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勇 《中国生漆》1991,10(1):28-29
<正> 从生漆中分离漆酶需要用到有机溶剂,因此,研究有机溶剂对漆酶活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四十年代末,Didier Bertrand报导,2,3-双巯基丙醇(DMP)对漆酶具有抑制作用,加入过最的Cu、Mg、Mn等金属离子后,漆酶活性即可部分得到恢复,原因是金属离子与DMP的结合致使抑制作用发生逆转。Rodionova,M.V.等研究了  相似文献   

2.
<正> 一、从葎草的多酚化合物对α-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谈漆液中生物化学反应漆液中存在有两种突出的化合物,一是酚型的漆酚(它是一种邻苯二酚衍生物),另外一种是促进漆酚氧化的漆酶(它是酚氧化酶)。这两种化合物存在于漆液中,究竟彼此间有什么联系否。我们从葎草中的多酚化合物对于α-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这一角度上试图探索漆酶所以在生漆液中,不同于一般酶的催化作用的原因,希望引起天然高分  相似文献   

3.
设置一系列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离子溶液,探究其对漆酶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中Fe~(2+)、Fe~(3+)对漆酶的抑制作用显著,并分析了离子浓度对漆酶的影响以及不同离子对漆酶的抑制机理。分析表明Fe~(2+)可能是通过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结合影响漆酶酶活,Fe~(3+)可能是通过影响或置换漆酶中的部分铜离子影响漆酶活性,其中因为漆酶的活性中心是由四个铜离子组成,特别分析了Cu~(2+)对漆酶活性的影响,Cu~(2+)可能是通过与漆酶中的酸性氨基酸残基作用或通过影响漆酶的电荷平衡影响漆酶活性。在常见的阴离子溶液中,CO_3~(2-)抑制漆酶酶活,NO_3~-和SO_4~(2-)对漆酶有一定程度的激活,Cl~-轻微抑制漆酶酶活。分析表明阴离子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与底物分子竞争Ⅱ铜中的某一个位点来实现,激活作用可能是通过修饰漆酶氨基酸残基来实现。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离子的复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复配对漆酶的影响方式也不同,但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漆酶活性位点来影响酶活。  相似文献   

4.
周易勇 《中国生漆》1991,10(3):26-27
<正> 精纯的标准样品是漆酶研究的必要基础。1883年,Yoshida在日本漆树中首次发现漆酶。10年之后,G.Bertrand即对漆酶作了初步分离和纯化。本文拟对漆酶的分离纯化方法略作综述如次:  相似文献   

5.
<正> 日本吉田最先于漆树液中发现有一种蛋白质的酶,它可以促进生漆液,亦即漆酚氧化(1883)其后Bertrand(1894)又从柬埔寨的漆科植物与越南漆树液中发现类似的酶,并定名为“漆酶(Laccase)”。关于漆酶的化学,本文作者已有专书叙述(参考:甘景镐著生漆中的化学,科学出版社,1984),关于它的活性点的结构与功能,已有叙述,但还未能尽揭其奥秘。主要  相似文献   

6.
利用米曲霉菌漆酶对偶氮染料酸性橙进行脱色实验,考察反应时间、pH、加酶量、温度、染料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催化酸性橙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为50 min、pH=6、加酶量为2 mL、反应温度为50℃、染料质量浓度为0. 1 g/L,最适条件下酸性橙的脱色率达88. 32%。同时研究了金属离子、酶抑制剂对酸性橙脱色的影响,结果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显著抑制漆酶的催化活性,Fe~(2+)对漆酶脱色有完全抑制作用; Mg~(2+)对脱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漆酶与食用菌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漆酶是一种含铜蛋白酶,最先(1883年)由日本人吉田在生漆中发现。1894年Bertrand 又从柬埔寨漆树的汁液中发现,并发现它对生漆的自然氧化干燥成膜具有催化作用,定名为“Laccase”。沿用至今。虽然这种酶最先是从漆树乳汁中发现的,但据许多资料表明:它不仅存在于漆树体中,而且还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中,特别是多种真菌体中,并参与其体内的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关于漆酶与食用菌生产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还少见报道,本文试图结合有关研究资料,探讨一下漆酶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生化作用,阐明漆酶与食用菌生产的关系,引起食用菌生物学研究者的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凯  龚盛昭  孙永 《精细化工》2015,32(4):443-446
研究了总银杏酸(C13∶0,C15∶1,C17∶2,C15∶0,C17∶1)对酪氨酸酶单酚、二酚酶活力的影响及其抑制动力学。在28℃,p H=6.8的Na2HPO4-Na H2PO4缓冲体系中,测试总银杏酸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进程的影响、酶活性抑制率以及抑制动力学参数。实验表明,总银杏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的总银杏酸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03 g/L和0.20 g/L。总银杏酸能延长单酚酶反应的迟滞时间,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效应。Lineweaver-Burk图显示总银杏酸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75.20 mg/L。  相似文献   

9.
天然漆即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关于生漆化学研究,国外已有近百年历史。早期H.Yoshida、G.Bertrand、K.Majima等对于漆液性质的研究,为漆化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但其真正的发展还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对漆酚结构以及漆酶分离和性质的初步确定与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重视。随后,我国化学研究工作也相继兴起。特别是近年来,对漆酚烯属组份和分离出纯漆酶以及对漆酶铜价态的大量研究,促进了天然漆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正> 酚类及漆酶活性:I肉桂酸Felici,M.;Luna,M.;et.;Agrochimlca,1984,28(2~3),251~69(Eng.). 肉桂酸的取代与木质素的组分(P—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等)的形成有关,咖啡酸衍生物可作为漆酶的底物,这种漆酶是从Agaricus bisporns真菌中分离提取并经过纯化后得到的。由漆酶所催化的创愈木酚的氧化反应明显地受到酚类化合物的影响,文中作者还论述了酚类化合物的芳环部分和漆酶分子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CA:102(23)200711g)  相似文献   

11.
全球抗草甘膦杂草的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草甘膦无选择性,具有内吸性,是杀草谱最广的芽后除草剂。其作用于莽草酸途径,抑制叶绿体酶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使芳香酸的合成受阻。草甘膦在1974年首次引入,当时价格相对较高,只用于高价值的园艺作物(果园)和一些非作物场所;随着价格的下降,被用于许多其他情况,包括作物播前和休耕地的杂草防除,可使种植者少耕地或不耕地。  相似文献   

12.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具有广泛的底物催化性。在漆酶的介导下对不同酚类底物合成带色产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儿茶素和儿茶酚能够合成黑色素。重点研究了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因素:底物的比例对黑色素的影响很大,1∶1为最佳比例;光照对黑色素的合成几乎无影响;漆酶活力越高对反应越有利;不同来源的漆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 H不同;有机溶剂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和丙酮对黑色素合成有促进作用,而有机溶剂甲醇和异戊醇又起抑制作用;金属离子Na+、Mn2+、Mg2+、Sr2+、K+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而加入Cu2+、Fe2+、Fe3+时分别产生青灰色、绿色、灰黑色沉淀,没有黑色素生成;底物浓度对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呈钟形,0.1 mol/L最适宜;震荡有利于漆酶催化黑色素的合成。通过漆酶合成的黑色素有望用于改进染发剂的配方。  相似文献   

13.
某些天然黄酮具有尿素酶抑制活性,为强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尿素酶抑制作用,通过烷基化、肟化等步骤对7-羟基黄酮、白杨素、刺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进行了接枝衍生,分别用1HNMR、13CNMR、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尿素酶抑制活性。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4'-甲氧基异黄酮-7-基-O-乙酰氧肟酸和4'-羟基异黄酮-7-基-O-乙酰氧肟酸对尿素酶的抑制活性比阳性对照乙酰氧肟酸更好。其中,4'-羟基异黄酮-7-基-O-乙酰氧肟酸的IC50=(6.21±0.82)μmol/L。  相似文献   

14.
漆酶-介体系统在有机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较高应用潜能。2,4,5-三氯酚是一种检出率较高的氯酚类污染物,毒性强且难以自然降解,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以水稻秸秆作为底物,对重组里氏木霉进行固态发酵,第12 d滤纸酶活力及漆酶活力分别可达116.96和10.15IU×g~(-1),秸秆失重率可达54.73%。利用所产漆酶对土壤污染物2,4,5-三氯酚进行降解试验,探究了5种介体(香草醛、丁香醛、丁香酸、HBT、ABTS)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发现天然介体丁香醛可有效促进漆酶降解2,4,5-三氯酚,降解率为86.42%。随后对漆酶-丁香醛催化系统进行优化,考察了不同漆酶用量、丁香醛用量、pH和温度对降解2,4,5-三氯酚反应的影响。在适宜反应条件:漆酶用量0.2 IU×m L~(-1),丁香醛用量0.2mmol×L~(-1),pH 4.6,60℃,反应180 min后2,4,5-三氯酚降解率达到90.11%。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秸秆综合利用及漆酶-天然介体系统在2,4,5-三氯酚等土壤有机污染物高效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生拟盘多毛孢菌J63(Pestalotiopsis sp.J63)是从东海的海滩滩涂中新分离出的一株真菌。研究考察了无机盐对该菌株产漆酶响,以及对漆酶催化底物和脱色偶氮类染料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H3BO3、SrCl2.6H2ONaF、KBr、MnCl2.4H2O和ZnSO4.7H2O对漆酶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H3BO3的作用最明显,可使酶活增加221.8%。在漆酶催化底物反应时,除1 mmol L 1FeSO4.7H2O能够抑制漆酶酶活,其余无机盐均对酶活有促进作用。14 mmol L 1KAl(SO4)2对酶活的促进作用明显,使相对酶活达到124.9%。3 mmol L 1KBr使相对酶活达到116.7%,与其他菌株所产漆酶受到KBr抑制的特性相比具有优势。添加14 mmol L 1KAl(SO4)2和3 mmol L 1KBr后相应的脱色率分别达到了97.3%和75.6%,高于对照组64%的脱色率。同时还研究了适宜该菌株产漆酶的温度和pH,当温度为26oC,pH为6.0时酶活最高,达到3280.6 U L 1。  相似文献   

16.
<正> 漆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特性的研究Stud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laccase in organic solvents Pepangan,G.S.;Bagdasargan,Z.N.;et.Organ Redaktivg dlya Nauch Issled,M.1988,44—8(Russ).From Ref.zh,Khim,1989,Abstr NO17B4033只转有标题,CA112:3385Neurospora crassa 去阻抑漆酶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Tamara,Hisashi;et.J.Bacterial,1989,101(11),6288—93(eng)来自 N.Crassa 担子菌的漆酶属于分泌酶。在植物性培养基中,这种漆酶的产生就会被抑制。但却能够经过低浓度的放线菌素诱导而产生。该担子菌突变体 lab—1的去阻抑漆酶的分离和特性在文章中进行了描述。仅管这种担子菌突变体没有受到放线菌酮的诱导,但也具有产生漆酶的能力。lah—1突变是在 nif—2和 leu—3键合基团Ⅰ而  相似文献   

17.
土霉素作为兽用抗生素在禽、畜养殖业中应用广泛,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采用漆酶对土霉素进行降解研究,通过介体筛选(丁香醛、香草醛、阿魏酸、对香豆酸、香草酮、ABTS、HBT),发现天然介体丁香醛和香草醛可有效促进漆酶对土霉素的降解,且效果要优于常用的人工合成介体ABTS和HBT。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相同介体浓度条件下(0.3 mmol·L~(-1)),复合介体的效果优于单一介体,其中由双天然介体丁香醛和香草醛配比而成的Syr/Van复合物对漆酶的作用显著。对漆酶-双天然介体系统降解土霉素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漆酶用量0.1 IU·mL~(-1)、50℃、120r·min~(-1)、pH 4.0的条件下反应4 h,漆酶-Syr/Van复合系统对土霉素的降解率高达95.14%。丁香醛、香草醛都是木质素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采用此类廉价的天然介体替代人工合成介体ABTS、HBT,在经济和环保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该研究结果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20个新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选取5个高抑菌活性衍生物,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了其与葡糖胺-6-磷酸合成酶(G-6-P合酶)的相互作用模式;运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5个高抑菌活性衍生物的分子静电势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以链霉素为阳性对照,有11个衍生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3个衍生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3个衍生物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3个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高抑菌活性衍生物与G-6-P合酶均能较好地结合;分子静电势分析表明,羰基和亚砜基团区域是该类衍生物的活性位点,可以与受体G-6-P合酶发生相互作用。新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广谱抑菌,其可能的抑菌机制是抑制G-6-P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 酶是最主要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类蛋白质,漆酶是一种酶,它自不能例外。几十年来关于漆酶问题研究的人不少,论文也很多.但主要都是从其催化效率、专一性与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不过有些难题总是解决不了,比如说,为什么漆酶的催化效率是那么低(一般酶的催化效率都是较无机催化剂高上10~6~10~(13)倍),而漆酶使漆酚氧化的效率,有时还不如无机催化剂。总之,使用传统的催化技术,是不能揭其底蕴的,有的,必需从其活性点方面研究,兹介绍一种可供研究酶、当然包括漆酶研究的新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人工合成漆酶介质价格昂贵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血红密孔菌NFZH-1制备伴生介质漆酶,以实现漆酶介质体系(LMS)的工业化应用。通过优化菌株NFZH-1液态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了伴生介质漆酶产量,并揭示了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血红密孔菌NFZH-1为伴生介质漆酶高产菌株,经产酶优化,漆酶活力提高了91%,达26.1 U/m L。伴生介质漆酶在50~85℃和p H2.5~4.5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漆酶活力,在<60℃和p H5.0~7.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漆酶稳定性,属耐热型漆酶。高产、稳定的伴生介质漆酶对LMS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