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卫星相干光通信跟瞄误差对链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星间相干激光通信链路的接收机相干效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态跟瞄误差对相干效率的影响,将相干效率引入到星间相干激光通信链路方程,推导了跟瞄误差波前失配条件下的相干光通信链路的误码率概率表达式,对卫星激光通信链路中跟瞄对准误差导致的相干效率下降、链路误码性能劣化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跟瞄对准误差波前失配的影响,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终端具有一个优化的接收孔径,在本仿真条件下,LEO-GEO星间链路动态跟瞄误差为0.5μrad时,优化接收孔径为0.5 m,链路可获得最佳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2.
叶德茂  谢利民  陈晶 《激光技术》2012,36(3):346-348
为了分析跟瞄误差对星地光通信链路的影响,采用LabVIEW对接收光信号进行了采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不同动态误差补偿下接收光终端的信号时域特征。结果表明,出射功率为23dBm、跟瞄误差为10μrad情况下,通信系统可以稳定工作;当跟瞄误差为80μrad或伺服系统出现震荡时,通信系统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3.
接收孔径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光通信链路的误码率性能.文章从孔径平均效应出发,比较了圆环接收孔径和圆形接收孔径的平均因子差异,进而分析了其对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孔径D<8cm时,两种形状的孔径平均因子存在较大差异,误码率的相时误差较大;而当D≥8 cm时,两种形状的孔径平均因子基本相等,误码率的相对误...  相似文献   

4.
大气湍流是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大气湍流造成光束的强度闪烁和相位起伏。因此,基于MZI-DPSK调制,考虑大、小湍流尺度引起的强度闪烁和相位噪声对误码率的影响且强度闪烁满足逆高斯分布和相位波动满足高斯分布。利用分布式天线阵接收技术,研究了大气湍流下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的误码率性能,推导了在内外尺度下,分布式天线阵接收的误码率关于相位误差的函数表达式。为了提高误码率的性能,天线阵接收采用了最大比合并技术。仿真结果得出相位误差对误码率的影响很大;内外尺度对误码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采用天线阵接收可以降低系统的误码率,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且得出天线阵接收的最佳子天线个数。  相似文献   

5.
大气湍流是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大气湍流造成光束的强度闪烁和相位起伏。因此,基于MZI- DPSK调制,考虑大、小湍流尺度引起的强度闪烁和相位噪声对误码率的影响且强度闪烁满足逆高斯分布和相位波动满足高斯分布。利用分布式天线阵接收技术,研究了大气湍流下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的误码率性能,推导了在内外尺度下,分布式天线阵接收的误码率关于相位误差的函数表达式。为了提高误码率的性能,天线阵接收采用了最大比合并技术。仿真结果得出相位误差对误码率的影响很大;内外尺度对误码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采用天线阵接收可以降低系统的误码率,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且得出天线阵接收的最佳子天线个数。  相似文献   

6.
向劲松  胡渝 《中国激光》2006,33(2):25-229
发射机及接收机的对准误差都会引起前置光放大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信号的衰落,在同时考虑发射机、接收机对准误差的条件下优化系统性能非常重要。将接收机对准误差引起的空间光耦合损耗用一个高斯函数近似,并同时考虑发射机对准误差引起的对准损耗,推导出了接收光功率概率密度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应用该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基于平均误码率原则的前置光放大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平均误码率要求及对准误差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发射光束宽度、接收天线直径及空间光耦合参数,使所需的发射功率最小,采用更大的接收天线并不能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月地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科华  马晶  谭立英 《半导体光电》2005,26(1):50-53,57
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Webb-Gaussian模型,对月地激光链路跟瞄误差和背景光对误码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要达到1×10-6的误码率,跟瞄误差必须控制在15μrad的范围内,脉冲位置调谐(PPM)字每个时间间隙的背景光子数必须控制在20以下.同时,对APD的增益系数进行优化也可以降低误码率.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一种新型混合通信系统,即基于多载波BPSK调制的相干跳频多址接入(FH/CDMA)系统,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MRC)分集接收。由于采用相位调制,接收端载波相位恢复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系统性能。假设载波同步通过一阶锁相环电路(PLL)完成,由于载波恢复环路中存在高斯噪声,当系统达到同步稳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稳态相位误差。该文采用Beaulieu级数方法和特征函数方法,得到理想相干和部分相干(存在稳态相位误差)时FH/CDMA系统误码率性能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误码率受到相位误差影响较小,误码率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多用户干扰。MRC分集接收能提高系统抵抗相位误差和信道衰落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跟瞄和通信复用的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的空间光通信系统,以超声波电机驱动的双光楔为光束偏转执行单元形成光束位置跟踪的闭环系统。驱动电机转动周期为15 ms,位置分辨率为0.83μrad。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该系统的位置闭环跟踪-3 dB带宽约为4 Hz。当位置探测误差小于10%时,即光束探测精度小于12μrad,对应的探测灵敏度为-45.2 dBm。在10 Mbit/s的通信速率和无信号编码下,误码率为1×10-3时对应的通信灵敏度为-44 dBm。验证了利用四象限探测器作为跟踪与通信复用探测器的可行性,可应用于小型化、轻量化的星间激光通信终端。  相似文献   

10.
赵太飞  包鹤  马欣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0):1022002-1022002(7)
无线紫外光通信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通信。通过直升机助降的过程提出近似直视通信方式,并研究了无线紫外光MIMO系统的ALOS通信链路模型,同时计算了弱湍流条件下ALOS链路中MIMO系统的误码性能,并仿真分析其信噪比、发射功率、发射(接收仰角)以及通信距离对误码率的影响。计算分析当发射(接收)仰角小于35时,误码率随着发射(接收)仰角的增大,其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当大于35时,误码率随着发射(接收)仰角的增大,其增长趋势变缓。结果表明,在无线紫外光ALOS链路中,采用天线阵列和多探测器的MIMO技术能够较好地降低误码率和抑制大气湍流,并提高抗衰弱能力。  相似文献   

11.
赵策洲  刘恩科 《通信学报》1996,17(3):119-12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OA(BifurcationOptiqueActive)型电光开关结构。该结构采用了低传输耗损的SOI(SilicononInsulator)材料和高注入效率的电学注入方法。本文根据双模干涉机理和等离子体色散效应分析了这种开关的电光调制机理,根据大注入效应和双注入效应分析了这种开关的电学性质;并根据大截面单模脊形波导理论和上述分析,对这种开关的结构参数和电学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其开关电流密度为102A/cm2量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光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阐述了光纤、光缆、光器件和复用方式等方面的开发研究成果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光学超分辨技术在高密度光存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超分辨技术的类别原理及光学超分辨的发展状况,并给出了超分辨光学头的结构和存储机理,重点论述了光学超分辨技术在光学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宽带脉冲的特点,建立了描述宽带脉冲放大的理论模型,并同时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超短孤子在掺铒非线性光纤环镜中的放大.计算结果表明,当输入脉冲的频谱宽度和增益带宽相接近时,超短光孤子的波形和频谱产生畸变,放大效率降低,使得输出脉冲不再具有孤子特性.而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优化不同增益带宽的ED-NALM中环的长度来消除.  相似文献   

15.
机械式光开关市场定位及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传统机械式光开关的现状 ,并从工作原理、结构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给出了其性能、零部件外型体积及光学指标 ;分析了传统机械式光开关的市场定位、市场需求以及它在当前光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光学延时相控阵雷达(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机构及最新研究进展,提炼出普通和色散光纤延时线、波分复用技术结合多波长激光器光学延时、自由空间段结合液晶开关光学延时、布拉格、啁啾光纤光栅光学延时、平面波导技术光学延时、声光技术光学延时的相控阵分类及关键技术和代表性图示,评述了光学延时相控阵雷达(天线)国内外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种光端机性价比的对比,阐述了网络工程中光端机的合理选择、选用原则以及光端机的使用、保养与维护。  相似文献   

18.
郑苏 《中国有线电视》2011,(9):1037-1040
通过Excel设置的分光比计算模板对有线电视网络中光分路数的内在规律进行探析,从而明了有线电视网络中最佳光分路数随着光发射机输出功率与光接收机的输入电平的改变而改变,揭开了有线电视网络所传输的光链路总(或平均单路传输)距离所对应的最佳光分路数设计的规律与思路,恰当应用这一规律与思路,能有效地提高网络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9.
5 光开关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开发以 DWDM为基础的全光网络。全光网络的迅速发展将带来通信网的一场新的革命 ,人们将有望通过全光器件实现信息无瓶颈的高速传输。光开关是光交换机的核心元件 ,在全光网络中 ,高密度光开关矩阵能够完成开关、路由以及主要网络中枢的交叉连接的任务 ,许多光纤干线、各个载波多路光信道都可以端接 ;光开关已向智能型光开关发展 ,进入密集波分复用光网 ,简化复杂的全光网络系统。随着人们对光开关的材料、器件原理与加工工艺认识的不断深入 ,研究光开关阵列的类型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已报道的光开关如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谦 《电信科学》2000,16(1):25-28
光纤通信是我国高新技术中与国际差距较小的领域之一。光纤通信在我国起步较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 中最主要的传输技术。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本文扼要回顾我国光通信走过的历程,并从光纤光缆,光器件,等几方面介绍光通信的工程应用现状,展望光通信在我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