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2008年金融危机及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创业现状的调查,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从政策环境、创业培训、金融服务、风险预警等方面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7个方面的分析,对新老两生代农民工进行了界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群体,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较好的社会文化成长环境以及当前国家良好的制度及政策等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创业竞争力薄弱、两重身份边缘化、创业融资困难等劣势和威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采取的战略,以期能为更好地促进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作用3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重要意义,并以湘西凤凰县为例,具体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构想,建议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民族乡村旅游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方面着手,并具体阐述了相关策略,以期增加农民收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存在着留城与返乡的双避冲突、合家团圆与高收入的双趋冲突、向往现代生活与回避城市高消费的趋避冲突.农民工心理冲突来源于实际收入水平低,具体原因是区域经济落后、货币收入低、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低.因此,为破解农民工的心理冲突,应统筹区域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激励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建立城乡一致、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秀山县地处渝湘黔三省(市)结合部,总人口65万,农业人口占85%以上,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万人以上.金融危机以来,秀山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交通大改善、环境大优化,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实施"人才回引,信息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战略,在大力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归雁经济"的同时,借助"归雁效应",探索"归雁招商",引进深圳夏朗通信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实施年产500万台NAMO手机生产项目,配套发展电子通讯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对"以招商模式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我国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的阶段,其伴随的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角度对农民工进城进行分类,运用资源重新配置的分析视角,探讨农民工进城创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农民工进城行为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主动和被动的效应之分,从而资源重新配置所产生的效率也有差别,进而对城乡二元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鼓励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农民工进城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延伸和优化农业产业链,从长远的角度看,它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向共同优化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争辩与实践探索,分析了皖江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指向与保障的层次:农民工第一层次社会保障重在实施工资支付保障、工伤保险;第二层次强调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第三层次则是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提出了构建皖江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策略:推行区域内联动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社会统筹的大病医疗制度;建立多层级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积极的农民工就业与创业指导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每年春节,都是农民工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大城市在这个时候,往往出现很多"荒",比如:"保姆荒"、"快递荒",甚至有时送水工没有了,理发师傅也回家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体会到了不方便,想下个馆子,门上贴着"正月十五正式营业".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给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较大冲击,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出现农民工因失业大量返乡的现象.这样的经济环境给社会许多方面带来挑战,可是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却是发展的机遇.面对机遇,我们应该从农村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其的投入和政策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形式进行调整.让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的城镇化进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人口流动受限.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面积向城市转移,"农民工"成为本时代的新热点.在全球盒融危机的撼动下,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在各地呈现新变化.立足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状况和学者的长期研究,结合笔者访谈本文以农民工通乡创业为重点,对金融危机后劳动力转移的利弊条件及合程构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