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氯化苯。目前,我国氯化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2万吨/年,产量约为26万吨/年,约占全球氯化苯总生产能力的50%。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对、邻硝基氯化苯、2,4一二硝基氯化苯、二苯醚以及用作溶剂。用于合成农药和染料等。2003年我国氯化苯的消  相似文献   

2.
目前,氯化苯生产厂家所采用的生产工艺都是干苯于暗处以FeCl_3为催化剂,在苯沸腾状态下通氯进行并流氯化,过量的苯汽化带走反应热,汽态苯经冷凝后回氯化器,生成的氯化液经水洗、中和、粗精馏后得成品氯化苯。氯化尾气经一、二段冷凝除苯后,再用降膜吸收(或填料塔喷淋吸收)尾气中的少量苯,最后经捕集器送盐酸工段生产副产盐酸。尾气中除大量氯化氢外,还夹杂少量苯和氯气及氢、氧、二氧化碳等不凝气体。  相似文献   

3.
崔怀继 《广东化工》2014,(15):147-147
文章在对现有纯苯氯化生产氯化苯工艺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达到增加产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 简介 氯化苯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染料、医药、农药的重要中间体,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也是氯碱厂进行氯平衡的重要产品。 世界上首次由苯直接氯化合成氯化苯工艺见于1905年报道。1909年英国的联合烧碱公司开始进行工业生产。我国于1952年初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目前全国氯苯产量  相似文献   

5.
1 前言氯化苯生产中苯耗的高低是该产品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苯耗的大小能直接反映该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具体说,氯化苯生产的苯耗低,则该产品成本相应就低,市场竞争能力就强,反之则弱。目前国内外的氯化苯生产厂几乎都采用液相催化法制氯苯的工艺。本文拟对苯的流失方向进行探索,找出氯化苯生产中节能降  相似文献   

6.
荆超  张志杰 《河南化工》1999,(10):23-25
通过对氯化苯生产过程的探讨,建立了工艺过程中不同温度下流量、组成对经济效益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出当原料和产品的价格变化时,要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时的最佳氯化温度,对氯化苯的生产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氯化苯是重要的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是重要的有机氯产品之一。以氯化苯为原料可以生产苯酚、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苦味酸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进一步加工可制造染料、杀虫剂、橡胶加工助剂、医药等产品。氯化苯也可直接用作溶剂。1 生产概况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生产氯化苯,1950年产量439吨。1970年增长到3.57万  相似文献   

8.
苯氯化三相催化精馏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咪芬  乔旭 《化学工程》2002,30(1):29-30
针对苯氯化生产氯化苯气液连串反应体系 ,提出采用三相催化精馏技术 ,通过分别改变苯的回流量和氯气通入量 ,考察了这些因素对催化精馏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到达反应终点 (间歇操作 )时塔釜氯化产物中苯的含量可低于 1% (质量 ) ,同时氯化苯的含量可达到 96 % (质量 )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氯化苯生产中影响氯化液质量的因素,包括槽温、苯流量、催化剂量、含水量、系统压力,及生产中应注意的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伟 《氯碱工业》1989,(2):44-45
在五十年代为发展氯碱工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氯碱生产氯气平衡的实际情况,锦西化工总厂氯碱厂在国内较早地建成了一套氯化苯生产装置。从这套装置中生产出的产品有:氯化苯、对位二氯苯、邻位二氯苯、副产盐酸。其中氯化苯做为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及农药、医药、和染料中间体的原料,是该装置的圭要产品。35年来  相似文献   

11.
岳丽燕 《氯碱工业》2012,48(9):34-35
分析了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化苯车间老系统氯化器尾气发生爆炸的两个原因——干苯含水较多和静电效应,提出了防范措施:在氯化器在开车之前,必须做干苯含水、氯气纯度分析,保证在分析合格后方可通氯开车;在日常工作中要按时检测静电接地电阻,并控制其阻值≤10 Ω,确保氯化器开车正常.  相似文献   

12.
氯苯生产中氯化尾气除苯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氯苯生产中氯化尾气除苯技术的改进情况以及改进后的效果,并特别指出在尾气处理工艺中,增设苯雾捕集器是脱除苯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将反应精馏技术应用于苯氯化气液反应体系,并进行了连续反应精馏实验,使苯单程转化率达99%、氯苯选择性达97%。实验测得了各种操作参数下塔内的浓度分布,探索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唐琴  丁克鸿 《氯碱工业》2011,47(3):24-29,44
对苯硝化-高温氯化法间二氯苯和苯定向氯化-吸附分离法间二氯苯生产中的原子利用率,"三废"的产生量、治理难易程度和治理成本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苯定向氯化-吸附分离法间二氯苯的原子利用率高,废渣量比苯硝化-高温氯化工艺减少98%,单位产品污染物治理成本占产值比例的2.9%~3.5%(苯硝化-高温氯化法占30%~37%)...  相似文献   

15.
在一种结构新颖的汽相分流催化精馏塔中,采用不同的催化剂装填方式,进行了苯氯化催化精馏实验;研究了上行汽(气)体的侧线分流比例及压降降低的比例,考察了氯气流量对苯氯化催化精馏结果的影响。在保证最终塔釜氯化液中氯苯含量在 95%以上及苯含量在 1%以下的前提下,得出了适宜的侧线分流的比例为 30%~40%和适宜的氯气通入流量为 600mL?min?1。实测了到达催化精馏终点时的全塔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数据,为今后进行催化精馏塔数学模拟计算及工业连续催化精馏塔的放大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Aralkyl polymers with ethyl side-chains were prepared by Friedel-Crafts reactions. Ethylbenzene and bis(p-chloromethyl)benzene (BCMB) were reacted together in the presence of stannic chloride to produce polymers of various molecular weights. A study was then carried out of the chlorination of these polymers, using (a) molecular chlorine, (b) molecular chlorine with a peroxide catalyst and phosphorus pentachloride, (c) sulphuryl chloride. The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chlorination to occur selectively at the α-carbon atom of the ethyl group, with minimal chlorination at either the β-position or the main-chain methylene groups. Analysis of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of the chlorinated polymers suggests that in most cases chlorination occurs extensively both in the side-chain and in the main-chain methylene groups. Conditions were found, however, which favour chlorination at the α-position. The greatest selectivity was achieved when molecular chlorine, a peroxide catalyst and phosphorus pentachloride were used in benzene solvent.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锦化7万t/a直接氯化装置尾气含氧的控制技术,对试车过程中氧含量控制不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使直接氯化装置安全、平稳、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以苯甲腈和氯气为原料,用气固催化氯化法研制了五氯苯甲腈。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产品纯度的影响,其收率达90%以上,产品纯度99%。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以对氯甲苯为原料.经光氟化、氟化、核氟化,制备3.4-二氟三氟甲苯,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行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