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1/4Cr-1Mo钢氢脆及其与回火脆叠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研究加氢反应器材料抗氢脆性能的可行方法。并对采用国内研制的焊材,以窄间隙埋弧焊工艺焊制的2 1/4Cr-1Mo钢模拟环进行了解剖试验。结果表明模拟环母材、焊缝满足了加氢反应器抗氢脆性能的要求,且焊缝金属优于母材。进行步冷脆化后抗氢脆性能也无陡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制造技术的提升,承压设备大型化成为发展趋势,12Cr2Mo1R钢制封头越来越多地需要拼接。将12Cr2Mo1R焊接接头试件随产品封头一同进行热成型后,再经正火加回火的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分别对最大模拟焊后热处理及最小模拟焊后热处理的试件进行拉伸试验、低温冲击试验、步冷试验及金相检验等试验来验证所选焊接工艺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拼接焊缝性能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
修正步冷温度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修正步冷温度曲线对经步冷脆化的 2 .2 5Cr 1Mo和在加氢反应器内运行 5a的 2 2 5Cr 1Mo试块进行了修正步冷试验 ,评定了材料的回火脆性。结果表明 ,按修正步冷曲线进行修正步冷试验能使已经脆化的材料进一步脆化 ,为加氢反应器材料损伤的研究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第四章 工艺装置 第一节 装置内布置 第4.2.1条 1、本次对表4.2.1修改有两点: (1)取消了“电脱盐脱水罐”。其原因是近年来电脱盐脱水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安全可靠性也有所提高,可看作一般工艺设备,不需再列入储罐一类。 (2)“中间储罐”改为“装置储罐”。因为“中间储罐”的  相似文献   

5.
1 前言热推制弯头生产中,弯头平口坡口工艺技术直接影响弯头平口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过去的弯头平口坡口工艺为“二步法”:第一步,用火焰切割器分别对热推制弯头的两端进行第一次粗平口切割,以减少机加工量;第二步,用弯头平口机床分别对粗平口后的弯头两端进行机械精加工。因此,“二步法”平口坡口工艺不但加工时间长,工效低,而且工序繁琐,劳动  相似文献   

6.
东方1-1气田输气管道除水与干燥工艺设计及施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投产前对海底输气管道进行除水与干燥处理 ,可以抑制投产过程中产生水合物或防止海底输气管道腐蚀。文中对海底输气管道除水与干燥工艺所涉及的清管器设计、除水干燥方案设计、除水与干燥标准等技术问题做了总结分析 ,设计并实现了东方 1 1气田输气管道的除水、干燥及氮气惰化工艺。东方 1 1气田平台间生产管道和外输海底管道除水、干燥及氮气惰化工艺应分开实施。除水由干空气推动的清管“列车”完成 ;平台间生产管道干燥处理采用干空气干燥技术 ,而外输海底管道干燥处理采用甘醇干燥技术。除水与干燥效果表明 :聚氨酯材料制作的双向直板式清管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 ;干空气干燥和干燥剂干燥工艺是东方 1 1气田输气管道干燥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谢公健 《钻采工艺》2003,26(2):96-96
对东安1井长段超低压裂缝恶性井漏的堵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增阻”堵漏工艺,并对具有“增阻”性质的堵漏方法进行了对比和现场试验,认为对东安1井这类井漏井,充分暴露漏层,提高堵漏效率,可提高综合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全白土型裂化催化剂的离子交换工艺。以稀土交换-焙烧新工艺代替原“两交两倍”工艺可以制得合格的LB-1催化剂。以化学分析、比表面积、孔体积、红外光谱、差热和XRD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样品,以微反活性、固定流化床反应、小型提升管试验评定了催化剂的裂化性能。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的催化剂与原工艺产品相比,理化性能相当,裂化反应性能不低于原工艺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加热炉是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生产中节能重点之一.JST-1辐射涂料的研制是我厂将红外加热技术引进到炼油工艺加热炉的一种尝试. JST-1辐射涂料,是运用红外辐射原理,通过涂料改善炉面辐射率,从而提高加热炉效率.经“国家红外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表明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X80钢级Φ1 219 mm×22 mm热煨弯管局部加热工艺的可行性,对X80母管管材进行了分析,采用不同加热工艺参数进行了母管直管段、过渡区和加热区热模拟试验,对比优选出了适合局部加热的工艺参数,确定了“加热温度为1 000 ℃,回火温度为520 ℃”的局部加热工艺参数,可满足CDP-S-OGP-PL-016—2014-3《油气管道工程用感应加热弯管技术规格书》的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油气集输工艺和自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工艺系统(1 )西部油田。长庆油田油气集输过程经历了“单管常温输送工艺”、“单管常温密闭输送工艺”、“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脱水技术”、“井口投球、多井阀组常温密闭集输工艺”和“含蜡原油热处理常温输送工艺技术”等 5个阶段 ;在原油稳定和轻烃回收利用方面采用了“大罐抽气与轻烃回收联合工艺技术”、“伴生气轻烃回收工艺技术”和“轻烃综合利用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轻烃的回收问题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吐哈油田油气集输主要采用单管不加热混输、投球清蜡、一、二级半布站相结合、计量站选井计量、余热利用、中低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推行快乐“1+1”导师带徒制以来。已结成师徒200多对。为该厂打造“技术精、业务强、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该厂将导师带徒纳入绩效考核。开展了“素质充电长征”、快乐“知识对对碰”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括号中数字为年份、期数、页数) 燃料加工催化裂化胜利油用掺合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增产柴油试验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204组(1977.1.4的催化裂化的工艺核算(工)反应器和再生器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 .”‘.”“’.”””””‘””””‘’“’.’‘”””’‘’‘””·‘······,·····……华东石油学院炼制系炼油专业(19” .1.55)催化裂化吸Jlk脱吸的工艺计算(I)···……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202组、807组(1977.1.66…  相似文献   

14.
大港油田完成的女MH-1井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港低渗块状砂岩油气成水平井技术研究》中的长曲年半径水平井。完钻井深3622.68m,垂深3110.74m,水平位移751.90m,水平段长273.28m。本文介绍了该井钻井工艺和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到80年代末,随着原油比重的变大,含硫、含有机酸、含钙镁盐的增加,加之原油深度加工技术的发展,如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广泛采用,炼油设备的腐蚀环境变得愈来愈严酷、复杂,常减压装置原有的“一脱四注”工艺防腐措施也有待深化和发展。在此种环境下,我厂同武汉大学环科系材保室共同研究开发了Ws-1油溶性缓蚀剂,并在我厂与南京炼油厂一套常减压装置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证明,Ws-1油溶性缓蚀剂综合性能优于“7019”水溶性缓蚀剂,且用量较“7019”少,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最近 ,我国科学家在“煤练油”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从 5吨煤炭中合成出 1吨成品油。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煤练油”技术的国家之一。1 “煤练油”技术概况“煤练油”被称为“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 ,该技术工艺通过直接液化及间接液化 2种方式将煤炭转化成石油。直接液化的工艺操作条件非常苛刻 ,且对煤炭的种类要求极高 ,因此目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煤练油”都采用间接液化方式。“煤练油”技术的具体方法是 :将煤炭通过高温、高压工艺变成富含各种烃类的气体 ,然后再把这些气体提纯并经过化学…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79年第三期曾刊载四川省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徐祖(火西)同志撰写的“8 1/2″×7″三滚轮扩大器”一文,对该所研制的8 1/2″×7″三滚轮扩大器的规范、结构及现场试验情况等作了介绍。本文介绍的这种类型的扩大器结构有了若干改进,使用效果也愈趋理想,因此,可以把本文看作是徐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18.
国内简讯     
<正> 苯酐生产试行“半锅精馏工艺”无錫焦化厂在苯酐生产中,針对間歇精馏存在的问題,参考兄弟厂的經驗,于1980年試行“半鍋精餾工艺”。具体做法是:原来每鍋出成品苯酐10—12吨,改为精餾出苯酐成品7—7.5吨后停止精餾,从处理釜进料后再行精餾。处理工艺条件不变。在同一套設备上,使用同一台氧化炉生产的粗酐,采用相同的处理工艺,将“全鍋精餾工艺”40鍋次与“半鍋精餾工艺”67鍋次相比,証明“半鍋精餾工艺”有明显的优越性。 1 热量利用合理,提高了釜內液溫,确保成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25Cr-1Mo钢的堆焊试验工艺,对按照试验工艺钢施焊的2.25Cr-1Mo堆焊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铁素体测定和金相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延迟焦化工艺技术及其进展(2)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 我国延迟焦化工艺的发展[1 2 ,1 3]自 1 963年在原抚顺石油二厂建成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的我国第一座加工能力为 0 .3Mt/a的延迟焦化装置以来 ,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 ,时至2 0 0 0年年底我国共有延迟焦化装置 2 9套 ,总加工能力为 2 0 .65Mt/a(均不包括台湾省在内 ) ,居世界第二位。2 .1 工艺技术工艺技术的发展包括大型化 ( 1 .0Mt/a)“一炉二塔”式工艺流程的开发和实践 ,“双路进料系统的渣油焦化工艺”的开发以及石油针状焦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此外 ,在延迟焦化工艺的组合工艺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如重油催化裂化 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