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若嘉  黄心渊 《电子测试》2014,(18):147-149
移动终端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被逐渐应用于数字化博物馆的信息交换中。文章从分析目前移动终端在博物馆信息展示中的多种应用入手,找出移动终端在参与博物馆展览展示时的信息流特征。在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中几个概念交叉的地方找出在移动终端的参与下博物馆信息展示方式的变化,从而明晰其在博物馆信息展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9,(12):140-143
为解决历史博物馆的空间与时间局限性,采用可视化交互技术设计数字化博物馆动态全景虚拟展示系统。通过数字化博物馆设计模块获取可使用的物品信息列表,生成VM文件;利用数字化博物馆浏览模块分析VM文件,将二维平面图拉伸变化为三维空间图,提供给浏览者浏览使用。系统软件设计数字化博物馆技术构建流程,采用线性化算法运算点击次数,根据点击次数反映权重实现字体可视化,构建标签云组件,提供交互服务,便于浏览者高效了解博物馆信息。验证结果显示该系统虚拟展示效果佳、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博物馆的数字化及多媒体技术在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文章以计算机技术在博物馆发展中起到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展开研究,着重介绍了安徽博物院门户网站、虚拟博物馆、触摸屏导览系统在博物馆应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全息技术通过精确“裁剪”光场,可以模拟具有运动视差和深度线索的真实立体场景,为观众提供裸眼立体视觉的增值体验。激光全息技术与展览展示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展览中心、博物馆、博览会、科技馆、图书馆、档案馆、城市规划馆等展示场所。全新的展览方式,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也为会展行业开辟了新的营销思路。本文分析了交互式、全彩、宽视角等激光全息技术在展览展示中的应用,总结归纳其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激光全息技术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全息技术与展览展示的结合、光源选择、散斑抑制、关键器件研发、外围环境条件等)以及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陈列展览中融入互动体验,是博物馆展陈模式的突破性改革,使得博物馆展示形式变得更为生动,提升展览展示的吸引力,更有利于传递文物及图片资料背后的文化信息。博物馆陈列中的互动体验展示是将教育模式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单一转向多元的手段。本文将探讨互动体验展示的形式种类,并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进行互动体验展示的体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系统的介绍博物馆展陈电子留言系统的产生原因、发展历史、技术应用、成果展示等方面的情况,充分阐释了博物馆展陈电子留言系统的对博物馆和博物馆展览陈列的重要作用,并且对未来博物馆展陈电子留言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展望,阐释了未来博物馆展陈电子留言系统的的前景,做出了博物馆展陈电子留言系统必将引领更多的观众参与展陈之中,为博物馆管理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为观众实现更加人性化的博物馆体验,促进博物馆展陈社会功能的实现,最终为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功能的大胆预测。  相似文献   

7.
叙述数字化博物馆的内在含义和发展策略,从虚拟博物馆,丰富博物馆的陈列语言,充分展示文物,导航讲解的运用这三个方面重点探讨数字技术在革命纪念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一、导语 在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展览展示行业多媒体显示系统的运用日渐普及。与传统静态展示方式相比.多媒体展示手段拥有诸多显著的优点。而等离子拼接系统凭借出色的清晰度、色彩、拼缝、耐候性等特性,在大型博物馆、科技馆、礼堂、指挥中心、房地产等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Web技术构建数字化博物馆网站系统是现在较普遍的技术实现手段,结合徐悲鸿数字化博物馆网站的实际项目,论述使用ASP.NET2.0技术开发语言实现对普通二维图像数据内容存储的实现过程,在数字博物馆研究课题中展示了二维图像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方法,进行了方案分析,论述了其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封冰 《电子技术》2023,(2):354-355
阐述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包括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博物馆藏品安全等级、体现博物馆的科技水准,探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创新与实践策略,构建全面的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热门站点     
热门站点艺术博物馆网站·艺术博物馆与展览通过艺术博物馆与展览(ArtMuseumsandExhibits)站点,您可以访问网络上的许多博物馆:商业美术馆、电子美术馆、卢浮宫博物馆、新西兰国立博物馆、摄影艺术展览……http://wwart.com/m...  相似文献   

12.
《电子科技导报》2006,(2):88-113
历时3年,一个以中医药为内容,以数字化方式收藏和展示中医药文化遗产的虚拟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如今已初具规模,日前在京通过了二期建设的验收。这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医药,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于2002年下半年决定用最新的IT技术筹建一座“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彭洁 《电子世界》2013,(18):219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体展览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悦 《通讯世界》2016,(23):59-60
博物馆对于传播文明、提升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全景技术在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开创博物馆展示新模式,有效弥补实体博物馆的缺陷,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全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前期分析、实施流程、终极效能,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实施重点做好四个步骤:素材采集、图形制作、全景漫游系统制作、虚拟展示等.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技术以多维度模拟仿真为特色,给观赏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无疑给博物馆陈列展览和服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我国许多博物馆在各自不同的经济、人力等条件下,进行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的程度不一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博物馆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展览中去。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便捷、低成本、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等特性,不但能更好地展示出展品所蕴藏的文化含义和历史底蕴,且更有利于观众更好地生动形象地获取展品知识和信息。文章对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据通信》2008,(12):11-12
CCBN2008是广电行业数字化、网络化、传输网络数字化的全面展示,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模拟技术、数字技术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设备生产商、内容运营商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全面展示。这充分表明广电行业的数字化融合化转型正处于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8.
多屏拼接、多屏分割在前目的博物馆、展览馆、交管局、学校、部队等等越来越多的行业都有重要的应用。从展览展示到指挥控制,从科研设计到教育培训,多屏显示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跟领域。  相似文献   

19.
展览展示屏 改革开放的春风将展览展示带进国际化的轨道,从最初的展板加小画册到如今的实景加动画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的载体方式一直随着显示技术的变革改变着。近几年载体方式的变化很明显,从90年代初的电视显示~U2000年后投影实用化,再到如今的LED显示技术的成熟。这种可嘶艮据需求任意拼接出屏幕的显示技术对于个性化的展览展示再合适不过了,可以看做像素“魔术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展览展示中所需要表现的往往是符合展览展示本身主题的内容,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电视画面所能展示的,屏幕形状有竖也有横,甚至不规则的异形,这也对显示内容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感官设计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泰山皮影数字博物馆的虚拟展览进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数字化系统的建立将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共享,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功能的充分发挥。从非传统泰山皮影数字博物馆的用户心理需求和用户特点出发,基于用户体验的非传统泰山皮影数字博物馆用户界面视觉层设计,探讨非传统泰山皮影数字博物馆在使用非传统数字平台过程中的文化心理、视知觉和舒适性,并探讨非传统泰山皮影数字博物馆的界面层。它主要集中在视觉层次设计的三个方面:色彩、文本和布局。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网格系统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氛围,使用户在视觉上体验更好。通过界面的文化元素展示和美感,使设计带给用户美好的用户体验,引导用户完成交互过程。通过保持界面的可用性,有效地控制界面的文本、颜色和图像,确保它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项研究试图为用户创建一个身临其境的过程,以获得一个难忘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