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江成 《云南建筑》2011,(6):118-120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效益的基本保证。2011年6月,是我国第十个“安全生产月”,“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活动主题.再次呼吁我们将落实安全责任作为践行“安全第一”的恒定路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在实处,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时鸿 《建筑安全》2004,19(8):45-46
随着《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在广东省、汕头市有关部门的大力监管和支持下,我公司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连续四年被市评为“先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也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相似文献   

3.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所谓人盯人管理,就是以人的经验为基础,靠的是“婆婆嘴”和监督.所谓制度管理.则是经过科学地总结.形成统一明确的要求,靠的是以制度为蓝本的规范行为。这两种管理都属于“要我安全”的类型。文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安全的内涵融入文化的层面,让掌握了文化的人自觉对安全提出要求,真正成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安全文化可以说是新时期企业安全工作的新阶段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济宁市建工建筑有限公司呈现出滚动式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企业已连续三年保持“省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六年保持“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高扬安全生产主旋律,对安全生产工作真抓实干。回顾安全生产工作走过的历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牟华 《建筑安全》2003,18(10):13-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施工工期缩短,租赁设备不分昼夜的使用,停人不停机等因素,造成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针对生产中的这些隐患,我公司将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作为管理重点,并在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作了一些特殊规定,所以公司几年来从未发生设备安全事故。1999年-2001年荣获“四川省建筑企业安全先进单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龙振江 《建筑安全》2002,17(1):34-35
安全与生产具有相互依存,互为目的的辩证关系。实践告诉人们,安全工作能否做好,首先在于思想和行动上能否真正把安全工作摆在正确位置上。能否摆上位,又首先决定于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高度。领导要始终把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全当作为职工群众办最大的好事和实事来抓。思想认识要深刻,摆位要准确。我们认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反映执行政策的水平。从法制上讲,搞好安全工作本身就是法制的要求,搞不好安全,就是违法行为。从效益上讲,必须清醒认识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安全既是保…  相似文献   

7.
樊永强 《建筑安全》2006,21(10):1-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事故发生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企业如何贯彻实施“预防为主”,我认为必须进行主动的、超前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六在先”。即: 1.安全意识在先。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只有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作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企业必须采用培训教育等多种方式。保证全体员工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相似文献   

8.
抓好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以工程项目为窗口,反映公司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我公司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我公司多年来一直抓方针目标管理,坚持将方针目标管理作为落实“分级管理、分层负责、预控预防”的核心,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我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交流。   1.建立健全企业组织保证体系   ①公司、项目 (子分公司 )分层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张耀忠 《建筑安全》2005,20(8):42-42
近日,北京城建九公司对“安全生产月”活动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和奖励。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北京城建九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活动计划和措施。为营造“安全生产月”活动氛围和效果.公司统一购买了横幅、竖幅、标语、安全条旗、建筑施工安全宣传挂图、安全宣传教育光盘等资料发放到各下属单位。  相似文献   

10.
邹建新 《建筑安全》2002,17(4):44-44
1.安全生产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安全生产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是建筑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保证。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工作体制约束下,各行各业都建有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筑业也不例外,不但有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而且在宣传和落实上占有三个第一,即“企业的第一个文件是安全文号”,第一个大会是“安全生产大会”,执行的第一个教育培训班是“安全生产”学习班。而且在企…  相似文献   

11.
张三元 《建筑工人》2014,35(10):38-39
安全员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兵头将尾”,论职责重任在肩,论岗位举足轻重,工作方法得当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当就会顾此失彼,抓不到头绪。抓安全要做到思路清晰、面面俱到、有的放矢、驾驭全局,通俗地讲就是念好“六字诀”。  相似文献   

12.
曹大淀 《建筑安全》2005,20(6):36-37
“预防为主”是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手段.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正确地进行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针对重大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可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出现.从而达到减少和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谈谈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所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安全管理人员围绕安全生产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就不能放过丝毫的隐患,要做好这些工作.值得管理者进行研究和探讨,我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做到既“动口”又“动手”。  相似文献   

14.
韩永红 《消防月刊》2003,(11):18-18
静宁陇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专业厂家,由于产品易燃易爆,消防安全始终被放在公司工作之首,常抓不懈。多年来,公司坚持“四抓”,构筑条条防线,走出了一条“安全与生产有矛盾。生产让路;效益与安全有矛盾,安全为先”的成功之路。连续2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蔡少雄 《建筑安全》2000,15(11):43-44
洛江区系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泉州市辖区之一。建区以来,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从相对滞后到稳步前进,连续三年实现安全无事故。我们的做法是: 1.领导重视,健全安全监督机构 根据泉州市政府提出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政府统抓”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全区安全工作十分重视,要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关心支持下成立了“洛江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洛江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1998年初,…  相似文献   

16.
严茂林  王延海 《建筑》2008,(3):61-62
安全文化是人们从事安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与安全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近年来,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武广1标项目部通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逐步实践,推出了以“一本手册、一套系统、一套制度、一个流程、一张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安全文化体系,使企业安全工作处于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初步建立了安全长效机制,基本实现了“四大要素”,即人、物、系统、制度的和谐统一,促进了项目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一安全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生命得到保证,身体免于伤害,财产免于损失。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的财产、职工的安全。血的教训,安全就是效益。我们肩负着国家时时刻刻印在我心中。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要时刻把人民和职工的安危放在心上。“安全在我心中”就是要做到“人人事事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基层和基础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基于这一理念,山东省胶州市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切身利益出发,紧紧扭住安全生产“双基”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抓住基层,打牢基础,确保一方平安,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飞 《建筑安全》2007,22(6):52-53
北京住总集团自2005年以来,在安全管理上全面创新推行了“0123”安全管理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全员的安全管理理念,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及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两年来集团的安全生产形势始终保持平稳发展,“0123”模式的推出既是集团安全管理管理理念上的创新与提升,也是集团创新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袁银芝 《建筑安全》1999,14(7):44-46
根据国家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我公司经过长时间的探讨与实践,提出了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程序化控制的科学方法。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体现了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程序控制,就是要变传统的安全管理的“事后处罚”为现代的安全管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