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层间弯剪型高层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层间弯剪型力学模型,运用刚度矩阵缩聚法建立总侧移刚度矩阵,采用雅可比法求解结构动力特性,选用退化双线型滞回曲线作为层间恢复力模型,建立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有关公式和计算程序.通过算例的计算结果对比,证明这种计算结果与其他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柔性导向机构是精密仪器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导向形式,其在导向方向的刚度计算是机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基于材料力学的弯矩方程,推导出平面柔性铰链的抗弯刚度解析式,并采用能量法求解出平面柔性铰链导向机构的刚度解析式.为验证解析公式的正确性,设计并加工了平面柔性铰链导向机构,在精密弹簧拉压实验仪上进行刚度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的相对误差为4.7%,证实了解析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用时程分析方法分析设置耗能装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时,常常要用到层间剪切刚度。文中介绍了一个较为精确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间剪切刚度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共切线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人们更容易接受的共切线法假设,对少片渐变刚度钢板弹簧进行了分析与计算。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共切线法假设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共同曲率法假没更接近于实际。文中公式可以推广应用到多片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5.
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恢复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试验模型的破坏过程、特征和滞回曲线,并加以合理化,提出了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考虑开裂、屈服、软化和卸载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文中以两个底部框架砖房1/6比例模型的时程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给出的计算模型和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方便计算非对称悬索桥的对称竖弯自振基频,采用Rayleigh法分别推导了不考虑和考虑边缆和主塔刚度影响下的非对称悬索桥一阶对称竖弯自振基频的近似计算公式,提出了修正规范公式的非对称结构参数影响因子和计入边缆和主塔刚度的非对称结构参数影响因子,并给出了边缆和主塔刚度对竖向自振基频的影响系数的表达式,最后通过有限元法验证近似公式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非对称悬索桥竖向自振基频时不能忽略边缆和主塔刚度的影响,计入边缆和主塔刚度影响的实用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误差为3.3%,能满足工程上对精度的要求,可以方便指导非对称悬索桥的方案选择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性能低造价隔震支座,该支座采用工程塑料板代替传统橡胶隔震支座中的钢板制成,传统隔震支座的理论公式不再适用,必须通过柔性加劲层隔震支座理论求解,其解析表达式运算复杂,不便于工程应用。作者提出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用于计算该型隔震支座在压缩和纯弯曲状态下的强度、刚度与应力值。引入加权残值法,求解基于柔性加劲层隔震支座理论的橡胶层应力的平衡方程。根据精度要求,通过试算选取合适的试函数,求解高性能低造价隔震支座在压缩和纯弯曲状态下橡胶层应力的简化解,进一步推导出隔震支座的应力分布、压缩刚度、弯曲刚度以及极限压缩应力的简化公式。引入隔震支座特征参数,通过参数分析发现简化公式的误差随着隔震支座长宽比和特征参数的增加而增加,进而给出简化公式的适用范围。最后选取不同长宽比和特征参数的四组典型的高性能低造价隔震支座试件进行系统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常用的方形和条形隔震支座,简化公式求解竖向刚度的误差总体上与解析公式相近,验证了简化公式的准确性与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可推广至采用任意几何形状和其他加劲材料的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简化计算,有利于高性能低造价隔震技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承受疲劳荷载反复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言,疲劳是一种重要的损伤形式,如何判断和描述其损伤程度是结构损伤与寿命评估领域的一大难题.结构刚度会随损伤发展而逐渐发生不可逆的退化,刚度退化与疲劳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且刚度测试简单易行,开展了一系列的疲劳试验研究刚度退化规律和计算方法.通过疲劳试验观测,钢筋混凝土梁刚度退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三阶段规律,刚度退化曲线符合“S”型形态.根据刚度退化规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可用于计算钢筋混凝土梁刚度退化程度的公式,该公式与10根试验梁的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能够实现对刚度退化的描述.利用钢筋混凝土梁刚度退化计算公式,可以预测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发展情况,也可以进行结构疲劳损伤、性能退化程度判定及剩余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从理论角度分析波纹钢板剪力墙剪切弹性抗侧刚度,先采用正交各向异性平板理论对弹性阶段的等效平板在纯剪和纯主应力作用下的面内变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波形形状参数下的波纹钢板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未知泊松比之间的关系。利用平钢板剪切模量反推未知的泊松比,得到波纹钢板剪切模量计算统一公式。将统一公式代入厚钢板弹性抗侧刚度公式中,得到波纹钢板弹性抗侧刚度公式,并与剪力墙框架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简单叠加,得到波纹钢板剪力墙弹性抗侧刚度统一公式。通过和当前已有的波纹钢板剪切模量公式反证统一公式的可靠性。后根据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70个不同形状尺寸的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模型与统一公式计算结果对比验证公式的统一性。结果表明波纹钢板剪力墙弹性抗侧刚度统一公式是有效合理的,波长和波纹展开长度对刚度影响显著,而在波长和波纹展开长度不变时,波纹钢板波形不影响刚度的变化。最后确定了统一公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高分子粘弹性阻尼器减振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分数导数模型引入静态特性公式,得出了矩形截面粘弹性阻尼器动态刚度与阻尼的表达式,并利用BEAM法对阻尼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与计算值较相吻合,因此可通过元件的静态特性公式直接计算出矩形截面粘弹性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1.
潜艇耐压船体周向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对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环肋圆柱壳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失稳前周向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其径向变形的近似公式,并由此推导出了总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理论临界压力公式。实例计算表明其精度提高,同传统的计算公式相比较,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结果精确。  相似文献   

12.
航天航空滚动轴承刚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历史上形成原计算滚动轴承刚度的经验公式,没有指出如何由各自变量的变动范围预报因变量的变化范围,没有给出刚度相应自变量的某-置信度的误差区间带,误差区间带往往随着各自变量远离实验数据均值而变宽,例如,在小载荷或大载荷时,由经验公式计算出的刚度值将产生较大的误差,这些在现代实验数据统计处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由线弹性理论出发导出航天航空滚动轴承刚度的理论公式,列举三种航空轴承,分别用理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某一载荷时的相应刚度,两者吻合较好,特别指出:“基于线弹性理论的理论公式中的载荷等自变量的变化适用范围比经验公式要宽的多,理论公式中的计算刚度误差可由各自变量误差直接求得,较精确计算时或选用轴承时应以理论公式为准。”  相似文献   

13.
频率特性的计算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针对一种频率特性的计算方法,推导该种算法的误差公式. 方法根据实验数据,理论推导了频率特性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该种算法计算频率特性的误差来源,推导了主要误差的计算公式. 结果用该频率特性计算方法,实测结果比1250频率特性分析仪的测试结果有更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结论所得误差公式理论上是正确的,可将其在实际中用作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RL型截面冷弯薄壁型钢的畸变屈曲作进一步研究,以既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广义梁理论推导了两端简支和固支边界条件下RL型截面冷弯薄壁型钢的畸变屈曲荷载计算式.通过求解矩阵的广义特征值,利用推导的算式计算RL型截面型钢构件在轴压、绕弱轴和强轴弯曲下的畸变屈曲荷载和屈曲半波长,并与有限条软件CUFSM分析结果和既有理论公式的解相比,结果表明所得算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公式推导过程和结论可以为工程设计和进一步研究中计算畸变屈曲荷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无黏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试验成果,提出了与砼结构设计规范^[1]相对应的一套无黏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经与试验结果验证得知,这套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诺顿(Norton)变换导出了一组公式,借助这些公式设计了70兆赫窄带通滤波器。实验结果表明此滤波器较好地达到了微波通信系统对其提出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运用最大比值合并技术(MRC)对RAKE接收机进行相干和差分检测,研究手段是使用瞬时干扰功率计算法取代平均功率近似法。分析并得出了系统位错概率(BEP)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和高斯近似模型的一系列数值仿真结果。经比较得出结论,模型对比高斯仿真模型,性能更加出色,尤其是在用户较少和多址干扰参数较低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虑初应力的恢复效应(buoyancyeffect)[1][2]建立存在初应力的轴对称弹性动力学方程,采用特征函数展开法求解了初应力为自紧残余应时的动态位移和应力,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粘土中不同类型的模型基础上拔过程中的详细戏测结果,探讨了粘土中抗拔基础的变形及破坏规律;建立了新的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式,并与大量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比较,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剪力墙洞口连梁一般为小跨高比连梁,其承载力计算方法是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收集到的25个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的试验数据,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其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可供修订混凝土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