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于Moldflow的塑料箱注塑成型CA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Moldflow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地位,通过应用Moldflow/MPI软件对塑料箱模具进行CAE综合分析,用仿真注塑工艺参数来模拟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显示了Moldflow技术在模具开发过程中对于优化塑料制品设计、优化塑料模设计和优化注射工艺参数等方面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目前制造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成为数字化工厂,首先要做到柔性制造,即通过自动化的理念把产品的工艺设计与自动化设计集成到一个平台上。第二点,也是比较关键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虚拟投产,即借助虚拟化过程来检验整个生产过程,验证产品。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PLN,在虚拟世界里把整个制造设计过程和实际制造过程紧密结合利用,形成一个双向互动,我们称其为和谐。最后是机械加工,一个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能实现100%满足设计者的愿望,必须要采用精准加工。  相似文献   

3.
结合航空发动机生产管理过程的具体实践,针对现有的单项纵向快速响应制造模式不能满足发动机机匣生产线制造的需求,基于快速响应制造理念提出面向航空复杂产品生产线的快速响应制造模式。在对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生产线制造管理方式优化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制造过程的计划、物料、工艺准备、工具工装资源协调等方面描述了生产线制造过程中的资源冲突问题,建立了航空复杂产品生产线快速响应制造模型;从技术准备系统、生产过程仿真和制造执行系统出发,构建了面向航空产品生产线快速响应制造体系架构。以某航空发动机企业的机匣生产线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制造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造过程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直接消耗资源和产生环境污染的重要阶段。由于制造工艺的多样化和环境影响因素的复杂化,至今仍缺少对产品制造过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方法。事实上,每个制造工艺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IPO,Input-process-output)的过程,并可以利用IPO图或模型及其清单分析表进行描述和数据采集。基于工艺IPO过程模型和列昂波特相互作用矩阵,提出一种零件制造过程物料和能量消耗、环境废物排放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及其技术框架。结合一个齿轮零件的制造过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产品的制造过程是指从产品的采购、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到产(成)品交付前的全过程。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制造检验和贮运包装等环节制定、贯彻实施适宜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建立起稳定的制造工艺过程(Manufacturing Processes)是所有现代制造系统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制造工艺过程是将产品从设计图纸转变成实际产品的过程。它由对材料施行的一系列加工过程组成,使其从原材料或半成品状态逐步转变为最终所期望的状态,也即成为设计所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从MPI(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流动分析结果出发,介绍了注射模CAE模拟软件在制品与模具设计、成型工艺条件选择等方面的应用,说明注射CAE技术在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应用Moldflow软件对魔方中心轴的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浇口位置、充填、冷却和翘曲等模拟分析。通过在不同注射工艺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注射的最佳工艺参数:充填时间为2 s,注射+冷却时间为8 s,模具温度为40℃,熔体温度为240℃,注射压力为100 MPa。应用UG软件建立了注射模具的实体模型,解决了传统注射模具设计方法存在设计周期长、成本高且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工艺设计的制造过程建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工艺设计对产品制造成本、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设计的制造过程建模方法,以通过对过程模型的仿真,预测、分析和优化工艺设计效果。基于对制造过程的特征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首先将制造过程定义为一组成对象,并划分为制造活动、过程控制和制造资源3类成分对象,建立了制造过程类结构模型和动态过程模型。分别定义了工序类、制造资源类和过程控制类的类结构模型,以及各类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基于这些模型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可快速、自动地构建工艺设计定义的制造过程模型,并对过程参数(成本、时间)、切削加工、工件物流进行计算和仿真。  相似文献   

10.
超薄塑件注塑成形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薄壁注塑成形技术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制品重量和外形尺寸等优点,可促进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薄塑件的注塑成形技术在微机电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随着制品厚度的减小也使注射成形难度加大,填充过程更为复杂,成形特性有待探索。设计制造出可成形超薄塑件的模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田口方法)进行充模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各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熔体温度、注射量和制品厚度等)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形充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品厚度对超薄塑件的填充起决定性作用;注射量及注射速度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形的填充起主导作用,提高注射速度能大幅度地提高填充率;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量和注射速度只起次要作用,但在填充过程中,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UG软件实现了CAD/CAM/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综合应用,其中Moldwizard模块是用于注射模具自动设计的专业模块。Moldwizard为设计模具的型芯、型腔和滑块等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建模工具,使模具设计变得更快捷和更容易,其最终结果是创建出与产品参数相关的三维模具,并能用于加工。本文以电话机外壳为例,介绍了运用Moldwizard设计模具的过程,并最终设计出三维模具图,模拟了模具加工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拟反馈的注塑成型并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注塑产品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引入了基于模拟反馈的注塑成型并行设计方法 ,建立起注塑产品设计分析反馈环与注塑模设计分析反馈环 ,有效地集成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数值分析过程。同时采用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 CBR模具设计技术和基于 RBR的 CAE分析结果后处理技术 ,构造一个注塑成型设计分析并行系统  相似文献   

13.
塑料模具设计的内涵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模具的设计牵涉到方方面面,设计塑料模具应按一定的设计程序进行,并对几个设计要点必须予以足够重视,这样才能保证模具的设计制造质量.塑料模具设计不仅仅是结构设计还包括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选择,选择正确与否对模具的使用性能及其寿命将产生重大影响.模具设计与模具失效紧密相关,为了尽量避免模具失效,应充分研究分析塑料模具的失效机制,并在模具设计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CAD和Pro/E环境下一副单分型面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本设计着重介绍了模具设计的整个流程,包括塑件及材料分析、分型面与排气系统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设计、冷却系统等部件的设计,同时分析了该模具的注射过程。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MoldflowXpress可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材料、浇注位置进行模拟注射而得出分析结果,演示零件在模具型腔内能否完全填充,智能化地提供塑料零件注射模具制造可行性的建议。这一功能可以使用户通过逼真的动态模拟分析直观了解塑料注入模腔时的流动情况,合理选择模具的注塑位置和塑件的壁厚,优化模具设计及注塑条件的参数设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零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注塑模具的绿色制造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绿色制造概念介绍的基础上 ,结合注塑模具自身的特点 ,具体阐述了基于绿色制造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原则与方法。指出模具设计的标准化、面向可回收和拆卸的设计和模具CAD/CAPP/CAM一体化等技术是实现绿色设计的根本途径 ;先进制造技术与绿色思想的结合是绿色工艺的必然。在这种原则与方法的指导下 ,注塑模具将更易于达到高质量、短周期、低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塑料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塑料模具进行注塑,注塑模具开发方案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选择注塑参数。注塑参数可以在注塑机上直接进行试生产来调试,但必须是模具制造出来之后才能进行,对场地和设备均有要求,而且在试模过程中会浪费一定的塑料原材料。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注塑参数进行优化,利用Moldflow软件的模具CAE技术对正交试验过程各种取值情况进行验证,并对最终优化组合进行验证,检验正交试验的正确性。确定翘曲变形量为实验指标,以注射温度、模具温度、充填时间、冷却时间、保压时间为变量的5因素,取各自允许取值范围进行4均分得到4水平,形成一个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矩阵设计实验,找出KDC-1型电磁断路器塑料壳体充填优化组合,通过在Moldflow的验证,及时反映了该正交试验结果是正确的注塑参数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8.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processes where mass production through automation is feasible and products with complex geometry at low cost are easily attained. In this study, an experimental work is performed on the effect of injection molding parameters on the polymer pressure inside the mold cavity. Also, the effect of these parameters on the final products' weight is studied.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are considered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work (packing pressure, packing time, injection pressure, injection time, and injection temperature). Two polymer materials are u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work (polystyrene (PS) and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The mold cavity has a cuboidal form with two different thicknesses. The cavity pressure is measured with time by using pressure Kistler sensor at different injection molding cyc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vity pressure and product weight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acking pressure, packing time, and injection pressure for all the analyzed polymers. They also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 filling time decreases the cavity pressure and decreases the product weight in case of PS and LD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packing pressure by 100 % increases the cavity pressure 50 % in the case of PS and 70 % in the case of LDPE. They also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injection pressure by 60 % increases the cavity pressure 36 % in case of PS and 90 % in case of LDPE at an injection temperature of 220 °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cess parameters have an effect on the product weight for LDPE greater than PS. The results obtained specify well the developing of the cavity pressure inside the mold cavity during the injection molding cycles.  相似文献   

19.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大件成形制造技术基础研究》资助下,探讨数字化技术对成形制造相关技术的影响,讨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提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支撑技术——模具数字化设计、加工和分析技术,对支撑技术的现状、研究重点以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评述。 在模具数字化建模技术中,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是新一代建模技术。特征技术表达的模具信息完备且含有丰富的语义信息,特征是模具形状和属性的信息集合,能够方便地描述形状,为加工、分析、制造、装配甚至使用提供必要且充分的信息,是完整描述模具信息的方法,已成为在模具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等应用之间传递信息的纽带。 模具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弱理论领域,具有很强的经验依赖性,因此保存和重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促使人们将知识工程应用于模具设计领域。知识工程研究的重点在于基于知识的模具建模,工程知识的融合和繁衍技术, 工程知识的表示和推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首先利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的造型,再根据产品的特点设计模具结构,生成模具型腔实体图,然后利用MasterCAM软件对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仿真,检查刀具路径是否正确,最后生成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