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征稿启事     
《城乡建设》2005,(8):1-1
一部“凯恩斯决议”,如同扎紧了涨鼓鼓的气球嘴,把那么多闹着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和地区,那么多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都憋在了一起。您想申报吗?每年每个国家仅允许一项。尽管后来改为二项,但限额申报、排序而过已成定局。世界遗产是块金字招牌,是一块无法估价的“风水宝地”。之所以有那么多国家,那么多地区争来抢去,大到一座城,小到一间小屋都成了申报的条件,除了文化的因素外,利益驱动占有很大的成分。因此,我们以往看到的世界遗产申报情况,就如同买张庙会票一样热热闹闹但却乱轰轰。中国也不例外,诺大一个国家,这么长的历史沉淀,能申报的项…  相似文献   

2.
正申报世界遗产。德格印经院以其“兼容并蓄”成为全国藏区最大的藏文印经院,涉及各种门类、各种学科的典籍,还有稀世孤本珍藏于此。  相似文献   

3.
戴湘毅  刘伟国  徐敏 《中国园林》2012,28(8):112-115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其相关的产业遗产也是中国最为典型的遗产类型之一。无论从陶瓷文化的重要性和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还是从文化主权出发,中国陶瓷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已刻不容缓。以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为数据来源,确定了789项陶瓷业遗产,并以此分析了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陶瓷业遗产应该以瓷器生产的历史阶段为重点,以陶瓷文化的整体价值为依托,采取多项联合捆绑申报的方法申报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4.
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审议表决,将“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由贵州省牵头,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中国的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5.
《广东建设信息》2007,(6):38-39
6月28日,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投票,成为中国第35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这也是广东省的首个世界遗产项目。据悉.本次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申遗报告的有60多个国家的60多个项目,  相似文献   

6.
徐倩 《华中建筑》2007,25(6):I0005-I0005
“华安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当仁不让”、“二宜楼的风水、环境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福建土楼文化以二宜楼为代表,有着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华安土楼从整体到局部、从建筑到其他专业均体现了以人为本.高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因为土楼情结的驱使。不久前,我踏上了去永定、南靖参观土楼的旅途。 永定和南靖的土楼,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中国2011年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类型遗产,是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的作品,是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内容是"突出普遍价值"的研究与阐述,主要包括价值主题与世界遗产标准分析、对比研究、遗产价值承载要素分析、完整性与真实性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会在审议2003年各国申报的世界遗产名单过程中,审议通过了我国云南的“三江并流”为遗产项目,其中大会全票通过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为“明清皇陵”的扩展项目。 大会通过对102项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评审,原则通过了北京故宫(南池子危改建设),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黄山、乐山大佛等六项遗产周边历史环境保护问题的草案决议。 大会选举我国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为下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 大会再次确定我国苏州市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举办城市。  相似文献   

10.
关宝华 《城乡建设》2007,(7):F0003-F0003
本刊讯6月28日,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今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承担北京中轴线申报文本的编写,北京市城市规划研究院承担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都市,在世界城市规划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在城市史研究领域是研究者们的共识。北京中轴线对北京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申报世界遗产的角度如  相似文献   

12.
金磊 《建筑创作》2005,(3):11-11
在时间层层累累的刻痕中.大自然造化万千的鬼斧神工及绵延不绝的智慧文明.使北京和巴黎成为集日月天地精华于一身的“世界遗产”,因为它们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孕育出跨历史时空的大都市形象.更在于为世界塑造了无数的余音绕梁的建筑典范。  相似文献   

13.
在2013年06月23日柬埔寨金边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在于红河哈尼族在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据其独特的社会宗教文化体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实现农业耕作。它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以及蕴含深厚的生态智慧典型案例。从遗产地聚落选址、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利用、一体化的农耕方式、独特的社会宗教文化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从另一视野深刻揭示了世界遗产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持续千余年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地对景观及城市规划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甜苹果与世界遗产 苹果与人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相关,还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文化中有重要的实际功用和富的象征涵义。苹果是健康的标志,人们经常用“红苹果”形容农村少女红扑扑、水灵灵的脸蛋。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申报,是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作为中国第一个成功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案例,五台山的申报过程为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申报与研究提供了很多线索,尤其在突出普遍价值的认识及其保护管理方面,更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思考。经过申报前后对遗产价值标准的对比研究及对保护管理的重新思考,认识到文化景观必须将自然、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和保护,尤其要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机制,重视其中活态遗产的保护和展示。  相似文献   

16.
(1)世界遗产监测问题被高度重视《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监测的强调:1996年版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第68-75条以“世界遗产名录中被登录资产的维护状态监测”为题名,纳入“系统监测与报告”与“反应式监测”两大监测工作。1999年则更进一步地将“反应式监测”、“定期报告”以及“定期报告的格式与内容”纳入到“反应式监测与定期报告”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与预算》2008,(6):F0002-F0002
霍奇米尔科区(封面) 霍奇米尔科区是墨西哥城的一部分,是阿兹台克文明的代表。“墨西哥”一词出自阿兹台克民族战神的别名“墨西卡利”,意为“太阳和月亮之子”。墨西哥全境四季长青,有“高原明珠”之美称,又有“玉米之故乡”和“仙人掌之国度”之美誉。霍奇米尔科区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1985年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从1986年开始进行世界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截止2009年底.我国共有38处世界遗产项目,其中文化遗产25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处,文化景观遗产2处。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集成创新,首次引入世界遗产标准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进行了梳理与论证,提出该遗址为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最高成就——区域性早期国家提供了特殊见证,是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规划范例,符合世界遗产价值标准3、4,由此向世界实证了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填补了长江流域的大河文明空白。并经由对中国独特的大遗址保护规划技术的系统和创新性探讨,指导、落实了良渚古城遗址的整体保护和有效管理。研究成果最终助力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2005—2014年,世界遗产保护面对 新挑战,世界遗产在申报、遴选和监控过程中 出现了新的动向,《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 南》的构建目标、结构框架和核心内容发生了 明显转变:贯穿遗产保护全过程的监控程序 日趋完善;参与保护的主体和方法更加丰富 有效;申报与遴选的重点转向类型框架、时空 框架和专题框架中的空白遗产种类。梳理这 一趋势,将为我国世界遗产均衡、可信和更具 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