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拉伸试验机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塑性预应变,然后利用新型低温气体渗碳工艺对其进行渗碳处理,最后通过残余应力仪、X射线衍射仪、铁素体测量仪等分析了预应变对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变后304奥氏体不锈钢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马氏体转变量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而增多,当预应变超过15%后马氏体转变量的增加比较显著;预应变几乎不会影响其渗碳层的厚度,且渗碳层中的马氏体转变为扩张奥氏体(γC);预应变不影响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的表面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离子渗碳硬化处理技术,在316奥氏体不锈钢卡套表面形成一层无碳化铬析出的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相),可以实现在不降低表面耐蚀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不锈钢卡套的表面硬度。对低温渗碳硬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卡套再进行一次亮化处理,不仅可以恢复不锈钢原有的颜色,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硬化不锈钢卡套表面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低温离子渗碳对304不锈钢耐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使用寿命,扩大其使用范围,本文以304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案的设计,采用了低温离子渗碳方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主要对其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低温离子渗碳后,由于奥氏体不锈钢中有过饱和的碳原子渗入,引起奥氏体晶格发生畸变,产生残余应力,使得304不锈钢表面硬度及耐磨性均明显改善,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也说明了渗碳温度显著影响不锈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工艺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强度的表面强化技术——低温气体渗碳,综述了该工艺在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对该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常规盐浴渗碳、等离子渗碳等低温渗碳工艺在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硬度的同时会降低其耐蚀性能的问题,在LTCSS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低温气体渗碳工艺,并对304、316奥氏体不锈钢分别在470,500℃进行渗碳处理,研究了渗碳层的组织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470℃渗碳后,304、316不锈钢获得15~20μm的耐蚀强化层,硬度提高4~5倍,耐蚀性能未降低;但304不锈钢渗碳层的厚度、硬度及耐蚀性均不如316不锈钢渗碳层的。  相似文献   

6.
《轴承》2017,(5)
首次将低温渗碳处理技术应用于G95Cr18马氏体不锈钢,初步研究了该处理工艺下渗层和基体组织的性能。结果表明,经低温渗碳处理后的G95Cr18马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度大幅提高,该处理工艺对基体组织的影响较小,基体硬度有所降低,但仍保持了马氏体不锈钢高硬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程巨强 《机械》2021,48(6):14-19
为了提高大功率采掘机械用齿座截齿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研制了一种新型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齿座材料,进行了齿座渗碳热处理实验,测试了渗碳后齿座表面硬度及其渗碳层显微硬度的变化,观察了渗碳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齿座渗碳后空冷低温回火表面可以获得较高的硬度,渗碳层外层硬度在58 HRC以上,心部硬度HRC 40,心部冲击韧性aKU 92 J/cm2.渗碳后空冷低温回火齿座渗碳层最外层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过渡层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心部非渗碳层的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渗碳处理齿座的实体力学性能超过行业标准要求,应用于采掘机齿座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表面低温气体渗碳强化处理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300~400℃保温150,1 500,3 000h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及时间对表面渗碳层物相组成、厚度、纳米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了其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渗碳层在温度300~400℃的时效过程中无新型碳化物析出;在400℃时效时,碳原子向基体内部扩散,渗碳层厚度明显增加,当时效时间为3 000h时,渗碳层与基体的界面消失,表面纳米硬度降至基体的50%;当在300℃时效时,渗碳层厚度、碳含量以及纳米硬度均没有明显变化,此温度下服役时渗碳层较为稳定;经300~400℃时效处理后,渗碳层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均下降,且时效温度越高、时效时间越长,残余压应力下降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不锈钢磨损腐蚀复合改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等离子体基低能氮离子注入、即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奥氏体不锈钢低温、低压改性技术。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1Cr18Ni9Ti,AISI316不锈钢具有耐磨损腐蚀复合改性作用,解决了这类不锈钢表面改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等离子体基低能氮离子注入、即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奥氏体不锈钢低温、低压改性技术。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1Cr18Ni9Ti,AISI1316不锈钢具有耐磨损腐蚀复合改性作用。解决了这类不锈钢表面改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周连东  江楠 《压力容器》2011,28(2):5-10
对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常规设计与应变强化设计进行比较,可知应变强化技术可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许用应力,减薄简体壁厚,减轻容器重量。根据预应变拉伸试验确定国产S30408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压力容器的应变上限值,并建立国产S30408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ASME和双线性这两种应力应变曲线,对两者进行比较后,以ASME应力应变曲线为计算依据,考虑抗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国产S30408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造应变强化低温容器时的许用应力及其对应的应变。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各种低温下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构件所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类型、牌号、性能及其检验。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各种低温下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构件所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类型、牌号、性能及其检验。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韧性,但它的屈服强度比较低,而应变强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屈服强度,节约材料。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应变强化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常温应变强化模式和低温应变强化模式。本文通过对应变强化基本原理的介绍,对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应变强化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SRV 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不同热处理技术对18Cr2Ni4WA钢磨损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磨损机制.在试验条件下,渗碳激光复合处理试样的维氏硬度约为HV760,耐磨性最好,其次为渗碳、低温回火试样和淬火、低温回火试样;正火、高温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淬火、低温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渗碳、低温回火试样和渗碳、激光表面淬火试样的显微组织均为针状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颗粒渗碳体,且渗碳激光复合处理试样的金相组织较为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16.
《阀门》2019,(5)
通过现行渗氮工艺的分析,采用了辉光等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工件低温渗氮工艺参数制定,对比渗氮前后工件的硬度、表面粗糙度和位置度公差,并进行渗氮后盐雾试验,以确定奥氏体不锈钢工件渗氮后符合一定工况使用要求。检测与试验结果表明经辉光等离子低温渗氮后的工件硬度明显提升,其表面光洁度和位置度公差略微下降,经盐雾试验,工件表面无腐蚀现象,改善了工件在使用中的抗擦伤性和耐磨性,并满足耐腐蚀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三个国外常温应变强化工艺标准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国内对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应变强化研究的主要进展,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正交试验-神经网络的方法,采用双辉离子渗碳技术对奥氏体OCr18ni9不锈钢进行了渗碳性能试验研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了较优的试验参数配置。采用神经网络,建立渗层性能预测模型,证明了神经网络在渗层性能预测方面的可靠性,为以后的科学实践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渗碳处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表面硬化热处理技术,传统的气体渗碳法存在着因产生晶界氧化物而形成渗碳异常层,使表面硬度和疲劳强度下降;渗碳速度慢,处理时间长,能源消耗大;难以实现高浓度渗碳和深层渗碳等缺点。真空渗碳虽可改善表面质量,但处理时间长、处理温度高。随着现代热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期待着一种更加先进的渗碳技术的出现。等离子渗碳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Grube等人利用真空辉光放电原理进行了等离子渗碳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处理时.等离子渗碳的渗碳速度要比真空渗碳快得多。其后,Staines等人对纯铁的等离子渗碳试验结果表明,在很短的处理时间内,试样表面的碳浓度就可达到渗碳温度下的奥氏体固溶限,说明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快速渗碳,而且可以进行高浓度渗碳。  相似文献   

20.
现行压力容器标准中奥氏体不锈钢疲劳设计曲线均基于常温疲劳试验数据拟合得来,并未考虑低温对奥氏体不锈钢强度、疲劳寿命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常温疲劳设计曲线和深冷力学性能,获取奥氏体不锈钢深冷疲劳设计曲线的方法。首先,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整理分析了文献中77 K和4 K温度下的奥氏体不锈钢疲劳试验数据,并按ASME BPVCⅧ-2采用的Langer模型表征疲劳试验曲线;其次,根据低温对奥氏体不锈钢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规律,分别对Langer模型中的疲劳极限和塑性应变项系数进行修正,建立低温下Langer模型系数与温度的关联关系,提出了深冷疲劳试验曲线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对比文献中110 K温度下材料疲劳试验数据,初步验证了深冷疲劳曲线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