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为方便读者通过微信浏览和下载《水利学报》网刊文章,以及作者查询稿件录用情况,《水利学报》现已开通微信出版平台。《水利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为"水利学报",作者和读者可通过在微信上搜索"水利学报"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实现对水利学报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为方便读者通过微信浏览和下载《水利学报》网刊文章,以及作者查询稿件录用情况,《水利学报》现已开通微信出版平台。《水利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为"水利学报",作者和读者可通过在微信上搜索"水利学报"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实现对水利学报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在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上,《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编辑部发现了号称"《长江科学院院报》官网":http:∥www.cjkxyyb.cn/的假冒网站(见图1和图2中打"×"的标记),其期刊信息、新闻及工作动态等均抄袭自我刊唯一官网http:∥ckyyb.crsri.cn/(图3)及长江科学院的院属网站《长江水利科技网》,请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们仔细辨别。为防止作者投稿上当受骗,本刊郑重声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科学院院报》将从2018年10月起正式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长江科学院院报》将通过在论文上添加开放科学二维标识码(OSID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与业界同伴交流研究成果的途径。OSID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首创的一种媒体融合新技术。通过OSID,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上传简短的语音、视频、文字介绍,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0月16日,中国知网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首批网络首发学术期刊联合公告",向国内外作者、科研管理部门宣布启动了中国学术期刊规范化网络出版试点工程,近500家中国学术期刊成为第一批合作出版单位,《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队列其中。网络首发这一战略举措在2017年11月22—23日的"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被认为是中国学术期刊迈向新时  相似文献   

6.
正新年伊始,喜讯传来,《长江科学院院报》编辑部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表彰。《长江科学院院报》编辑部被评为先进集体,编辑部主任姜小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姜小兰主任和刘运飞副主任撰写的论文均荣获"奉献杯"优秀学术论文奖。《长江科学院院报》编辑部近年来积极参加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各项学术及会议活动,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22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在武昌省政协委员之家主持召开了全省报刊管理工作会议暨优秀期刊、优秀期刊编辑表彰大会,《长江科学院院报》编辑部姜小兰主任参加了大会。会上表彰了"第四届湖北十大名刊奖"、"第八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和"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等奖项。《长江科学院院报》荣获"第八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同时《长江科学院院报》刘运飞同志荣获"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加强长江科学院宣传工作,根据《长江科学院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推出了长江科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长江水利科技",日前正式开通。这是长江科学院在新媒体宣传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长江科学院互联网+水利科技行动计划》的重要建设内容。长江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将致力于宣传长江科学院治水治江中心工作,报道长江科学院改革发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在该年报的2015版、2016版、2017版、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637,0.687,0.766,0.906;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分别为:0.407,0.439,0.524,0.671;影响力指数(CI)学科(水利工程)排名分别为:第11名、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卓越论坛"近期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并公布了"2018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近20年连续位列其中。"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又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收录了我国各学科领域中较重要的、能反映本学科发展水平的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7日,长江科学院召开《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2013年工作研讨会。编委会主任郭熙灵院长、编委会副主任兼《院报》主编陈进副院长、编委会顾问、院内编委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林绍忠副院长、总工程师主持。会议首先由编辑部主任姜小兰就《院报》一年来各项工作作了详细的汇报,  相似文献   

12.
<正>为方便广大作者随时随地地查询所投稿件的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的重要论文,《西北水电》微信公众号将于2017年1月正式开通并上线,编辑部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向广大读者、作者提供重点文章推荐、最新出版目录等资讯及期刊动态。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给本刊留言,我们期待与更多读者进行互动,留下您最想阅读以及最关注的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为方便广大作者随时随地地查询所投稿件的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的重要论文,《西北水电》微信公众号将于2017年1月正式开通并上线,编辑部将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向广大读者、作者提供重点文章推荐、最新出版目录等资讯及期刊动态。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给本刊留言,我们期待与更多读者进行互动,留下您最想阅读以及最关注的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1日上午,《长江科学院院报》(简称《院报》)编委会2012年年会在长江科学院顺利召开,编委会顾问、正副主任、委员以及《院报》正副主编和编辑部全体同志共计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院报》编委会副主任、长江科学院总工程师林绍忠主持。首先,他热情洋溢地向大会介绍了各位来宾,接着编委会副主任、主编陈进副院长宣读了"关于调整《院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部分成员的通知",编委会主任郭熙灵院长郑重地为新增院外编委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15.
    
正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长江科学院建院70周年。《长江科学院院报》(简称《院报》)编辑部遴选出各学科专业论文30篇出版专辑,以飨读者,并以此向长江科学院建院70周年献礼。七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历程辉煌。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几代长江科学院人的奋力拼搏下,长江科学院从1951年10月建院初期一个简陋的水土工试验室已逐步成长为综合实力强劲、长江特色鲜明的国家一流水利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6.
等内容、也可浏览过刊的相关内容,还可检索作者发表论文的有关信息(中英文摘要、发表时间、期、卷、页码等)。最近《院报》增加了电子邮件推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2月初,备受我省期刊界关注的"第九届湖北优秀期刊"和"第五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和湖北省"特色栏目"称号。特色栏目为"水资源与环境"。同时,《院报》编辑部主任姜小兰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工作者"称号。这是  相似文献   

18.
从《长江科学院院报》(简称《院报》)的定位和报道内容出发,首先分析了2009-2013年该刊在知网数据库中的影响因子主要指标,明确了本刊在全国科技期刊、水利工程类期刊中所处的位置;其次,对影响《院报》影响因子的几个因素(发文量的控制、优秀稿件的来源、综述性与热点性及学术前沿性论文的报道、论文报道时差)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对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体系提出了几点看法:既存在客观性与科学性,也存在局限性与盲目性;并且提出了学术期刊其核心使命是为学术研究服务的,期刊本质是学术成果登载的载体,无论是传统纸质期刊,还是网络时代的数字期刊,其内容永远是期刊的核心,没有高质量论文内容,就谈不上学术影响;最后,认为不要对影响因子盲目崇拜,每一本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独特学术风格,《院报》应立足于长江,凸显长江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同时,形成“长江特色”才是《院报》今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0月28—29日,"2019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长江科学院院报》执行副主编刘运飞和长江科学院信息中心书刊编辑室主任黄玲参会。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致开幕词,中央宣传部(以下简称中宣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部门领导分别致辞。参会代表先后了解了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内  相似文献   

20.
勘误启事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第10期《纤维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的作者单位:"b.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为"b.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P114)。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