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苯并噁嗪树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苯并噁嗪树脂的工业应用,综述了近年来苯并噁嗪树脂的单体合成、树脂改性及固化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苯并噁嗪树脂改性材料,初步对复合材料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微观结构以及其性能肖氏硬度和抗压强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苯并噁嗪树脂和氧化石墨烯/苯并噁嗪材料红外分析对比分析,氧化石墨烯有利于材料的合成和交联,而从金相显微镜对材料表面观察发现,过量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对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整体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氧化石墨烯/苯并噁嗪树脂改性材料的肖氏硬度随氧化石墨烯含量增加而增大,且明显改善材料的硬度,在加入0.3%氧化石墨烯后,材料肖氏硬度可达到35H以上,抗压强度也有明显改善,在加入0.1%的氧化石墨烯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8MPa,氧化石墨烯的加入能有效的改善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3,4-二氢-3-取代基-2H-1,3-苯并噁嗪(简称苯并噁嗪),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在加热和(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生成含氮且类似酚醛树脂的网状结构,人们将这种新型树脂称作开环聚合酚醛树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有关苯并噁嗪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较系统概述了国内外在苯并噁嗪中间体的合成、固化反应、结构与性能关系、应用开发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侧重介绍了四川大学在苯并噁嗪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以双酚A、甲醛分别和苯胺、间甲苯胺、对甲苯胺、3,5-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苯并噁嗪树脂.通过对比固化后树脂的介电常数,表明苯胺苯环上甲基的存在和不同位置对苯并噁嗪固化树脂介电常数存在影响.同时采用在树脂中引入氟原子的方法来降低树脂的介电常数.以甲醛、3,5-二甲基苯胺和双酚AF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介电常数为2.93(1MHz),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7℃的苯并噁嗪树脂.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9,9’-二(3-苯基-2,4-二氢-1,3-苯并噁嗪)芴(简称BFA)、9,9’-二(3-烯丙基-2,4-二氢-1,3-苯并噁嗪)芴(BFB)和大分子苯并噁嗪单体(BFC)。分别用核磁共振仪(1H-NMR)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差示扫描量热(DSC)对三种芴基苯并噁嗪的固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固化反应发生在180℃~280℃之间。三种单体的固化物都表现出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中BFB的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已经超过300℃,BFA和BFC的玻璃化温度也分别达到202℃和263℃。它们在N2氛围中5%分解温度分别达到325℃、331℃和359℃,体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铝改性苯并噁嗪及阻燃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加入氢氧化铝(ATH)提高苯并噁嗪树脂(BOZ)的阻燃性,并对阻燃聚苯并噁嗪树脂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铝质量分数大于20%时,聚苯并噁嗪树脂的阻燃性可以达到UL-94V0级.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机械分析(DMA)测试显示氢氧化铝的加入,使苯并噁嗪树脂开环固化反应放热热焓和峰值温度均有降低,使聚苯并...  相似文献   

7.
RTM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及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RTM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及复合材料性能.用DMA研究RTM改性苯并噁嗪树脂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用流变仪研究黏度特性;用TGA和TGA微分曲线研究热分解性能;并研究了RTM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TM改性苯并噁嗪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206℃;至少有400min的低黏度(η≤0.5Pa.s)时间作为工艺开放期;在氮气气氛下,RTM苯并噁嗪树脂体系热失重分两个主要阶段,在375℃时发生5%热失重,800℃残碳率是45.2%;RTM苯并噁嗪树脂基体拉伸强度72.4MPa,拉伸模量5.07GPa,弯曲强度173MPa,弯曲模量4.6GPa;碳纤维增强RTM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酚醛改性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固化反应动力学、热分解动力学与耐烧蚀性能等方面研究了不同配比酚醛/苯并噁嗪共混树脂,并通过浸渍高硅氧玻璃布制备了相应的树脂复合材料。对其高常温力学、热学与耐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树脂复合材料常温拉伸强度(214 MPa)、弯曲强度(332 MPa)、压缩强度(217 MPa)与高温层间剪切强度(21.6 MPa)等力学性能均高于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热学与烧蚀性能符合耐烧蚀复合材料要求,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耐烧蚀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苯并噁嗪/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酚A、多聚甲醛、11-氨基十一酸和环氧化POSS为原料合成了苯并噁嗪-POSS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分别对其结构、热固化行为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其固化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呈下降趋势,苯并噁嗪树脂的热稳定性能随之提高,当POSS含量为5%时,双酚A-POSS苯并噁嗪树脂的残炭量达到最大为23.0%。  相似文献   

10.
苯并噁嗪树脂流变特性及工艺窗口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并噁嗪树脂是一种适宜RTM工艺的新型耐烧蚀开环聚合酚醛树脂,本工作对该树脂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在粘度实验和DSC热分析实验的基础上,依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的化学流变模型.模型可揭示树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粘度变化规律,定量预报树脂的低粘度平台工艺窗口,为该树脂RTM工艺窗口的确定以及RTM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一个含有烯基的中心核分子开始,重复进行硅氢化作用和烯基化作用的过程可以获得以硅原子作为支化点的碳硅烷树形分子。碳硅烷树形分子在催化化学、主客体化学、电化学、液晶高分子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 2 ,4 ,6-三溴苯基甲基丙烯酸酯 (TBPMA)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是一种从中心核开始增长,具有确定代数和末端基的高度分支聚合物,可以通过重复反应顺序的逐步合成获得。由于该化合物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大量的端基、分子内存在空腔等结构特点,在工业、农业、国防、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通过介绍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的合成、表征方法及其性能研究,讨论了聚丙烯亚胺树形分子的改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SMA共聚物的合成及对超细颜料水性体系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用FT-IR、^13C-NMR、GPC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是MSM和SSM为主的无规聚合物,其分子量为27.599,多分散指数为2.35,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将SMA用于超细颜料水性分散体系,发现体系的离心稳定性随SMA特性黏度的减小及马来酸酐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使分散体系的离心稳定性降低.当SMA的特性黏度为21ml/g~23ml/g,马来酸酐摩尔百分含量(FMA)为38.3%时,所制备的颜料分散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其黏度、粒径、表面张力均达到喷墨印花用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聚硅烷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人们对聚硅烷这种新兴光学材料的光吸收特性、荧光特性的机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类聚合物的新兴合成方法进行了简单地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与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述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原理及工艺方法 ,并根据树脂的反应特性重点阐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韧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光型有机硅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侧基带有非线性发色团的电光型有机硅聚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示差量热扫描(DSC),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变对所合成的电光型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光型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取代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苯酚,甲醛,苯胺的曼尼希反应及产物的环氧化反应,得到了含一个环氧基团和二至三个亚氨基团的新型超支化单体。通过超支化单体中亚氨基和环氧基团之间的开环反应,得到了重均分子量为13900的超支化高分子。通过IR,^1H-NMR和GPC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DSC对合成的超支化高分子固化环氧树脂的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脂肪族二醇与碳酸二乙酯的酯交换反应的绿色工艺合成出了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研究表明乙醇钠的催化效果好于正钛酸丁酯,其最佳用量为脂肪族二元醇投料量的0.25%-0.50%。采用冰点降低法和端基滴定法(羟值测试)配合测试了聚碳酯酯二醇羟基官能度为2。IR,^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其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混合导体透氧膜在天然气增值转化中的重大应用,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开发及其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