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震旦纪高石梯构造位于四川盆地绵竹-长宁克拉通内裂陷东侧的台地边缘带,发育藻灰泥丘、砂屑滩及云坪,同时受震旦纪末期桐湾Ⅱ幕构造运动的抬升暴露剥蚀并形成岩溶风化壳。灯四段为溶蚀孔洞型白云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有溶洞、溶孔及晶间孔。在岩心,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对溶蚀孔洞型储层的定量判识基础上,划分洞穴型、孔洞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6类储集空间。在纵向上,根据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组合特征提出洞穴-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孔洞型、裂缝-孔隙型、裂缝型5类储层组合模式。其中洞穴-孔洞型、裂缝-孔洞型为高产长期稳产型,是最好的储层组合类型;孔洞型为中产长期稳产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型则为高产短期稳产型。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单井天然气产能差异大,目前对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认识不清。为此,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核磁共振及CT扫描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微观孔隙结构对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储集空间类型为孔隙型、裂缝-孔隙(洞)型及孔洞型,以孔隙型为主;②储层类型有3类,Ⅰ类储层主要为裂缝-孔隙(洞)型,Ⅱ类和Ⅲ类主要为孔隙型;③孔隙型储层品质参数、分选系数和平均孔径较小,裂缝-孔隙(洞)型储层品质参数、排驱压力和平均孔径较大,孔洞型储层介于两者之间,裂缝-孔隙(洞)型储层连通性最好,孔隙型和孔洞型次之;④储集空间类型中裂缝-孔隙型产能最高,孔洞型次之,孔隙型稳产能力相对较好;⑤微观孔隙结构对产能有明显影响,其中喉道特征参数、中值压力、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对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产能差异大,气藏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面临挑战,急需开展地层条件下衰竭开发规律的针对性研究。为此,采用二级CT扫描技术精细描述了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通过岩心实验研究地层条件下孔隙结构和束缚水对衰竭开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洞和裂缝的发育与分布不均是该类气藏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的主要原因;产气量主要受孔隙度的控制,阶段采出程度与渗透率接近对数关系;当井底压力为15 MPa时,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平均阶段采出程度分别为47.43%、48.21%、59.90%、62.14%;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储量、产气量、阶段采出程度均相对较高;孔洞型储层的储量高、产气速度低,“高孔低产”特征明显;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储量低、产气速度快,稳产周期短;孔隙型储层的储量和产气速度均比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深层高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川西雷口坡组气藏储层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海相碳酸盐岩雷口坡组气藏的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储层薄且呈互层状发育,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极强,储层类型复杂,气藏高效开发难度较大,对储层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气藏效益开发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以研究区3口探井的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测试、压汞实验和CT扫描等方法对储层类型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川西雷口坡组气藏主要发育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4类储层,同时发现排驱压力、分选系数、连通孔隙数量占比、配位数和孔隙纵横比与储层类型和物性参数有一定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碳酸盐岩气藏试采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剖析裂缝表征方法和扩展气井产能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了不同类型储层裂缝特征相对应的气井产能变化规律,形成了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表征与产能描述技术。文中研究明确了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3类储层酸压改造后形成的裂缝搭配模式与试井双对数曲线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复合地层渗流方程,实现了对气井产能以及影响产能的动态储量、平均渗透率的描述,揭示了纯气井和气水同产井在早期、过渡期、平稳期和变化期4个阶段的产能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井位平面部署、靶体位置优化、钻井及储层改造工艺、生产井制度优化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通过实施开发技术对策,取得了单井产量的突破,生产井水侵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文中研究成果指导了气藏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为同类型碳酸盐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测试、毛管压力曲线和CT扫描等技术,对川西龙门山前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潮坪相白云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4类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分析发现,排驱压力、分选系数、连通孔隙数量占比、配位数和孔隙纵横比能够较好地区分4类储集空间组合类型。结合前期物性分类标准和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建立了该区储层分类标准,其中Ⅰ类储层(Φ≥12%)中裂缝—孔隙型为好储层,孔隙型为较好储层;Ⅱ类储层(6% ≤ Φ < 12%)中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好储层,孔隙型为较好储层;Ⅲ类储层(2% ≤ Φ < 6%)中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较好储层。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四段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气藏的储层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前期探井开发效果较差,亟需研发适合于不同储层类型的增产改造技术措施,以提高单井产量。为此,开展了5个方面的优化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①依据储层特征、缝洞发育程度等与产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优选出了灯四段以斜井为主兼顾纵向各层储量有效动用的方案;②采用改造—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进行储层改造,降低储层伤害、提高试油效率;③充分考虑井壁稳定性、储层改造的需要及对储层的伤害,确定裂缝、孔洞发育储层采用裸眼完井、孔隙型储层采用射孔完井;④基于酸与岩石反应实验结果及酸蚀裂缝刻蚀形态等成果优选出了高温胶凝酸为主体酸液,自生酸前置液为深度酸压主体前置液;⑤以储层特征为基础,提出分别针对裂缝—溶洞型、孔隙—溶洞型和孔隙型储层的缓速酸酸压、前置液酸压和复杂网缝酸压3套工艺。现场实施上述技术措施31口井,平均单井获得井口测试天然气产量68.33×10~4 m~3/d,与前期的探井相比,平均单井增加井口测试天然气产量22.85×10~4 m~3/d。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岩储层按照裂缝和孔洞之间的组合方式,可分为裂缝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3种类型。而塔中62—83井区主要以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研究表明,对于孔洞型储层,将FMI资料定量计算结果与岩心观测进行对比。确立孔洞直径2mm作为细分绪层类型的标准;对于裂缝-孔洞型储层.由FMI图像判断裂缝是否溶蚀来进一步细分储层类型。为了进行锗层有效性评价.引入累计有效孔隙厚度的概念。应用结果表明.上述方案对该井区储层类型的评价结果与录井油气显示和观测结果较符合。  相似文献   

9.
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局部发育裂缝;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响应特征非常弱小,裂缝识别困难。储层类型的分类以及按照储集类型选择不同的裂缝识别方法建立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解释模型,有望提高裂缝识别率以及储层解释精度。根据孔洞和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其在储集和渗滤中所起的作用,将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孔洞型、缝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与致密型等4种类型。利用常规测井特征以及变换特征,借助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层类型的模型。得到模型参数后对储集类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成像测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特征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碳酸盐岩储集岩的勘探和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集性能以及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等,并进行了评价。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碳酸盐岩储集岩类型主要有古岩溶风化壳型、礁滩型、鲕粒滩型及白云岩型4类。5期构造运动形成了5期古岩溶储集体,即下寒武统—上震旦统、中奥陶统—上奥陶统、志留系—奥陶系、石炭系与下伏地层、三叠系—前三叠系之间的古岩溶。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分为孔隙—孔洞和裂缝2大类型。孔隙-孔洞包括微孔隙、晶间孔隙、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裂缝主要有成岩裂缝、与区域构造有关的裂缝、与褶皱有关的裂缝、与断裂有关的裂缝、与深部地层负荷和孔隙压力有关的裂缝等。碳酸盐岩储层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胶结、白云化、重结晶、硅化和溶蚀等。储集岩主要有白云岩和灰岩2大类,白云岩以裂缝-孔洞型为主,而灰岩主要为裂缝型,仅有少量孔洞-裂缝型及裂缝-溶洞型,因此白云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明显好于灰岩。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具有强非均质性的多尺度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层,仅采用单一的测试手段难以识别出所有的储集空间。为了给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刻画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以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发育多个尺度的孔洞缝,采用岩心图像采集仪和双能CT对不同尺度岩心的孔洞缝进行刻画,借助三维可视化软件对重构孔隙空间进行定量化分析,实现了不同尺度下孔洞缝的搭配关系表征以及储集类型划分,并建立了一套基于几何学参数识别裂缝、溶洞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栖霞组储层发育多个尺度的孔洞缝储集空间,可划分为3大类6种类型,孔隙以晶间溶孔、晶间孔为主,溶洞以小洞为主,裂缝以斜交缝为主;(2)建立起了一套基于几何学参数识别裂缝、溶洞的方法,球形度小于0.43、球半径比小于0.41为裂缝识别标准,等效球半径大于2 mm为溶洞识别表征;(3)栖霞组储层的孔隙以直径介于0.02~2.00 mm的大孔隙为主,溶洞以2.00~10.00mm的小洞为主,发育多个级别的裂缝;(4)栖霞组白云岩储集类型以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为主,缝洞发育程度是影响该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栖霞组裂缝发育的储集类型占比超过50%,渗流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Warren-Root电导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电阻网络串并联思想,推导了基质-裂缝、基质-非连通孔洞、裂缝-非连通孔洞等双孔隙储层的电阻率理论模型和基质-裂缝-非连通孔洞三孔隙储层的电阻率理论模型,并与相关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裂缝和非连通孔洞对缝洞型储层电阻率的影响。当总孔隙度大于1%时所建立的双孔隙和三孔隙电阻率理论模型可有效地计算100%饱和水的缝洞型储层电阻率;裂缝对缝洞型储层的电阻率起主要作用,微小裂缝的出现可以大大提升储层导通能力;非连通孔洞对电阻率的增大作用较小,地层电阻率因素的增加量小于10%。该电阻率理论模型进一步揭示了缝洞型储层电阻率与孔隙结构的关系,对于定性认识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导电过程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酸化压裂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压后监测评价技术可准确了解储层参数、裂缝参数以及施工液体的摩阻、滤失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评价储层改造工艺的效果,指导设计进一步优化,提高改造工艺的针对性。本文通过压力拟合、井底压力与温度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井筒监测等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塔河油田的监测评价技术,并指明了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人工裂缝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类型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钻井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主要发育4种储层类型:孔洞-裂缝型、裂缝型、孔隙-孔洞-裂缝型和孔隙-孔洞型。鹰山组上部储层受多期暴露不整合面和中高角度裂缝控制,而鹰山组下部及蓬莱坝组储层与白云石化作用及层间低角度缝发育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认为断褶翼部是下奥陶统鹰山组上部缝洞型储层发育有利区;过胜和2井EW向断裂带及东部的NE向断裂带附近是鹰山组下部-蓬莱坝组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储层分布有利区。  相似文献   

15.
新场须二段储层类型复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按储集空间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型储层。本文分别从孔隙度和裂缝发育程度两个方面开展研究,确定了不同品质储层的测井值域或储层物性参数范围。针对两类储层,以实际测试的成果为依据,分别制作不同储集类型的气水差异识别图版,借助图版较为直观的确定了不同储集类型的气水测井响应区间,综合核磁共振谱分布特征,形成了新场须二段不同储集类型储层的气水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电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之上,将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溶蚀孔洞型、裂缝型、溶蚀孔洞-裂缝型、洞穴型、洞穴-裂缝型5类储层。并对这5类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做了总结,分析认为溶蚀孔洞型、溶蚀孔洞-裂缝型储层含气性最好。针对复杂孔隙结构碳酸盐岩气层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4种识别气层的方法,应用效果表明,单因素测井参数交会图识别气层能力有限,复合参数交会图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出气层,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心及薄片观察鉴定、物性特征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储层主要为泥微晶-细粉晶白云岩、岩(膏)溶角砾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3类;储渗体主要有4种类型:晶间孔隙型、溶蚀孔(洞)型、裂缝-孔洞型以及裂缝型,其中孔隙型储层最为发育,溶蚀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储层次之,纯裂缝型储层相对较少;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小于4%,渗透率主要分布范围(0.01~0.32)×10-3μm2,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研究区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储层主要受沉积和古岩溶作用的控制,在奥陶系顶部形成了大量溶蚀孔、洞、缝,形成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孔隙类型复杂,是地震勘探中孔隙度-纵波阻抗、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复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岩石物理模型,导致其表征一直是一个难题。根据Biot理论,Sun岩石物理模型引入表征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与传统岩石物性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更好地刻画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的多样性,其有效性及准确性在岩心及测井尺度得到验证和应用。在这个模型中,孔构参数是一个与孔隙度无关的弹性参数,它能够在孔隙度不变的情况下表征体积和剪切模量的变化,进而表征孔隙的形态变化特征。文中采用该参数表征储层孔隙类型及孔洞特征的变化:首先,通过成像测井的二次处理,实现孔洞储层孔洞段、裂缝段的定性识别及孔洞直径、孔洞数量及孔洞面孔率的定量评价参数,为后续Sun岩石物理模型参数反演提供基础数据;然后,利用Sun岩石物理模型,得到表征储层孔隙类型的孔构参数;最后,在成像测井定量解释参数及薄片资料的刻度下分析了孔构参数与孔洞的大小和充填程度、孔隙类型及裂缝的发育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岩溶储层,孔构参数可以表征溶洞储层洞体的规模及充填程度。对于基质孔隙,孔构参数刻画了晶间孔、微晶孔及成岩...  相似文献   

19.
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产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孔洞发育、含硫等特点,酸压改造面临诸多技术难题。针对2口井不同的完井方式,优选了不同酸压工艺,选用千18-19H的岩屑,对乳液型胶凝酸进行了室内试验评价研究,优选出适合于该地区大型酸压改造的酸液体系,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参数及排液方式进行了优化,同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与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于该地区的酸化工艺及相关配套技术,为今后该地区酸压工艺的实施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创新途径。图5表4参7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塔中北坡奥陶系一间房组-鹰山组储层成因和发育规律,通过对岩心、岩石薄片、物性测试资料、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梳理了该区超深层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组构选择性孔隙包括粒内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窗格孔和微孔隙;非组构选择性孔隙包括溶蚀孔洞、构造缝、压溶缝和溶蚀缝。根据储层发育位置和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及形成主控因素,提出了新的储层分类方案,将该区奥陶系灰岩储层划分为台内颗粒滩储层、构造裂缝型储层、热液改造型硅质岩储层以及与热蚀变相关的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综合分析认为,古城墟隆起西部、北东向走滑断裂带附近和ST1井区是储层分布有利区。该研究可为该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有利区带优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