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鲍云杰 《录井工程》2006,17(2):34-36
录井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勘探对象和新的钻井工程条件,如何发展与钻井工程条件、勘探对象相适应的配套技术是录井专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油气水层识别和评价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录井识别评价技术的现状;指出地层是否产水识别不准、特殊钻井条件下油气层识别困难是当前录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地层是否含水缺乏检测手段、地层含气的检测手段单一是制约录井技术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开展岩心含水分析、微量气体分析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进展情况,认为这两项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水平的提高,符合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录井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录井肩负着两大技术责任:油气生产钻探现场快速、准确识别钻遇的复杂岩石岩性;实时、精细评价地下油气水层。文章介绍了目前在录井行业开始研究和初步试验应用的几项主要光谱录井技术及其现状;概述了光谱录井技术直接检测岩石岩性、含油性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和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研究了光谱录井技术研究中谱图信息处理、谱图地质标定、谱图分析、谱图地质评价等技术关键点;分析了光谱录井技术现场生产应用难点和技术应用前景;指出光谱录井技术将是未来录井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推进光谱录井技术尽快在录井现场生产应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斜度大位移定向井岩屑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大斜度大位移定向井岩屑录井质量原因的研究,把岩屑床的概念引入到录井技术中.并通过对岩屑床的研究,结合现场录井工作经验,提出了4项适合现场录井工作的技术方法.运用这些技术方法,在现场大斜度大位移定向井的录井中,取得了显著得应用效果,保证了地质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唐金祥 《录井工程》2010,21(3):33-34,44
为使岩心资料得到充分利用,应进一步加强岩心管理工作。从整理、描述、应用方面介绍了目前岩心录井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岩心管理工作中,应明确取心原则、严格考核现场取心及岩心整理质量、精细岩心描述、重视井壁取心资料的建议,通过地层、油气水、储集层综述以及附加岩心成像资料充实完井地质报告。认为岩心录井作为一种传统的录井方法是其他录井方法不可替代的,其资料是最直接的实物资料,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重视录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岩心等传统的录井方法,并使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录井工程》2021,32(2)
为探讨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在录井中的应用,介绍了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讨论了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用于岩屑录井、岩心录井以及地层水分析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对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在台北凹陷轻质油识别、川东北元坝地区地层水分析中的应用表明,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据此提出在录井作业中进一步推广该技术,以期大幅提高录井精度、扩宽录井手段和不断提升录井水平。  相似文献   

6.
该文初步论述了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岩屑录井、岩心录井中应用的可行性,尤其对轻质油层的发现有其独特的作用。介绍了液相色谱分析法与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区别,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器分类、基本原理和结构等。把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它定量分析仪器联用于现场录井,可实现为多种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岩心成像技术是根据油田勘探和开发的需要,由辽河石油勘探局录井公司研究开发的一项新型的录井技术.通过YXCJ-V型岩心图像高分辨率采集仪对钻井取心进行扫描、编辑、处理,建立辽河油田网络岩心库、沉积库和化石库,利用这些资料可以进行岩性、电性、含油性分析等,从而达到更大限度地利用岩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该初步论述了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岩屑录井、岩心录井中应用的可行性,尤其对轻质油层的发现有其独特的作用。介绍了液相色谱分析法与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区别,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器分类、基本原理和结构等。把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它定量分析仪器联用于现场录井,可实现为多种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磊 《录井工程》2016,(3):6-13
随着钻井工艺及钻井液技术的突飞猛进,录井施工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录井氯离子滴定分析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场有效识别地层水的需要。虽然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受限于复杂钻井液体系、钻井液滤液分析代表性以及分析数据准确性等因素的影响,该技术在地层水识别方面尚未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XX气田须家河组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验室内钻井液滤液分析结果,建立了正常钻进、弱异常显示钻进和复杂钻井液体系条件下识别须家河组地层水的3种经验识别方法;运用聚类分析、概率分布统计方法,挖掘Na~+、Cl~-增长率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离子色谱录井地层含水程度判别标准和图板;为进一步明确地层水成因与水型,给出了苏林地层水成因与水型判别标准。现场应用表明,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在识别地层水以及不同含水程度储集层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识别简便、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岩心滴水试验是岩心录井现场快建评价油气水的一种定性方法,滴水的产状与储集层的产液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含油储集层滴水不渗表示油层、滴水快渗表示水层,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储集层岩心具有滴水渗入而试油为油层的现象,与常规的录井认识有差异。从录井滴水试验机理分析入手,阐述了滴水试验与储集层产液性质差异性的主因是油簸储集层岩石的润湿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差异性储集层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出现差异性储集层的油藏类型与构造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指出该类储集层的电性与物性特征,即与同一区域同一储集层相比,油层电阻率相对偏低,甚至明显低于其上下相邻的泥岩层电阻率,同时含水饱和度较高而含油饱和度明显偏低。该类差异性储集层电性与物性特征的分析为不断形成与完善该类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