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PPTA)是由液晶溶液制得的高强、高模、耐高温的高科技纤维。简要介绍了高强、高模PPTA纤维的工艺改性技术;重点介绍了功能化PfrrA纤维的改性,包括PPTA纤维的粘合性能,易染耐光及耐候性的改善,纤维的应用性、柔软性、导电性、抗静电性、光热稳定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半芳香族尼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化工》2015,44(5):536
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已商品化的半芳香族尼龙(PPA),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的结构、性能、改性及加工应用等;介绍了一种改善PPA加工性能的方法,即添加少量热致液晶高分子可改善PPA的加工性能,同时可保持其良好的力学性能;总结了PPA的应用领域,综述了国内PPA的研究水平,并指出了PPA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概论以精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为原料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目前缩聚生产中应用很广的方法。缩聚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反应的可逆性,无论是酯化,还是缩聚,反应平衡常数都很小,整个反应时间比较长,聚酯厂缩聚装置总反应时间在满负荷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对苯二甲酰胺为原料,经氯化和微波辐射下Hofm ann降解两步合成对苯二胺的过程。考察了溶剂、温度、反应时间和加热方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15m ol对苯二甲酰胺在500mL水中、15~20℃下反应4.0~4.5h,可得到98.4%的N,N′-二氯代对苯二甲酰胺(CA)。CA在微波辐射下降解8m in可得到92.6%的对苯二胺。开发了一条成本低、工艺简单的对苯二胺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固相缩聚动力学,发现前人提出的化学反应控制模型和副产物乙二醇扩散控制模型都存在某些缺陷。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参照 T.M.Pell 对 PET 熔融缩聚的研究,提出 PET 固相缩聚的反应-扩散综合模型。根据此模型所拟合出的反应速率常数 k,平衡常数 K、扩散系数 D 和样品表面乙二醇浓度 C_(?)基本上都是常数,理论动力学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对苯二甲酸癸二胺盐合成了高特性黏数的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对预聚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 PA10T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通过加入第三单体对 PA10T 进行共聚改性。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聚合物为 PA10T,预聚中间产物的 FTIR 谱图中含有对苯二甲酸癸二胺盐和 PA10T 的特征吸收峰;PA10T 出现了熔融双峰的现象,经增黏后的 PA10T 的熔点比 PA10T 预聚物的熔点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经共聚改性后的 PA10T 共聚物的熔点、结晶温度和熔融热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李文艳  顾雪萍  王嘉骏  冯连芳 《石油化工》2011,40(10):1094-1099
归纳了目前已报道的关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终缩聚的动力学机理及参数、传质机理及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考察了缩聚、醇解、酯化、水解、热裂解、二甘醇和乙醛生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和传质因子对PET终缩聚的影响;采用工厂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缩聚、醇解、热裂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对二甘醇、乙醛和PET的质量流量及PET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大;热裂解反应的速率常数、酯化反应速率常数对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流量影响较大;传质因子对PET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影响较大。根据修正后的PET终缩聚的机理模型,得到羧基转化率、PET的Mn、端羧基值等模型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对偏差在2%以内。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品的需求量增长率约为8%。这一巨大市场促使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制型坯加工行业的发展。最近,瑞士Netstal公司推出了具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专用螺杆的加工机器。新螺杆增加了“挤料注塑”功能,即在注塑过程中螺杆可继续高速旋转  相似文献   

9.
以1,3-丙二醇为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为二元酸,制备了不同投料比(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n(己二酸))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co-己二酸丙二醇)(PPTA)共聚酯;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广角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和堆肥实验对PPTA共聚酯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PPTA共聚酯的组成与投料比相接近,PPTA共聚酯的组成与共聚酯中脂肪族(己二酸丙二醇)和芳香族(对苯二甲酸丙二醇)单元的链段分布、结晶结构、热性能及生物降解性能密切相关。可通过控制投料比制备具有不同性能的PPTA共聚酯。实验结果表明,当30%相似文献   

10.
含芳香组分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稀土-钛催化剂,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制备了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T)的一系列共聚酯,对共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堆肥埋片法,将BT 摩尔分数为40%和60%的两种共聚酯与纸、聚乙烯、环保餐盒薄膜进行了生物降解性对比实验;以失重率、降解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作为指标,考察了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并简述了生物降解行为的作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中引入摩尔分数为40%-60%的BT,所制备的共聚酯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又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且随BT含量的增加, 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变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工艺条件。经过分析比较,认为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用改进的一步缩合法合成4,4′-二硝基二苯醚中向体,然后再催化加氢得到4,4′-二氨基二苯醚是较好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2.
硝基苯催化氢化生产对氨基苯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一种新式的萃取装置处理硝基苯催化氢化的反应液,得到提纯的对氨基苯酚溶液,进而获得优质的对氨基苯酚工业产品。经检测,对氨基苯酚产品达到制药用各项标准。该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品质量好,产率高,三废少。对氨基苯酚生产、副产品回收和三废处理的工艺完善合理,是国内对氨基苯酚生产的一条新路线。  相似文献   

13.
以甲醛、苯酚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为原料,固定其他反应条件,只改变甲醛用量(n(甲醛)∶n(MDA)),合成了一系列MDA/苯酚型苯并噁嗪树脂(简称苯并噁嗪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苯并噁嗪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苯并噁嗪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通过测定凝胶化时间和示差扫描量热方法对苯并噁嗪树脂的热固化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了甲醛用量对苯并噁嗪树脂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甲醛)∶n(MDA)=4.2~4.8时,苯并噁嗪的成环率较高,副产物较少,苯并噁嗪树脂的凝胶化时间相对较长,固化放热峰值温度较高;当n(甲醛)∶n(MDA)=4.4时,苯并噁嗪单体的成环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4,4’-二甲氧基甲基二苯醚是国外开发的一种新型单体,其用途广泛。综述了该新型单体的性能、用途及各种可能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5.
以联苯二甲酸为原料,经氯化亚砜酰化合成联苯二甲酸氯,再与二苯醚缩聚,合成聚联苯醚酮酮.用IR,DTA,TGA等对聚联苯醚酮酮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4℃,热分解5%的温度(Td)为357℃,是一种热稳定性很高的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联-(4-氯二苯砜)和4,4'-二羟基二苯砜为单体,以环丁砜为溶剂,采用溶液法缩聚工艺制备了聚联苯砜醚砜(PESDS)树脂。采用~(13)C NMR,FTIR,DSC,TG等手段对PESDS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单体联-(4-氯二苯砜)相对于4,4'-二羟基二苯砜的过量摩尔比可控制PESDS树脂的特性黏度。表征结果显示,PESDS树脂分子结构中具有联苯结构单元;PESDS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266℃以上,属于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非结晶性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7.
用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分别与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或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DCC)在1,2-二氯乙烷(DCE)中,以无水 AlCl_3为催化剂,在 N-甲基吡咯烷酮(NMP)存在下,通过付-克亲电聚合反应,制得了五种不同结构的聚醚醚酮酮砜(简称PEEKKS)。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耐溶剂试验,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五种聚合物的对数比浓粘度(η_(inh))均达到0.85以上.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良好的溶解性能和耐高温性能,PEEKKS 属于非晶态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石油醚为溶剂,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以多聚甲醛、联苯和氯化氢气体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合成了4,4′-双(氯甲基)联苯。最佳反应条件为:n(联苯)∶n(无水氯化锌)∶n(多聚甲醛)∶n(四丁基溴化铵)=1∶1∶2.5∶0.003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24 h,收率达82%,纯度为97%。  相似文献   

19.
李建英  余义开  蔡明中  宋才生 《石油化工》2006,35(12):1179-1183
在KOH和K2CO3存在下,通过2,6-二氯苯甲腈与苯酚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缩合反应,合成了2,6-二苯氧基苯甲腈(DPOBN)。在无水AlCl3及NMP存在下,将DPOBN与4,4′-二苯氧基二苯甲酮(DPBP)、对苯二甲酰氯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氰侧基的聚醚醚酮酮(PCEEK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共聚物(简称共聚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广角X射线衍射光谱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DPOBN)∶n(DPBP)=(5∶95)~(40∶60)时,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61~173℃)比纯PEKEKK的Tg(160℃)高;而共聚物的熔点(Tm=320~369℃)则比纯PEKEKK的Tm(378℃)低,有利于熔融加工成型。共聚物和纯PEKEKK一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和抗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张杨  严昊  潘国元  郭敏  刘轶群 《石油化工》2013,42(6):661-665
以双酚酸和4,4′-二氯二苯砜为原料制备了含羧基侧基的聚芳醚砜(C-PAES),利用1HNMR方法对C-PAE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PAES为功能层材料,无纺布为支撑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C-PAES超滤膜。SEM表征结果显示,C-PAES超滤膜表面为无缺陷、较致密的皮层结构,内部为多孔亚层结构。研究了C-PAES超滤膜中PVP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VP含量为5.0%(w)时,C-PAES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为230.0L/(m2·h);当PVP含量为10.0%(w)时,C-PAES超滤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达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