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在蒸汽节能领域中,合理的选用高效蒸汽疏水阀,既能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加热时间,降低成本,又能减少蒸汽的无功耗损,节约能源。因此,在蒸汽管网节能中,疏水阀是最关键的一个备件。本文重点介绍两种高效疏水阀: 一、UFQ式(飞碟式)疏水阀 60年代末期,日本藤原制作所(即TLV)研制并生产了自由浮球式疏水阀(如图1),这种  相似文献   

2.
热静力型蒸汽疏水阀的性能与使用(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善道 《能源技术(上海)》2001,22(3):112-115,118
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双金属片式,波纹管式,隔膜式和膜盒式四种热静力型蒸汽疏水阀的结构动作原理,性能特点,选用范围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杨和基 《内燃机》1989,(5):45-48
1 前言蜡质节温器是应用石腊作为热敏感温材料的温度调节器。本文分析蜡质节温器应用于内燃机水冷却系统的调节特性及调节回路的动态性能。由于内燃机水冷却系统向高压、高温方向发展,波纹管节温器已难以适应,取而代之的是蜡质元件节温器。这种节温器调节能力强、负载效应小。南京航海仪器三厂生产的蜡质节温器的热敏元件结构如图1所示。感温蜡被封入一个密封的容器里,当石腊受热膨胀时,推动  相似文献   

4.
1986年10月以前,我厂蒸汽管线广泛使用的是旧式的蒸汽疏水阀,如热动力式的疏水阀,因产品质量差,寿命短(一般只能用1~3个月),跑冒滴漏的十分严重,厂区内蒸汽自烟到处可见,浪费惊人。没有质量好的疏水阀,是我厂能源管理方面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自1986年10月,我厂批量采用北京密云翔云机械厂生产的 S41H—16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Dg40拾台、Dg25两台),运行已达14个月,效果明显:消除了厂区蒸汽白烟,改善了环境;热水回水池及各  相似文献   

5.
各有关单位: 我国目前有各类工业锅炉40多万台,蒸汽管网有数以百万计的疏水阀在服役。由于疏水阀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以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蒸汽泄漏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北京市密云翔云机械厂研制成功自由浮球式疏水阀系列产品,该产品的技术特点是: 1.产品具备自动和手动放气阀装置,能自动排放阀体内的冷空气,防止气堵、气锁。自动放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选型复杂、工作过程中出现汽堵的问题,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介绍了这种新型结构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创新技术设计;并与现有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上一期中,已谈了疏水阀的检查,现在讲疏水阀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和疏水阀的管理。二、疏水阀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一)疏水阀的一般故障及排除方法疏水阀常见的故障有下列几种:1.连续泄漏新蒸汽如前所述,要注意判别疏水阀漏出的新蒸汽与二次蒸汽的差异。新蒸汽是一种浅兰色的射流,能连续不断地喷射,喷射距离较长,声音较响。二次蒸汽是一股白色的间断汽流,很容易被周围的空气吹散,消失的也很快,声音也较弱。疏水阀泄漏新蒸汽的共同原因是:密封面被冲蚀、磨损,或有杂物如铁、铁锈、水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工矿企业,迫切希望提供,节能多、上马快、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节能器材.在节约蒸汽方面,蒸汽疏水阀是较理想的通用器具.一般可节汽达10%~30%.疏水阀的应用还对蒸汽管网的正常运行,以及以蒸汽为热源的产品的产量、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近几年,有些专业制造厂,开始从成套引进设备中,仿制自由浮球式和双金属片等  相似文献   

9.
任永志  张军 《节能》1996,(7):30-31
疏水阀中不锈钢元件的腐蚀分析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任永志张军刘洪刚肖艳京1前言为了使采用蒸汽间接加热的用汽设备发挥出最大热效率,蒸汽疏水阀作为一种能自动排除蒸汽管道和用汽设备中冷凝水、空气和其它不凝气体并能防止蒸汽泄漏的节能阀门现已被广泛应用。由于疏水阀工...  相似文献   

10.
波纹管内流动与传热规律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三维层流及低雷诺数湍流模型对波纹管内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数值计算拓宽了波纹管流动与传热关联式的参数范围,发现在较大雷诺数(RP)范围内波纹管阻力系数随Re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指数规律.考察了不同波纹高度、波纹间距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波纹高度对波纹管内流动与传热的影响较波纹间距更显著;波纹管结构的强化传热性能只有在高Re条件下才得以体现,Re越大,波纹管综合性能因子也越高.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波纹管流动与传热的最优结构参数及最佳传热雷诺数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