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了提高液压支架的机械控制能力,利用电液换向阀完成支架控制箱动作控制。该文采用流体动力学仿真了电液换向阀的动态特征及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时间到达0.14 s时二级阀芯发生运动,出口流量快速增大至一个峰值状态;随着阀芯到达一个稳定运动状态后,换向阀也达到1013 L/min的稳定出口流量。换向阀在高压大流量系统内工作时将会快速到达峰值压力,产生液压冲击作用并使支架立柱受到破坏。当流体由阀套流至阀芯时因为过流断面的面积会迅速降低,使压力下降4.1 MPa,形成压力集中损失的区域,同时在阀芯的主流道区域还会形成均匀的压力分布状态。从阀口的下游最初进入阀芯的主通道位置时将达到最大流速,等于109 m/s,表明该部位形成了最小的过流面积。  相似文献   

2.
1QCX5(MS—K)系列磁力起动器工作原理附图线路原理图接线方法:①R,S.T三相电ffi输人端;②U,V,W至电动机;③97,88至压力开关开启ON钮后,继电器J吸合,接触器C线圈两端AI,AZ通过压力开关K,继电器(J)的2”、3”触头分别接通电源输人R,S端,接触器吸合,压缩机开始工作,当压缩机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压力开关K断开,接触器控制线圈两端失去电压,(释放压缩机)电机停止工作,在用气时,气泵内的气压会逐渐减少,当气压下降到一定值时,压力开关K接通C闭合,压缩机重新启动,如此循环,并起到自动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QCXS(MS—K)系列磁力起动器工作原理附图线路原理因接线方法:①R,S,T三相电源约人端;②U,V,W至电动机;③97,88至压力开关开启ON钮后,继电器J吸合,接触器C线圈两端AI,AZ通过压力开关K,继电器(J)的2“、3”触头分别接通电源输人R,S端,接触器吸合,压缩机开始工作,当压缩机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压力开关K断开,接触器控制线圈两端失去电压,(释放压缩机)电机停止工作,在用气时,气泵内的气压会逐渐减少,当气压下降到一定值时,压力开关K接通C闭合,压缩机重新启动,如此循环,并起到自动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精冲模设计     
精冲模具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精冲压力精冲压力的计算是模具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计算方法如下(图1): 总压力: P=P_1 P_2 P_3 P_4 冲裁力:P_1=L·S·τ·K; 压边力:P_2=c·P_1 反压力:P_3=f·P_1; 推件力:P_4=(0.07~0.1)P_1式中L——剪切线周长(毫米);τ——材料抗剪强度(公斤/毫米~2);  相似文献   

5.
多路换向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液压元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主机的工作可靠性。负载反馈型手动多路换向阀则将负载反馈(压力补偿)原理应用于多路换向阀中,大大降低了无功损耗。下面介绍我厂自行研制的负截反馈型手动多路换向阀。一、负载反馈型手动换向多路阀的工作原理在现有的液压传动系统中,多路换向阀用于定量泵系统,采用改变阀口开度来调节通过节流阀口的流量,以实现对负载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此种工况时,油泵输出的多余油经溢流阀在调定的压力(为系统安全压力)下溢流至油箱,无功损失相当大。另一方面,节流  相似文献   

6.
气动比液压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防漏措施及实现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目前现有自动控制回路中的脚踏阀,不论手动或机动结构,一般静止状态P腔接气源,O腔接排气孔,当按动信号装置时,则气路P—→A腔接通,信号装置复回,靠弹簧复位,气路P与A腔切断。A—→O排空,这种脚踏阀不能与延时换向阀连接使用。为了提高自动控制的作用,现将时间控制换向阀与脚踏阀结构原理及其并联回路分述如下。时间控制换向阀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在比例换向阀上配装三通压力补偿阀和溢流阀,不仅能大大提高比例换向阀的响应频率,使液压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负载变化能力,还可降低液压系统在流量调节时的能量损失,使其成为一种节能型比例电磁阀。该节能型比例电磁阀由比例换向阀1、压力补偿阀2、溢流阀3和阀体4组成。压力油经进油口P进入阀体4后,分为3条回路:一条经压力补偿阀2到达阀体4的回油口T,另一条到达比例换向阀1的进油口,第三条油路与阀体4的测压表相连。其中压力补偿阀2的控制油口与比例换向阀1的出油口A连接,比例换向阀1  相似文献   

8.
如图所示,压缩空气经减压阀通过气流阀进入S_1和S_2,最后进入大气中。 1、当液面低于下限位置时,S_1、S_2均与大气相通,因此压力P_1、P_2均很小,于是,  相似文献   

9.
基于液压多路换向阀组合矩形节流槽流量微动特性的试验和稳态液动力的计算,对组合矩形节流槽油液流入与流出方向的稳态液动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稳态液动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组合矩形节流槽稳态液动力与油液流动方向关系密切,当油液流出组合矩形节流槽时,液动力朝向阀口关闭方向;当油液流入组合矩形节流槽时,液动力随阀芯行程增大由开启方向过渡至关闭方向。由于受到稳态液动力的影响,阀芯的实际控制行程与设计行程存在偏差。在控制启动冲击压力的前提下,采用流入方向组合矩形节流槽结构,阀芯行程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测试带有外控口的液压阀,如图1所示支撑阀的过程中,当A腔通入63公斤力/厘米~2的压力油时,P腔需分别通大气和通入小于5支掌阀职能符号公斤力/厘米~2的压力油并测试各项目。一般P腔油路多采用减压阀加换向阀(一向通大气)来解决,而减压阀  相似文献   

11.
二维电液比例换向阀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二维电液比例换向阀兼具直动式和导控式比例阀的功能:正常工作压力下,比例电磁铁输出的推力通过压扭联轴器使阀芯转动,阀敏感腔的压力差动变化,驱动阀芯轴向移动,与此同时阀芯反向转动,敏感腔的压力又逐渐恢复为原来的值,阀芯到达一个新的平衡位置,实现对阀芯位移的液压先导比例控制;当工作压力为零时,则由比例电磁铁直接驱动阀芯。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压扭联轴器不仅可以实现直线-旋转运动转换,还可将比例电磁铁的驱动力放大,使其能有效、可靠地驱动阀芯转动,从而提高其比例控制性能和工作可靠性。通过2D阀的建模、动态仿真及稳定研究,弄清2D阀的关键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建立2D阀的稳定条件,为其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2D阀试验研究,测得直动与导控两种工作状态下主要性能曲线与指标,试验表明2D电液比例换向阀不仅可以实现直动和导控的功能,而且通过先导控制可以有效克服液动力和摩擦力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证明了2D阀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李优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6):57-59,64
鉴于方向控制阀作为液压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其动态特性对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冲击振动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基于AMEsim分析某型电液换向阀的动态特性,发现阀口开度在0.5~2.8 mm(占阀芯行程约6.25%~35.0%)时阀芯产生冲击和振动,进回油口流量在阀芯位移为4mm(占全行程约50.0%)后不再变化.说明控制孔的直径与换向阀二级阀芯的启动响应时间成反相关关系,同时还影响阀芯的振动剧烈程度和恢复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1.液压回路工作原理斗杆是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一部分,其液压回路如附图所示。由发动机1输出动力给主泵的前泵2和后泵3以及先导泵4,使其输出工作压力油和先导压力油。驾驶员启动挖掘机后,打开安全锁操纵手柄,先导安全换向阀6阀芯移位,打开先导泵4到先导阀8的油路。当操纵先导阀8手柄执行挖掘动作时,先导压力油流经先导阀8后分为3路:第1路经过斗  相似文献   

14.
油缸液压锁     
该阀安装在QD—25C爆破孔钻机上,作为支腿油缸和立塔油缸的液压锁。实践证明,它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兼有锁紧和过载保护作用。结构完全相同的上、下两阀Ⅰ、Ⅱ,装在油缸体(1)上。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阀芯(2)、阀套(3)、单向阀座(5)、端盖(7)及调整垫(8)组成。A、B油口分别接通油缸上、下腔。E、R通换向阀进出口。职能符号如图2所示。当高压油以换向阀进入E时,推动上阀Ⅰ的单向阀座(5)向左移动,E和A通,油从E经A进入油缸上腔。同时高压油从E口进入  相似文献   

15.
某设备的局部气动原理如图所示。换向阀在a位时,气流经P、A口进入气缸左腔,推动活塞向右运动。b位时,气流经P、B口进入气缸右腔,推动活塞向左运动。故障表现为工作时排气口R、S漏气不止,系统建立不起压力。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杨敬  权龙 《液压与气动》2022,(12):32-41
针对汽车起重机变幅油缸快速运动压损高、定位精度差问题,基于泵阀协同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策略,提出了双阀芯并联结构的双阀芯比例换向阀。不同直径的控制阀芯并联于同一换向阀体内,针对变幅系统的运行工况,采用ANSYS软件对阀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阀芯比例阀变幅阀芯全开时压损比现有多路阀降低0.45 MPa,最高温升减少5.9 K,变形量减少0.0097 mm,对于微小流量具有更高的控制分辨率。  相似文献   

17.
<正>1款14t叉车,当其配装纸卷夹属具作业时,其液压系统温升过快。本文在分析该叉车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法。1.工作原理该款叉车液压系统采用定流量开式回路,主要由液压油箱1、吸油过滤器2、齿轮泵3、多路换向阀4、测压表5、左旋转缸6、右旋转缸7、左夹持缸8、右夹持缸9、回油过滤器10等组成,如图1所示。当叉车工作时,齿轮泵3通过吸油过滤器2从液压油箱1吸取的油液,从多路换向阀4的P口进入多路换向阀4。多路换向阀4有4  相似文献   

18.
想想看     
┌─┐│II│└─┘1.柱塞泵之柱塞圆柱面为何做成多条环形梢了2.液压换向阀之阀芯为何做成斜锥式(l处)了3.联结压力表的管路,为何于日卜接得较长并盘成蛇形状了本期“想想看”答案{ 1.在液压元件中,诸如柱塞泵之柱塞、客种压力阀之阀芯等构件。其功能都是控制液体压力的大小或  相似文献   

19.
应用C FD软件FLU EN T对一种新型插装式二位四通水液压换向阀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阀内产生压降、能量损失、压力波动、振动及噪声的主要原因,并对阀芯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阀芯前端缓冲头上开设节流槽,去除阀芯前端的退刀槽,锐缘倒角圆角处理和加大阀口开度,可使阀口流速放缓,阀腔内湍流脉动、漩涡流、压力波动等现象减少,常闭插装单元压力损失降低41%,最高湍流动能降低21.1%;常开插装单元压力损失降低了55.6%,最高湍流动能降低了45%.  相似文献   

20.
利用差压变送器测量密封容器液位,常遇到负迁移的情况。负迁移的产生是由下面的情形造成的:当密封容器内的气体是非干燥的气体时,时间久了,便在差压变送器的负压室导压管内形成了凝结液,其高度为h(见图1)。此时的差压变送器: 正压室受压P_+=P_气+Hr_液负压室受压P_-=P_气+hr_液则变送器差压△P=P_+-P_- =(P_气+Hr_液)-(P_气+hf_液) =-(h-H)r_液当H=0时,△P=-hf_液可见,凝结液的形成给变送器的负压室附加了一个压力hr_液。为消除hr_液对变送器的影响,在变送器上安装迁移弹簧,通过调整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