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改善高速卷绕头卡盘轴在卷绕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减少卷绕过程中振动对丝线卷绕工艺的影响,通过建立高速卷绕头三维模型,对其卡盘轴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ANSYS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及模态分析,通过与试验模态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高速卷绕头的卡盘轴模态分析的计算精度,证明其设计合理、符合工作性能要求,为确定新型高速卷绕头的卡盘轴设计参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悬臂梁作为木材加工的重要部件,其振动情况直接影响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针对加工中心悬臂梁的振动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悬臂梁模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悬臂梁的振动原理进行阐述;通过数值计算,对悬臂梁处于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振型和频率进行求解。结合悬臂梁外部激励情况,对其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此为悬臂梁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所得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导引头力学环境试验的标准和要求,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导引头位标器的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得出导引头位标器的振动特性以及其在随机振动条件下的响应。并对模型在单轴独立加载和三轴同时加载条件下的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了对比,为导引头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CM80型梳棉机适纺棉纤维或38~57毫米长度的化纤和合纤,CMS80型则适纺长度为51~76毫米的中长纤维。为了适应中长纤维,梳棉机采用了工作辊和清洁辊的复合式机构。 在结构上增强了机器的侧架,有适当的横撑档,所以可在组装好的情况下运入使用厂。锡林两侧的曲轨支板与锡林轴座成整体结构,提高了曲轨和罩板对锡林的安装精度,还在制造上设计成防止高速运转时罩板等振动的坚固结构。 锡林、道夫用钢板制造。钢板厚度的考虑,以减少包金属针布的收缩和受离心力的膨胀以及运转电耗为目的。还因高精密加工,故无振动,并改善了纤维的转移和梳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联轴器的对中质量对回转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和使用寿命有着密切的影响,文章通过某离心式风机的故障诊断及处理,介绍了用双表法对联轴器进行对中调整,保证其对中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SolidWorks对一体式横梁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一体式横梁的应力、位移和振动频率及振型。采用对角筋板抗扭理论,将木工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一体式横梁的筋板设计成V型。依据轻量化设计原则,以横梁质量最小为求解目标,设置横梁应力、位移和频率为约束条件,V型筋板厚度为变量,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解。分析结果得出,应力减小了2.05%,位移减小了1.22%,一阶频率增加了6.83%,质量减小了3.02%,实现了横梁的轻量化设计。研究成果对木工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优化设计和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红  梁华  蒋兰芳 《轻工机械》2012,30(4):37-39
车灯试验支架是对车灯进行振动测试的实验平台,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试验的准确性。规范要求车灯试验支架的固有频率应大于一定值以避免与外界载荷产生共振。文章研究了一款AFS车灯的结构避振设计。由于AFS车灯结构的特殊性,容易产生共振,论文通过模态分析找到支架的薄弱部位,在保证支架功能及制造工艺的前提下,建立了3种不同支架的加强方案,并利用ANSYS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简单有效的支架方案。  相似文献   

8.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转轴系统的模态进行分析,并运用三维软件Pro/E的NC加工功能实现对转子的数控加工,得到前20阶频率.计算出汽轮发电机转子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得到临界转速位于第二、三阶临界转速之间,避免工作转速与临界转速相同产生的共振现象,达到优化转子动力特性的目的.利用三维软件PRO/E的加工仿真功能实现了转轴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的模拟,为实际转子模型的NC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覆膜机振动测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印后加工工艺中,覆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市场迫切需要高速、高精度覆膜机。覆膜机机构的振动是影响覆膜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测试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基于东昊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软件(DMDAS),选择较为完善的覆膜机振动测试方案,对覆膜机主要机构部件进行了振动测试。结果表明:墙板处的振动最大,其次是前规轴,侧规轴的运动较平稳,振动最小。  相似文献   

10.
超声换能器是铝合金铸造过程的核心部件,超声产生的空化腐蚀对铝合金晶粒细化、除渣、除气等有显著的作用。文章在超声换能器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压电方程,对换能器振动形式进行分析求解,得出了基于非线性的超声换能器的结构和设计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换能器进行模态分析,确定了换能器端面辐射的最佳振动模态及其纵向振动频率。通过实验验证,表明换能器辐射端面在谐振点振幅最大。  相似文献   

11.
手机外壳外表面要求高,扣位多而尺寸小,结构复杂,是手机模具研制中的关键。运用UG、Auto CAD软件设计一个翻盖手机外壳注塑模具,根据塑件结构,阐述了浇注系统、侧抽芯机构以及顶针与模仁等模具设计要点。侧抽芯机构为该模具设计难点,共设有5个滑块机构和7个单边导滑的斜顶机构。其中,2个滑块机构由斜导柱驱动的定模滑块成型2个内侧转轴孔,这2个滑块共用1个楔紧块。采用一模一腔,三板模结构,共设3个浇口以迅速均匀填充。采用镶块式的组合式型芯模仁以便于加工利于排气。该模具设计思路新颖,在保证塑件成型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加工和维修难度。  相似文献   

12.
应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注塑件翘曲工艺参数进行试验设计。运用Moldflow模拟分析,以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时间和保压压力作为设计变量,建立翘曲变形回归方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对优化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均匀试验设计法能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分布,有效减少试验次数,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图3表6参9  相似文献   

13.
基于Pro/E的电话机前盖模具设计及NC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汉华 《轻工机械》2010,28(6):17-19,27
为满足塑料制品生产的需求,缩短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周期。采用了Pro/E软件设计电话机前盖塑料模具及其加工工艺,首先利用该软件的造型功能对塑料制品进行造型设计;然后按制品的特点在模具设计模块中快速分模,生成模具型腔实体图;最后利用软件的NC模块对模具型腔辅助编程并对程序进行加工仿真、检测修改刀具路径,生成加工G代码,完成后传输到数控机床即可对模具型腔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ldflow和ANSYS的防眩板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防眩板3种不同的浇口位置和数量,利用Moldflow软件模拟其注塑成型过程,获得各有限单元精确的材料属性和残余应力分布情况,然后导入ANSYS软件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浇口的位置和数量将影响注塑件的纤维取向、熔接痕等,进而影响防眩板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状态。因此,为了更精确地分析注塑件的受力和变形,必须考虑注塑成型过程和模具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锭子弹性管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减振弹性管对下锭胆的支承弹性和锭子高速运动下的稳定性等性能的最优匹配效率,依据减振弹性管的等效抗弯刚度及底部等效刚度系数公式,利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构建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数学模型。首先,结合Isight优化软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构建其近似模型,且使精度达到可接受水平,并以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弹性模量、螺距、槽宽、壁厚为设计变量,结合遗传算法对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和Pareto前沿图,确定出减振弹性管结构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案在保证减振弹性管弹性的同时,其底部振幅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6.
注射成型的吧椅形状复杂,尺寸较大,使用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无法满足生产所需。文中运用现代模具设计方法,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利用Pro/E软件进行椅面三维造型,并利用CAE软件Moldflow/MPI对椅面模型进行注射成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达到了生产厂家的要求,所得的椅面简洁、舒适、大方、唯美,成型工艺参数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使用Moldflow软件分析了一模两腔PET/PEN瓶坯热流道注射模注射成型过程,直观地模拟出塑料成型的充填、流动及冷却过程。预测PET/PEN瓶坯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优化冷却水道直径、布局和浇注系统尺寸,提出优化注射方案,对优化后方案进行可行性模拟,预测和解决PET/PEN瓶坯设计、模具设计及成型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快速、准确、方便、高效等优势,可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回弹是影响板料冲压零件精度的主要原因,利用Dynaform对模拟叶片的冲压与回弹及其补偿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建立叶片的有限元模型及设置各个参数,进行冲压与回弹模拟,测量出零件的最大回弹量,采用dynaform中新增回弹补偿模块对模面进行补偿。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减少模面修整次数,降低模具设计成本,对现实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贺莹  高涵  马超  古丽 《食品与机械》2020,(10):71-76,119
建立了MD-1200YJ型码垛机器人大臂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考虑动力学因素的静力学分析、约束模态分析、振动响应试验、频率响应分析,确定以质量最小、第一和二阶固有频率最大、最大位移最小、最大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设计变量的边界条件为约束条件,利用Box-Behnken和RSM方法建立目标函数的近似模型,并利用NSGA-Ⅱ算法求得最优解。结果表明,前两阶固有频率提高,结构刚度和振动稳定性提高,降低振动对零部件疲劳损害影响以及最大应力和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质量减轻了11.3%,验证了该轻量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