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平原河网地区水系连通,闸泵工程众多,工程调度中存在引水缺指导依据、引水时机欠科学等问题。考虑河道水位与生态需水的逐月变化,提出了基于河道适宜生态水位区间指导闸泵工程引、排水调度的计算方法。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将年内水位划分为3个水位管理期,确定河道适宜生态水位区间并进行修正,以适宜生态水位作为控制目标,对工程现状引排水量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1)高水位时期(7—10月),适宜生态水位区间为1.77~1.99 m;过渡时期(4—6月及11月),适宜生态水位区间为1.54~1.95 m;低水位时期(12月—次年3月),适宜生态水位区间为1.46~1.77 m;(2)在满足适宜生态水位区间的基础上,6月中旬及下旬需增加引水287.56 万m3、399.56万m3,其余时段均应减少引水量,共减少引水量6 064.11 万m3,7—9月需减少引水量最大。适宜生态水位思路能够客观反映河网水位年内实际变化,便于水利部门管理,给出的基于适宜生态水位约束下工程需调整的引、排水量,可为平原河网地区引排水工程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 工程概况 莒南县大山水库灌区横沟引河从锈针河左岸横沟村西南引水,设计引水流量0.5m~3/s,灌溉面积80hm~2。初建时为无坝引水,仅设渠首闸一座,宽1m,高1.2m,闸底高程51.63m。正常引用河道迳流和上游灌区弃水,效益十分显著。但河道砂量超采,致使河床下切,河水位逐年下降不能满足引水要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4,(4):56-58
采用MIKE21水质水动力综合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方案下北川河生态河道10#生态湖的流场及水体交换情况,分析了湖区水体在不同引水条件下发生置换的效率。结果表明:在湖体西北部新开一个引水口,新开引水口引水流量为1.5 m3/s、原有引水口流量为0.5 m3/s时,既能大幅度改善10#生态湖水环境质量,又能减少调水时间并节约水量,为最优设计方案;但在湖区现有设计形态下,湖区存在多处死水区域和水体交换能力较差的区域,可能成为湖区潜在的水质重污染区和富营养化高发区,需进一步优化现有湖体设计形态。  相似文献   

4.
汾河清水复流生态调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河道单元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对汾河河道来水、供水的分析,计算不同规划水平年方案下汾河主要控制断面流量过程,确定了汾河复流的合理生态用水量。结果显示:现状年汾河河道生态基流除汾河二库以上河道之外,以下河道均不能得到完全满足。为此,河道生态环境状况比较严峻;河流生态方面考虑满足河道基流生态需水及河滨带生态中水平用水,在万家寨引黄3.2亿m3、沁河引水7 304万m3的情景下,基本可满足汾河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5,(12):142-145
随着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运用,黄河下游河床冲刷下切,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主河槽下切明显并北移,引黄闸实际引水能力远小于设计引水流量,需降低闸底板高程才能满足引水要求。整理2001—2013年花园口站水情资料,综合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中的黄河下游冲刷预测成果,确定花园口引黄闸闸址处河道冲刷速率及拆除重建新闸设计引水位。考虑花园口闸引水需求及闸后泵站使用要求,确定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推求计算工况与上下游边界条件。拟定不同闸孔宽度,采用《水闸设计规范》推荐公式计算闸室过流能力,绘制新闸引水体系水面线,确定能够满足上下游边界条件的新闸闸底板高程为86.79 m(闸孔净宽2.5 m)。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太湖流域北部一维、二维耦合的河湖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运南段主要无闸控支河设控前后对引水沿线河道和滆湖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孟河运南段支河口门设控下,引水后运南段河道水位、流速将明显上升,经北干河东侧入滆湖流量有所增加,但支河闸控有利于北干河西侧分流比升高,支河口门东侧闸控将导致滆湖北部水体交换能力降低、水动力有所减弱,滆湖东侧出湖河道流量受新孟河运南段支河闸控的影响较小。为提高新孟河工程引水效益,探讨提出了支河闸控方案在引水期、非引水期和应急排水期等时期的实施建议,为新孟河工程运行及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巢湖2020年汛期超历史洪水为例,建立了多闸联合调度的裕溪河-牛屯河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模型,用于模拟分析巢湖洪水外排过程及闸门调度对裕溪闸-牛屯河环形河网的影响。以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模型能够可靠预测巢湖闸下环形河网水动力过程,并能预测闸门启闭影响下的河网水量动态分配情况。(2)铜城闸作为关键节点闸门,其开启分洪可以增泄巢湖洪水,但同时也降低了通过裕溪闸的泄流量,巢湖闸增泄量约占铜城闸泄量的1/3~1/2。(3)过度利用铜城闸分洪会造成裕溪闸泄洪能力发挥不足,从而会增大牛屯河的防洪压力。2020年洪水期间,得益于适时适度地开启铜城闸进行分洪,增泄了4亿m3水量,相当于巢湖水位平均下降约0.46 m。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合理运用铜城闸的防洪减灾功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与分析了引江济渭工程不同引水方案对渭河下游河道和潼三河段冲淤及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计算方案考虑了1981-1990年的丰水系列和1991-2000年的枯水系列两种水沙条件,汛期引水量分别为30亿m^3、50亿m^3和100亿m^3的不同引江济渭工程规模及5种引水量分配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引江济渭工程的实施对渭河下游河道减淤和潼三河段冲刷及降低潼关高程将产生一定的作用,随着引水量的增加和分配方式的优化,作用将更加明显。当引水量为30亿m^3和50亿m^3、调蓄水库采用汛期月调节(引水量分配方式4)时,计算10年末渭河下游河道由累计性淤积转为累计性冲刷甚至年内冲刷。丰水系列下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可分别比无引江济渭工程情况减少1.4334亿m’和1.7034亿m’。潼关高程可分别下降约0.53m和0.97m;枯水系列下渭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可分别比无引江济渭工程情况减少1.3056亿m^3和2.0415亿矗,潼关高程可分别下降约0.83m和1.16m左右;丰水系列所需调蓄库容比枯水系列的大。相应于引水量为30亿矗和50亿m^3,丰水系列所需调蓄水库库容分别为4.42亿m^3和5.59亿m^2。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概况 位山引黄闸位于东阿县位山险工,为开敞式钢闸门混凝土水闸,全闸共8孔,单孔宽7.7m,高3m,底板高程为37.1m,为Ⅰ级建筑物。由于华北北部地区连年干旱,天津市严重缺水,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从2000年10月15日至2001年2月底,由黄河位山闸引水10亿m~3.向天津市送水4亿m~3。为保证在应急调水期内,位山闸达到日均引水流量100m~3/s,需要实施位山闸应急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非恒定水动力学水流泥沙方程,建立了黄河下河沿~头道拐河段一维水沙输移数学模型,分别采用1997-2002年和2003-2006年的黄河水文、泥沙等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运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1997-2006年宁蒙灌区引水对河道水沙变化的影响,分析认为:宁蒙灌区每引水1亿m3,头道拐断面相应径流减少量0.69亿m3,每净引水1亿m3头道拐断面径流则减少1.02亿m3;相应输沙减少量分别为40.9万t和60.7万t;河道淤积变化量1 432万t。汛期引水对河道输沙变化的影响大于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汛期引水引起的头道拐断面径流减少量占引水期径流减少总量的50%,而相应的输沙减少量则占输沙减少总量的73%。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太湖流域跨界水环境治理中不同区域利益失衡的问题,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确定流域水流生态补偿主客体,通过流域重要河湖和跨省(市)水环境治理投入测算补偿标准,提出了以废水排放量、用水量和人均GDP共3项指标测算各省(市)筹措资金,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补偿两个方面确定资金分配量。以2017年为基准年,进行了流域水流生态补尝方案资金筹措和拨付测算。补偿标准为30亿元,除中央引导性资金15亿元外,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筹措资金分别为7.09亿、3.00亿、5.91亿元,资金拨付量分别为12.43亿、8.13亿、9.45亿元。各省(市)出资比例基本与其在流域内所占面积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各省(市)资金拨付量与其在流域上下游空间布局和水环境治理任务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京市复杂供水系统多水源联合调配与管理,依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规划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控下,充分考虑水行政主管部门调配管理目标与约束,绘制了基于水源-工程-单位(水管系统)-用户的多维嵌套北京市供水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北京市多水源联合调度模拟模型,实现了用水管控、水源配置、水量调度统筹的多水源联合调度。计算结果表明:2019年全市用水管控39.6亿m~3,考虑输水损失和干流补水后,由本地新水供水20.3亿m~3,利用再生水11.5亿m~3,调用南水北调水9.7亿m~3;在现状工程条件下,为满足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和城区重点区域河湖基本生态需求,可充分调配南水北调水约9~10亿m~3;通过加大调水可进一步恢复本地水源储备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可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日常水量调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实施效果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沿黄地区及相关地区供水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分析表明:截至2004年,每年增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7.01亿m^3,流域内累计增加GDP147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引江济汉工程系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配套的汉江中下游4大工程之一,工程拟主要采用人工渠道自长江枝江-荆州河段引水,跨越荆州、潜江境内众多的公路、河流、湖汉后,在潜江市高石碑-东荆河口一带入汉江,初拟年均调水量93亿m3;工程兴建将近距离沟通长江、汉江两大河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丹江口以下河段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和水文环境.在阐述引江济汉工程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拟建渠道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对其线路方案提出地质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除鄱阳湖和洞庭湖外,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基本以涵闸形式连通江湖。由于缺乏水体的自然交换,此类湖泊经常出现水质超标的情况,特别是枯水期。以华阳河湖群为例,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研究了其进行生态调度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华阳河湖群TN、TP浓度随水位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当湖群水位超过某值(13.5 m)后,浓度下降趋势变缓,且湖群9月下旬多年平均水位高于现行非汛期控制水位,因此,利用华阳和杨湾闸进行湖群非汛期生态调度是可行的。在考虑现行闸门调度方式、江湖关系、确保防洪安全和水环境改善4个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华阳河湖群非汛期生态调度方案,即利用杨湾闸和华阳闸控制湖区10—12月份水位控制在13 m,1—2月份控制在12.5 m,3—4月份控制在11.8 m。  相似文献   

16.
西北诸河区1956—200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 275.7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 173.94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01.80亿m3。西北诸河区水资源总量并不匮乏,但存在严重的水土资源不平衡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西北诸河区存在区域性缺水的问题,在部分地区十分严重,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原地区的湖泊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恶劣,常位于人烟稀少的无人区,实地获取湖泊的基础数据十分困难。为了解决高原地区湖泊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的监测、评价、研究等方面比较滞后的问题,以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盐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监测集成系统,获取盐湖湖泊全方位的基础数据,并对可可西里盐湖的面积、水位、容积及湖泊潜在溢出路径等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盐湖湖泊面积从2015年1月的147.41 km2增长至2018年12月的196.27 km2,4 a期间增长面积达48.86 km2,增长率达24.9%;湖泊容积由19.116亿m3增长至33.878亿m3,4 a期间增长容积达14.762亿m3,增长率达43.6%。通过建立基于高原湖泊的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监测系统,获取高精度的高原地区湖泊的基础数据,能为可可西里盐湖流域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整治城市河道(湖泊)时,人们往往只考虑满足水力技术要求,而忽视了其在城市中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及水环境的认识增长,城市河道或湖泊治理过程中,生态化改造及景观设计日渐成为主流,南昌也先后启动了抚河故道及玉带河引水活化工程.艾溪湖湿地公园的建设、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等,改善了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主要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萍  高丽娜  孙翀  孙政 《水利学报》2016,47(1):94-100
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是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河湖生境形态、生物及栖息地状况等方面,构建了包含生态基流满足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湖库富营养化指数、纵向连通性、重要湿地保留率及鱼类生境等6个指标构成的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全国673条河流、97座水库和100个湖泊湿地共计1006个规划河段和湖库的水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分析了我国各大流域河湖面临的水生态问题。研究成果对我国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贺恭 《水力发电》1996,(3):7-12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为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实行质量、工期和造价三控制。1995年三峡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其中建安工作量为31.4亿元,为计划的101.8%;共完成土石方开挖4830.4万m^3,土石方回填1528.1万m^3,混凝土浇筑131.1万m^3。为保证1997年大江截流,目前要重点抓好右岸导流明渠工程、临时船闸及下航道工程、二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