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庄煤矿设计回顾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总结设计经验,借鉴国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新集矿区新井设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矿井开拓布置方面,通过优化开拓及采区布置,缩短了建设工期,实现了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今就近期回访的合肥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刘庄煤矿的开拓部署改革情况及效果作以下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矿井合理集中生产是煤炭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则,而优化采区设计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加大采区的开采强度,提高采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减少生产采区个数.在当前情况下,合理优化采区的几何尺寸,改革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采区回采工作面个数,邻近煤层采用联合布置,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采区生产能力,正阳煤矿近几年来,在优化采区设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实现了矿井合理的集中生产,使矿井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以改变,详见表一.  相似文献   

3.
马维新 《煤炭技术》2004,23(7):53-54
优化采区设计是提高采区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区概况及优化采区布置的形式 ,详细叙述了优化采区几何尺寸的方法及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 ,有利于矿井合理集中化生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1311采区地质条件以及单轨吊运输系统特点,刘庄煤矿从安全、技术和经济综合角度分别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采用"全煤"布置方式,优化采区上山与工作面巷道连接方式,取消采区中部车场,确保采区生产集中、系统简单、环节通畅、安全可靠,减少岩巷工程量,缩短采区投产工期,实现安全生产和资源合理开采,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深部采区通风系统,超化煤矿依据矿井采掘规划和现有巷道布置情况,提出了新的通风方案,并经过安全技术、经济技术分析与比较,选择了更加合理的采区通风系统。在确定突出矿井采区通风系统时,应该分析其对矿井其它区域正常采掘活动的影响程度,合理的采区通风系统不仅需要满足该采区正常生产,还要保证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矿井瓦斯严重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对于高突矿井,首先要优化设计,从源头抓起,本着安全第一,兼顾效益的原则来进行采区巷道布置。首山一矿根据矿井已揭露的地质情况结合条件相似临近矿井的采区巷道布置经验,提出三种己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并成功地进行了方案优化选择,其经验可供同类型矿井采区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7.
 矿井瓦斯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青东矿井7、82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本着安全生产, 缩短工期的原则,本文针对82采区地质特征,结合淮北矿区生产经验,提出了2种82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并成功的进行了方案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鹤煤集团三矿42采区是矿井的接替采区,原设计准备巷道岩巷工程量较大,为保障矿井正常生产,提出了42采区两个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对比.通过对采区设计进行优化,在42采区轨道上山中部和-800 m水平北大巷南段掘一条辅助轨道上山,使42采区提前形成排水和通风系统,提前布置42采区工作面,加快采区投产,为保证矿井稳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根据川南地区筠连矿区船景煤矿具体的地质条件,结合周围已经投产的鲁班山南北矿的实际开采状况,对船景煤矿首采区进行深入分析,反复比较巷道布置方案。经过具体的大巷层位、采煤方法、井巷工程总量以及相应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比,最终确定了船景煤矿首采区的巷道布置方案,使得该矿初期投资少,投产快,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船景煤矿后期开采能力的提高以及采掘接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吴杰钢 《煤》2012,(9):24-26
通过分析箭竹坪煤矿地质资料,以采区划分为决定因素,优化矿井开拓设计方案,解决因采区及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过短所导致的工作面搬家频繁、采掘布置不均衡、工作面接替及采区接替紧张、准备及回采巷道工程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缩减采区个数,增加采区服务年限,减少采区准备和回采巷道,提高矿井资源利用率,为矿井长期持续稳定高产高效创造条件。同时减少矿井西翼贯通距离,缩短建设工期,为矿井尽快投产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