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啤酒生产废水含中高浓度有机物,还含有一定的氮、磷等,目前主要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生物除磷在运行工艺条件波动变化时很难满足排放要求,化学除磷是很好的补充。本研究针对广东省某啤酒分装厂经过A/O双膜法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在生物除磷不达标时辅以化学除磷,探讨了两种常用混凝剂对除磷效率的影响,为啤酒废水化学除磷实际工程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絮凝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行的倒置A2/O工艺可以保持较好脱氮除磷效果,与相同污泥回流比而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平行运行的改良A2/O工艺脱氮效果基本相当,但除磷效果优于改良A2/O工艺;提高倒置A2/O工艺污泥回流比至200%左右时,其脱氮除磷效果均优于改良A2/O工艺;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矛盾,提高系统整体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金良  康勇 《化工进展》2007,26(3):366-370,376
评述了近年来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处理的新方法:ANAMMOX–SHARON组合法、好氧同步脱氮除磷法和倒置A2/O法,并比较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聚磷技术在倒置A2/O工艺中的应用将成为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A2/O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设立预缺氧区(即建立A-A2/O工艺)、外加碳源等手段,强化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强化后的A2/O反应器对COD、TN及TP去除效果良好,COD、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98%、85%。系统表现出明显的反硝化除磷现象,缺氧区除磷量占总除磷量的17.18%。反硝化除磷现象的产生降低了碳源缺乏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提高碳源的利用效率。为采用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雷俊侠  高智荣 《广东化工》2011,38(7):118-119
介绍CANON脱氮工艺、序批式脱氮除磷工艺(包括传统SBR法、CASS工艺、MSBR法等)、A2/O工艺、氧化沟系列脱氮除磷工艺和生物膜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6.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脱氮除磷技术,在单一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基础上,向与A/O、A2/O和SBR等工艺形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介绍了近年来膜生物反应器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基本特点、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了运行方式、技术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指出了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A2/O脱氮除磷+物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存在的工艺复杂、深度处理不能同时深度去除三类污染物、无法回收利用氮磷资源、投资与运行成本高、最终出水水质差等诸多不足,提供了一种以A/O生物脱氮和无铁基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A2/O工艺存在的泥龄矛盾,将脱氮和除磷分置于前后2套不同的A/O系统中,第一级A/O采用活性污泥法除磷;第二级A/O采用生物膜法脱氮。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泥龄为6 d、水温为22~28℃,进水NH3-N、TP、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70、2.0~6.0、150~320 mg/L条件下,出水NH3-N、TP、COD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1.0、40 mg/L,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其去除率分别为82.5%、69.7%、83.1%。  相似文献   

9.
A2/O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废水脱氮除磷主流工艺的A2/O工艺,因其构成复杂,受污泥龄、碳源、硝酸盐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脱氮与除磷的功能之间相互制约。而在A2/O工艺的基础上改良与优化的PASF、UCT和VIP等技术,克服了A2/O工艺部分固有缺陷,优化和提高了其处理能力。此外,随着废水脱氮除磷理论的深化研究,同步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和同步硝化与反硝化等新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新理论与新技术为A2/O工艺高效、低耗和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东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改良的A2/O工艺,即A2/O与微曝一体化氧化沟.通过调节使其按厌氧/缺氧/好氧的模式运行,并开展了脱N除P的生产性试验,考察了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A2/O等工艺除污效果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A2/O与氧化沟合建改良工艺具有抗冲击力强、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适合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改良倒置A2/O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脱氮效率以及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典型城市污水得出:①系统的脱氮效率为84.5%,出水硝态氮浓度为6.2 mg/L;②进入缺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β≥37.2%~62%,厌氧池污水分配系数α≥40%。  相似文献   

12.
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磷的去除通过排放剩余污泥实现,需要短泥龄微生物;而硝化细菌为自养菌,需要较长的生长时间。在低温(≤10℃)条件下,硝化污泥泥龄一般为15~20 d,而聚磷菌泥龄为4~5 d,这种巨大的泥龄差距导致现有A2/O在低温下很难实现同时脱氮除磷。本文利用改良的倒置A2/O工艺,研究了低温条件下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结果显示:该工艺低温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在85%以上,氨氮去除率低温条件下可达到85%,磷的去除率低温条件下为80%,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A2/O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  黄民生  谢冰  高尚 《上海化工》2007,32(12):1-4
A~2/O工艺通过厌氧、兼氧和好氧三种环境的交替运行,从而实现脱氮除磷以及去除有机物的功能,但这三个功能区域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和影响。通过分析影响A~2/O工艺的几种主要因素,为提高其处理功能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缺氧、厌氧及好氧工段单元试验研究为基础,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将传统A2/O工艺厌氧/缺氧工段倒置,取消内回流,进行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本工艺对城市污水中氮、磷及COD等污染物的去除状况。相对于A2/O工艺,本工艺的运行费用大大降低。从系统运行状况来看,经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其出水氮、磷及COD指标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为更大规模的试验提供了基本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FactSage模拟软件和修正后的Einstein?Roscoe公式计算了无氟型CaO?SiO2?FeO?B2O3?MnO预熔脱磷渣的熔化温度和粘度,考察了碱度和各成分配比对脱磷渣熔化温度和粘度的影响,得到合理的脱磷渣成分配比及控制区间和适宜的熔池温度,采用正交法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主效应分析优选出最佳配比. 结果表明,该渣系粘度随碱度、FeO含量和助熔剂含量提高而降低,1400℃时最佳配比为碱度R?4.0, B2O3含量9wt%, MnO含量10wt%, FeO含量45wt%. 计算的熔化温度为1195.51℃,粘度为0.207 Pa×s,实验所测熔化温度为1192.21℃,粘度为0.199 Pa×s,计算值与实测值相近,表明正交法优选方案可靠.  相似文献   

16.
交替运行传统A2/O工艺和倒置A2/O工艺进行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妮 《广东化工》2009,36(9):131-132,138
通过监控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总氮、氨氮和磷酸盐的变化,把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在传统A2/O工艺和倒置A2/O工艺之间转换.笔者发现;传统A2/O工艺脱氮能力相对较弱、除磷能力相对较强,倒置A2/O工艺脱氮能力相对较强,除磷能力相对较弱;适度地交替运行传统A2/O工艺和倒置A2/O工艺,能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传统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基础上,结合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开发了复合式A2/O膜生物反应器,并对其处理小区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各自合适的条件下复合式A2/O膜生物反应器可保证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0.17%,NH4+-N的去除率可达到92.32%,总氮(TN)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2%,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1.23%。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硅类物质对铁水脱磷的影响,分别利用硅铁和SiO2配制不同硅/SiO2含量的铁水和脱磷剂,研究其对脱磷率的影响。同时,为了解渣?铁体系中不同硅类物质作为初始条件时的铁水脱磷特征,选取了脱硅反应所涉及的三种硅类物质(硅铁、SiO2和CaSiO3)作为铁水或脱磷剂添加物进行铁水脱磷取样实验,并对各实验中磷的总传质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400℃、铁水含磷0.3wt%的条件下,当铁水初始硅含量在0.4wt%时,能够获得超过90%的脱磷率。而脱磷剂中初始SiO2含量对脱磷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在硅、SiO2和CaSiO3物质的量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含CaSiO3脱磷剂的铁水脱磷实验能够获得更高的磷的总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9.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除磷脱氮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除磷脱氮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除磷脱氮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SBR定向培养,可以在颗粒污泥中培养出不同的微生物菌群(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等),使其能够实现同步除磷脱氮,从而为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