bottom ore surface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layer of sulfur and jarosite.  相似文献   

18.
偏析筑堆新工艺在二道岭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民  董德喜 《黄金》1993,14(3):38-40
  相似文献   

19.
甘肃某金矿堆浸尾矿二次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甘肃某金矿堆浸尾矿二次回收提金的低成本堆浸工艺流程和试验结果,含金2.51 g/t的堆浸尾矿经过2个多月的试验后,金的浸出率达到32.29% ,药剂耗量为0.14 kg/t,石灰加入量为4.43 kg/t,药剂耗量低,每吨矿出0.81 g黄金,按照近几年来的黄金价格估算,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工艺方法简单易行,很好地解决了该金矿堆浸尾矿的二次回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