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1956-2012年水文系列资料,对韶关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认为:韶关市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的特点,但总的水资源量呈稳定趋势,并分析了影响水资源变化的主要成因,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水资源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总结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长江流域水资源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多.近20 a来水资源量有所增加,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同时也反映出水体水质总体较好,但湖库营养状态趋于恶化,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三江源区降水、径流、蒸发水文要素特征及其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水资源的区域组成及各源区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三江源区的水资源特性。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及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1956—2007年气象资料和水资源评价数据,分析了全省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水资源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信阳水资源量较丰富,安阳、鹤壁、三门峡水资源量较匮乏;②水资源量年代际变化特点显著,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10.9亿m3/10a,但空间分布并不一致;③年降水量具有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2.14 mm/10a;④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与水资源量的基本相同,水资源量累计距平和降水量累计距平的周期及相位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5.
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量明显不足,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较少;近20 a来水资源量有所增加,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水体水质总体较好,湖、库营养状态趋于恶化,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过境水资源丰富,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建立苏干湖水系无资料地区1956-2016年系列,深化水资源山区分区,分析评价流域水资源,提出气温变化对大哈尔腾河和苏干湖水域的影响趋势.研究表明:流域降水年内年际分布不均,年径流深地域分布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流域水资源总量5.25亿m3,径流量年际间随气温上升,总体呈增加趋势.研究成果能够为敦煌水资源管理与生...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大兴区长时段降水及水资源评价的年序列过程.将原水资源评价采用的1956—2000年水文序列延长至2011年。根据延长的水文序列资料评价分析大兴区水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调查分析大兴区近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用水水平及供水结构特征.分析大兴区节约用水水平,预测不同水源可供水量,初步提出新机场水源解决对策。同时指出了大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成果对北京新机场以及新航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述三江源区降水、径流、蒸发水文要素的特征描述,指出了它们的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水资源的区域组成及各源区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三江源区的水资源特性。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水资源量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黄河流域1956—2000年长系列降水量、蒸发量等水文资料,计算了河川天然径流量和分区水资源量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黄河流域年均天然径流量为534.8亿m3,分区水资源量为719.4亿m3;黄河流域水资源存在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水沙关系不协调、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枯水段长及水土资源分布不一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域内的降水及径流时空分布、年际变化,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乌什塔拉河径流、洪水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得出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周期,为合理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流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水源区,其水资源状况的变化对实现我国新发展格局有重要影响。基于SWAT模型对嘉陵江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探究了1981-2020年及典型年嘉陵江流域的蓝、绿水时空分布特征,采用Mann-Kendall(M-K)分析年际间蓝、绿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31 mm,为蓝、绿水资源量之和,蓝水资源量多年均值为386 mm,占降水量的41.5%;绿水资源量多年均值为545 mm,占降水量的58.5%,1981-2020年流域降水量和绿水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蓝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特枯水年、平水年、特丰水年的蓝水资源量分别为165.61、456.71和643.70 mm,绿水系数在典型年变化差异较大。空间上,流域内蓝水资源量、绿水资源量与降水量的分布特征相似,呈现从上游到下游先减小后增大、西少东多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吐鲁番盆地1987—2017年降水数据,分析了近30年该地区降水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并对降水的趋势性进行了分析。对吐鲁番盆地1988—2016年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了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并运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出地下水位埋深分布及变幅。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吐鲁番盆地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30年吐鲁番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夏季),夏季降水总量占全年降水的50%以上;降水的年际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地下水位埋深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南盆地地下水位埋深0~50 m,北盆地埋深在50 m以上。不同地貌区年内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呈现出不同形态,整个盆地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逐年增大,近30年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埋深增加了5.5 m。降水和潜水蒸发与地下水位埋深不存在相关性,开采量是影响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水科学与水工程》2015,8(4):263-272
With a focus on the difficulty of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degree of nonuniformity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56 to 2000 based on a cloud model.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both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oud model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ecipitation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a cloud model, it is possible to intuitively describ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in cloud images.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geographic locations. Downstream and coastal areas have a larger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with greater uniformity and stronger stability in terms of tempo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possess larger amount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years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show greater nonuniformity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local precipitation is small, and no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ecipitation. Th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1956 to 2000,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clin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enhanced.  相似文献   

14.
选取南四湖流域鱼城、孙庄等8个监测站点,利用其1952-2015年的实测水文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Morlet小波变换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降水、径流、蒸发等水循环要素变化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径流量和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各水循环要素的年际变化周期都有多种时间尺度相互嵌套,降水量和蒸发量的主周期为25a,径流量的主周期为31a;水循环要素的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量集中在6月-8月,径流量的峰值较降水量滞后1个月,蒸发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2)空间分布不均匀,表现为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趋势,径流深的空间分布格局吻合于降水;湖东区域水循环要素的变化大于湖西区域;(3)流域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云模型引入到降雨量时空分布特性的研究中,并对广东省东江流域内57个1956-2000年的降雨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东江流域降雨量在汛期的降雨最为稳定,枯季次之,而年降雨量的稳定性最小;(2)降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比时间上分布更为离散、更具有不稳定性,且在1956-2000年间空间分布除极端(极大和极小)年份外总体上呈现出离散度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增强的趋势;(3)基于云模型的降雨时空分布特性分析可有效、直观地研究降雨量在时空上的变化特点,这为探求降雨等水文要素在时空分布上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为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承德市1956年─2000年45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得出承德市降水分布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分布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连续4年降水量低于年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利用1956年─2000年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资料,运用高桥浩一郎的陆面蒸发公式,求得各月蒸发量,并求出可利用降水,得出承德市地表水资源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变化特征基本相似,地表水资源呈减少趋势。春季是承德市最易出现干旱的季节,可利用降水量仅占全年的9%。提出了缓解和解决地表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开源节流节约用水和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束龙仓  殷晓然  袁亚杰  吕岩  鲁程鹏  刘波 《水利学报》2021,52(10):1151-1162
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具有复杂的过程,受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以松花江、黑龙江、挠力河及乌苏里江4条河流作为边界的三江平原典型区为例,通过补充水文地质勘察,结合2000—2018年河水位及地下水位动态的空间分布,对该地区河流代表性河段河水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典型区四周河流代表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较强,研究期内50%以上的年份两者的水位变化呈显著或高度相关,其中松花江富锦段地下水位与河水位相关性最强,挠力河菜咀子段和乌苏里江海青段次之,黑龙江勤得利段最弱;多年平均背景下,挠力河菜咀子段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松花江富锦段、乌苏里江海青段及黑龙江勤得利段皆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松花江富锦段多年平均地表水地下水单宽交换量为10-2m3/(d·m)量级,黑龙江勤得利段为10-5m3/(d·m)量级,挠力河菜咀子段为10-3m3/(d·m)量级,乌苏里江海青段为10-3m3/(d·m)量级;相关系数与地表水地下水单宽交换量大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越大,单宽交换量越大,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各河流代表性河段单宽交换量均存在减小趋势,其中乌苏里江海青段趋势显著,松花江富锦段趋势最小;松花江富锦段单宽交换量年际和年内波动强烈且均占主导地位,年内尺度下仅6月份为显著减小趋势,未构成年际尺度下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水量交换变化频繁、规律性较弱;黑龙江勤得利段年际及年内尺度波动均占主导地位,与松花江情况类似但波动程度较弱,年内尺度下不存在显著变化趋势,因此未构成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挠力河菜咀子段主要以年际尺度波动,1—5月存在显著减小趋势,但未增大年内尺度波动,且未构成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乌苏里江海青段主要为年内尺度波动,6—9月及12月的显著减小趋势增大了年内波动,且构成了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三江平原典型区水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该地区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增江流域17个雨量站1956—2015年的逐年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 EOF经典正交分解、 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用层次聚类法对研究站点进行分类和分区,以研究60 a来降雨中心的移动轨迹。结果表明:①增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098.3 mm,呈现微弱下降趋势,1976年为突变点,1976年以后进入降雨偏少时期,主周期由原来的6 a及2 a突变为5 a。②60 a来流域东北部和西部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西北部至东南部一带呈现微弱的减少趋势。③ EOF分解展示了高值区与低值区分布,左右岸区域呈相反的分布形态。④1973—1975年及2010—2015年,高值区和低值区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19.
吴成国  王晓宇  金菊良  周玉良  白夏  崔毅 《水利学报》2022,53(11):1304-1316
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目标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集成化管理实践的重要思路。为有效描述水资源空间均衡不同子系统及均衡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特征及整体均衡态势,提出从水资源承载压力、支撑力及调控力三大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角度出发,采用集对分析三元联系数刻画不同均衡指标与相应承载等级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属性,利用有序度熵与三元联系数耦合模型表征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整体均衡态势及其变化趋势,并依据减法集对势诊断识别制约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基于有序联系度熵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方法(OCDE)。上述方法在安徽省不同地市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的应用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最高,皖中次之,皖北最差,全省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整体均衡态势呈现逐渐改善的趋势,且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是制约全省及不同地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均衡态势变化最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上述计算结果与安徽省历史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基本一致,表明构建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合理有效,可为制定和实施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措施及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宁波市白溪水库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衡量入库流量的年内分配情况,通过极值比、变差系数、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探究白溪水库降雨量、入库流量/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运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有序聚类检验探究径流量的可能突变年份,根据Morlet小波函数分析径流量的周期性。研究结果表明:受梅汛、台汛影响,白溪水库月入库流量呈双峰型曲线;降雨量的极值比、变差系数比入库流量的小,各阶段降雨量和入库流量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白溪水库年径流量呈略微增长趋势,其变化率为0.0 035亿m~3/a;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4亿m~3,近10 a平均径流量为2.68亿m~3;白溪水库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71年,且存在着21,10,4 a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