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辉 《中国数据通信》2005,7(4):117-120
Push to Talk被视为能够给运营商带来显著利润增长的新数据业务,应用前景业界非常看好。本文对PTT业务的发展现状、业务特性、市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平  陆雪娟 《通讯世界》2003,9(11):64-66
GPRS承载的Push to Talk Push to talk(PTT)难以通过GSM蜂窝网实现,由于GSM电路交换的本质使得PTT严重地浪费了蜂窝网的无线资源和网络资源,令运营商看不到业务的盈利前景。在GPRS技术出现之后,通过IETF和3GPP的有关协议实现PTT成为可能。原因在于,PTT话音呼叫是一种半双工业务,几乎是即时发起的,无线资源和传输资源只在会话持续时期被占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Nextel的PTT业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文琼 《通信世界》2004,(36):52-53
在刚刚过去的“Push To Talk中国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赞赏美国Nexcel作为一家新兴运营商在PTT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为此,我刊作为举办方之一,特意撰写下,通过对Nexcely PTT业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可以帮助中国的运营商实施PTT的一些有用观点…  相似文献   

4.
结合PHS网络由语音业务为主向以数据业务为主过渡的市场形势,介绍了PTT(Push to Talk)业务以及POC(Push to talk on Cellular)的标准化情况,提出了基于PHS网络实现PTT业务的方案,为电信运营商在PHS网络上开展数据业务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QChat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玲  李洪 《电信技术》2009,(8):91-93
PTT(Push to Talk,一键通)业务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在支持PTT的移动终端上,用户可以进行一对一或群组间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进行类似对讲机功能的通话。  相似文献   

6.
PTT(即对讲手机 Push To Talk,简称 PTT)的出现,让移动与联通的对决更加激烈。然而,新业务有多大的价值潜力,设备商鼓吹的又有多少真实性?一方为了拓展 CDMA,一方为了守住霸主地位。不断投入的同时,却也只能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相似文献   

7.
基于Qchat的PTT集群通信业务实现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  王瑞春 《信息技术》2010,(5):179-180,183
目前基于专网的语音集群通信越来越受到覆盖范围、终端供给和网络速度等因素的制约,如何在现有的公众移动网络中,快速部署PTT(Push To Talk)集群通信服务成为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对如何在CDMA EV-DO网络中,部署基于Qchat的PTT集群通信业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爱立信 《电信技术》2007,(8):120-121
电话的业务参数配置对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大多数手机都已经在工厂完成了预先配置,但在不远的将来,市场上还将推出一个又一个新业务,如SyncML、IMPS (Instant Message and Presence Service,即时通信)、流媒体(Streaming)、Push to Talk等.  相似文献   

9.
郑国敏 《通讯世界》2003,9(9):52-54
本刊今年第5期曾经对Push to Talk技术进行了介绍,其实网络平台不同,Push to Talk的技术实现自然会有差异。按照所支持的网络类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Push to Talk解决方案大致可归纳为四类。这些方案各自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进行了探讨。今后本刊将继续为读者带来更多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0.
冯丽 《电信快报》2004,(6):11-12
目前,以按键通话(PTT——Push to Talk)或无线一键通(PoC——PTT over Cellular)为代表的类似具有集群功能的业务正在迅速崛起,出现了一些在GSM和CDMA蜂窝网上增加调度功能的系统,例如早期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iDEN系统和近来中兴通讯公司和华为公司推出的GoTa系统和GT-800系统。然而,是不是增加了PTT键和一按即通的组呼功能,就算是集群系统了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弄清集群系统与蜂窝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