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卉 《水利天地》2003,(1):24-25,22
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7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58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比联合国1999年划定的贫水地区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多58立方米;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46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黑龙江省水资源不丰富,开发利用程度在全国也处于较低水平,2000年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仅为180亿立方米,而各类水库的总蓄水能力只有85亿立方米左右,对地表水的截蓄能力不足20%,调控能力只有5%。全省只有18%的耕地面积得到有效灌溉。在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水质污染又  相似文献   

2.
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分别是“卫生用水”和“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两个宣传主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省属贫水省份,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水资源人均和亩均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58立方米,比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0立方米少近11%;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6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由于我省受特殊地理位置和气侯的影响,在水资源的分布上形成了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夏季多、春季少的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3.
吕梁地区地处我省黄土高原西部,全区水资源总量14.4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70立方米,不达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亩均占有量2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比全省平均水平少40立方米。建国以来,在党与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吕梁人民艰苦创业治山治水,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1995年底;全区共建  相似文献   

4.
李培  金亿万 《吉林水利》2001,(1):36-37,35
我市是一个旱灾十分严重的地区,也是个严重缺水的地区,这一点仅从下面两组数据即可得知。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约650mm,全省平均年降水量约600mm,我市平均年降水量仅400mm左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0m/a,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名80多位。我省是缺水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 1520m/a,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我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10400~3/a,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仅860m~3/a。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人均占有量。水不仅是农业…  相似文献   

5.
周翠宁  刘武 《水利天地》2014,(10):14-15
<正>一、黑龙江省水资源现状黑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10.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6.0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86.93立方米。从总量上看,黑龙江省水资源在东北地区是相对丰富的,但具体分析,黑龙江省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是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不足。人均水资源2 185立方米,低于全国2 200立方米的人均水平;亩均水资源460立方米,低于全国亩均1 3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从开发能力来看,黑龙江省地表水可调控能力很低,2013年全省水利工程年引水量为179.66立方米,为地表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省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一)水资源及其特征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本地水资源总量81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8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量294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 120立方米,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是北方平均水平的2.5倍。此外,还有松花江、嫩江入省水资源量及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等丰富的国际界江界湖水资源量。我省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禀赋差异较大,加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呈现"四少四多"的特点:腹地少,过境多;春季少,夏秋季多;平原少,山丘区多;发达地区少,欠发达地区多。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 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5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 058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460立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全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从地域上看,西部松嫩平原干旱缺水,东部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十分贫乏,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山西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更加严重,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山西之长在煤,山西之短在水,这是我们山西最基本的资源特征。山西水资源紧缺,首先是先天不足。山西十年九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573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亩均占有仅24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乎的13%。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总量的60%在山高、谷深、开发难度大的东、西山地区,全省较大泉水流出量26.8亿立方米,就有10亿立方米出露在省界附近。其次是水资源采补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9.
吕强 《治淮》2009,(4):22-23
一、淮安市水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本地水资源量少,过境水较丰富 根据《淮安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淮安市地表水资源量2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22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5.08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32.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12立方米,远低于2185立方米的全国人均水平;亩均水资源量为211立方米,也远低于全国1770立方米的亩均水资源量标准。全市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270.05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的8.27倍;多年平均抽引江水量为14.52亿立方米,约占本地水资源的45%。  相似文献   

10.
加快节水步伐 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地处华北,“十年九旱”,是全国最为严重的缺水省份之一,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省水资源总量23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08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40立方米,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7。平水年份全省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170亿立方米,90年代以来,我省水资源实际用水量已达210~230亿立方米,1998年实用226亿立方米,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平均每年超采地下水40亿立方米。目前,全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3.48万平方公里,深层地下…  相似文献   

11.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肇州县境内无江无河,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不丰。据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肇州县的水资源论证,全县可利用水资源量为8395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46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28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地下水可利用量与开采量基本持平,局部区域地下水已超采。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河流纵横,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 058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46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松嫩平原是我省重点产粮区,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5.6%,而水量仅占全省的5.7%。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人快速增长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这种特殊的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我省必须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省节水灌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全省上下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使节水灌溉无论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还是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节水灌溉已成为广大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摆脱贫困并走上致富道路不可替代的措施。据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25.5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38%,其中,喷灌面积446万亩,微滴灌面积3万亩,管道输水面积26.5万亩,水田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新发展非工程节...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7~2006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汇总资料,分析了流域的水资源量、供水量、用水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依据计算的流域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平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等用水指标,分析了各用水指标的变化情况.长江流域近10 a水资源总量比常年稍偏多,供、用水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近10 a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西南诸河近10 a水资源总量与常年持平,供、用水量总体也呈缓慢上升趋势;近10 a人均占有水资源量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我省地处祖国的东南部,有淮河、长江流过境内,形成淮北、江淮、淮南三大地区。我省属于季风盛行区,雨量丰沛且较集中,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9.5毫米。在空间分布上,南部和北部差异较大,皖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可达2200毫米。而淮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759毫米左右;在时间分布上,丰枯年降水量之比可达2~3,全省最大四个月的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70%。我省水资源总量为68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4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1200立方米。不到全国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我省是我国北方缺水省份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0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356.0亿立方米,地下水为46.5亿立方米。我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52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7%,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目前,全省有22个城市水源不足。在地下水严重超采的情况下,缺水量仍达8943万立方米.不仅困扰着居民的生活,每年还影响工业产值达数十亿元,一些经济效益很好的生产项目,因水源不足,不能及时上马;在农村,有2460个村屯、95万人口99万头大牲畜缺少水源保证,饮水困难;有6820个村屯,692…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地域广阔,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东北地区也是全国水资源明显短缺的重点地区之一。据统计,东北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4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而辽宁南部地区人均占有水量则更少,仅为全国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省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省份.建国以来,已累计建成水库1O67座,总库容为44.0亿立方米,但经多年淤积,有效库容目前仅剩12.8亿立方米.许多灌区无蓄水调节能力,直接从河流取水,灌溉保证率很低.随着工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对水的要求越来越高,缺水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关中渭北地区,地势平坦辽阔,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力很大,然而该区干旱严重,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5O立方米,仅为全国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8.泾东地区的1230万亩农田仍有600多万亩旱地,农作物产量很低.若要把旱地改变为水浇地,经初步的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实际需要水量达30亿立方米,而水资源仅有14.2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为6.9亿立方米,地表水为7.35亿立方米),缺水量达15.75亿立方米,是需水量的52.5%.  相似文献   

18.
我省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关中地区尤为缺水,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6。据统计,现状水平年全省总需水量为 112亿立方米,而可供水量为 92亿立方米,年缺水量为 20亿立方米,缺水率达 18%。按照水平衡计算预测, 2010年全省缺水量为 17亿立方米,缺水率为 17%; 2020年缺水量为 23亿立方米,缺水率为 16%。这些数据表明,我省水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水资源可…  相似文献   

19.
曹宝海  孙怀欣  姜静 《治淮》2005,(8):10-11
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辖九县三区,境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6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在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资源浪费现象却较严重,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工农业和城镇生活取、供水过程中,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其年损失水量约占总取水量的80%以上.全市城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40%,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耗水量高于省上限指标.全市水田灌溉用水量每亩平均高达800立方米以上,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33,年排污量巨大,大部分集中在沂、沐、枋、涑河沿线,70%以上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沿河,水体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王有亮 《治淮》2006,(4):6-7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辖两县三区,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万。年均水资源总量5.82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年均2.7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97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34立方米,人均和亩均占有最是河南省平均水资源量的1/5,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漯河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要建设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和谐宜居城市,对城市饮用水资源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其放在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